去年暑期,9家博物館服務時間延長至21點,吸引更多觀眾走進博物館?!跤浾?朱執競 攝
每個假日的傍晚,平江路華燈初上,小橋流水、老墻石堤、深宅遠巷,在燈火搖曳中如夢如幻,令游人不自覺地放慢了腳步。拐入中張家巷,中國蘇州評彈博物館在夜幕的映襯下更顯古樸,館內雖不似白天的熙熙攘攘,卻另有一番韻味。
來自上海的游客朱玥昕是一名文博愛好者,平日里工作較忙,博物館延時服務為她的夜間行程安排提供了更多選擇。此外,在她看來,夜場參觀的氛圍和視覺感受不同于白天,低光照條件下的展品呈現出截然不同的效果。而且,晚上參觀人數相對較少,環境更為寬松,能夠靜下心沉浸其中慢慢品味。
“在附近的蘇幫菜館吃完晚飯散散步,感受不一樣的古城夜色。這時候其他很多經營性景點都關門了,難免令人感到遺憾,而評彈博物館依舊向游客敞開,有時還有熱鬧的活動,可以說是意外的驚喜。”朱玥昕表示。
去年8月,中國蘇州評彈博物館全新推出以“聽、說、賞、品、學”為主線的“星月·評彈”主題系列活動,打造涵蓋名段鑒賞、特色講解、非遺課堂等內容的沉浸式體驗,構建“起承轉合”式的文博社教組織體系架構,該項目獲評全省“博物知旅”主題活動優秀案例。蘇州戲曲博物館館長施遠梅告訴記者,目前相鄰的中國昆曲博物館即將完成改造布展和陳列提升,接下來也會考慮參照評彈博物館的模式,在適當的時間節點推出優質的夜游產品服務。
去年暑期,包括中國蘇州評彈博物館在內的9家博物館服務時間延長至21點,取得了良好的社會反響。以蘇州博物館為例,在延時服務的第一周,本館及西館接待的觀眾總量與前一月同期相比增幅就超過25%,原本白天爆滿的客流量得到分流,有效緩解了供需不平衡的壓力。
“博物館夜間開放對自身而言也存在著不少挑戰?!笔形幕瘡V電和旅游局博物館處處長姜必高認為,開放夜場首先要考慮安全問題,人員、設備等成本的提高要依靠更大的經濟投入來維系。此外,活動策劃、宣傳推廣也要同步跟進,能夠提供什么樣的內容和體驗決定著能否留住觀眾,進而關系到從何種程度上發揮延時服務的價值,這考驗著博物館的能力和水平。
為此,蘇城各家提供延時服務的博物館紛紛下足功夫。蘇州碑刻博物館推出美泉拓印、子曰書友會、傳統射藝體驗、機器人講國寶等特色活動,受到親子家庭歡迎,預約名額常常幾十秒內就被搶空。去年七夕節期間,蘇州絲綢博物館舉辦以祈福、乞巧、愛情為主題的“七夕文化周”,邀請市民游客觀看非遺展覽,欣賞非遺演出,共度浪漫時光。
一系列成功的探索和嘗試為博物館夜間開放摸索出了許多有益經驗。去年暑期結束后,部分博物館在中秋、國慶等重要節假日將這項舉措延續了下來。據悉,今年相關部門還將在認真研究總結的基礎上,繼續引導更多博物館根據自身實際、展覽內容和觀眾需求,及時調整開放時間和預約制度,讓優質館藏資源得到充分展示,進而實現社會效益的最大化。
百姓點贊
上海游客朱玥昕:平時博物館傍晚就閉館,行程安排比較密的話,時間就會很趕?,F在有了夜間開放的時段,讓我們能夠更舒心地游覽。
蘇州市民孔佳悅:博物館夜間開放推出后,晚上大家除了聚餐、逛街外,又多了個好去處,既能休閑放松,又能增長知識,很有意義。
南京游客王雨:博物館夜游不僅延長開放時間,還有很多特色活動,我們感覺很值。
(蘇報記者 朱執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