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的春運從1月26日持續到3月5日,一共40天。在年復一年的大遷徙中,見證著每個游子的匆匆歸途,記錄著離別之后的整裝出發,刻畫著屬于中國人的家國情懷。無論春運的人潮再怎么洶涌,無論回家的路有多少雨雪阻隔,心的方位永遠指向家。
在日前召開的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春運相關負責人介紹,今年春運發生了結構性變化:傳統營業性運輸,包括鐵路、公路、民航、水運客運出行人次預計大概是18億人次,其余80%都將是自駕車出行。2024年的春運,總的90億人次的流動中,有72億人次屬于自駕車出行。2024年春運以“人從眾”的面貌重新火爆開啟,折射的是升騰的煙火氣息、復蘇的忙碌勁頭。
“72億人次屬于自駕車出行”,背后是老百姓的日子越過越紅火。脫貧攻堅摘了“貧帽”,鄉村振興富了“口袋”,無論是外出打工,還是在外創業,很多人已經買上了小汽車,也就成為返鄉出行的首選交通工具。春運不僅僅是回家的路,是國家前進的步伐和時代發展的見證。
有車還有好路。黨的十八大以來,全國新改建農村公路(里程)約270萬公里,解決了約1100個鄉鎮、10余萬個建制村通硬化路的難題,全國農村公路全部納入管養范圍。在山西,交通與文旅融合,以路串景,連接城鄉;在河南,“百縣通村入組”工程實施,全省17.9萬個20戶以上的自然村通上了硬化路;在江蘇,具備通達條件的行政村,雙車道四級公路覆蓋率達100%,90%以上的農村公路為優良路,基本實現鄉鄉都有美麗農村路。縱橫延伸的農村公路連接著城市與鄉村,讓回家路越來越近。
從10多年前“摩托車大軍”回村,到近幾年的高鐵返鄉,再到今年的自駕出行,“春運的車輪”與“發展的車輪”一直同行。也正是在這個意義上,春運從來不是一件小事。幾十年來,春運已經成為流動中國的最好刻畫,也成為了中國發展的檢驗場。人們對春運的觀感,累積著發展的幸福感、改革的獲得感。春運的變與不變、快慢之間,實際上是中國迅速發展的隱喻:讓普通群眾能夠分享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的紅利。
祖國的強大,交通的變化,生活的幸福,讓家離我們越來越近,曾經歸途的辛酸如今變成了甜,鄉愁不再遙不可及,而成了深扎在每個中國人心中的浪漫情懷。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如今春運大軍中,不僅有浩蕩的回家群體,還有龐大的游客隊伍。忙碌了一年,經歷了風雨洗禮,去追尋“詩與遠方”,看到了美麗風景,取得了沉甸甸的收獲。人潮涌動的春運大軍將奔向天南海北,這是一個流動的中國,是一個熱氣騰騰的中國。
春運猶如一張網,聯通中國從超級都市到偏遠鄉村的每個角落。一年春運一年新,一路春色一路景。北國風雪未盡,江南春色已顯。春運繁忙是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一個縮影。無論你在哪里,我們共享回家團圓的幸福時光。無論你在做什么,讓我們共同憧憬新一年的新收獲。(陳語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