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約評論員/丁恒情
一年之計在于春。春耕春播為糧食生產打下基礎,對于奪取全年糧食和農業豐收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當前,各地積極準備各類農資產品,力保種子、化肥、農藥等農資供應及時充足,保障春耕春播順利開展。
“春為歲首,農為行先。”春播糧食產量占全年六成左右,春管糧食產量占主要口糧的近四成,對全年糧食生產供給具有決定性作用。全力保持糧食穩產增產好勢頭,為下一季糧食豐收做好充分準備,必須抓好春耕春管。各地區各部門壓實責任、搶抓農時,多措并舉抓春耕備耕,種子、肥料、農藥等各類農資充足。各農機經銷點,農戶們熱情高漲購買農機以助力生產;水稻大棚里,育秧擺盤作業全面開展;深入田間地頭,機械的轟鳴聲、勞作的吆喝聲、農民的歡笑聲,在暖風中回蕩……忙碌有序的春耕生產,勾勒出一幅幅生機盎然的“鄉村春耕圖”,吹響了耕耘希望的號角。不負好農時,人們辛勤耕耘、播種希望,廣袤田野生機勃發、熱氣騰騰,展現了“基本盤”的穩健力量,凝聚起億萬農民同心筑夢的磅礴力量。
悠悠萬事,吃飯為大。糧食安全是“國之大者”,手中有糧、心中不慌在任何時候都是真理。經過艱苦努力,我國以占世界9%的耕地、6%的淡水資源,養育了世界近1/5的人口,從當年4億人吃不飽到今天14億多人吃得好,有力回答了“誰來養活中國”的問題。2023年,在自然災害多發頻發的情況下,克服臺風、干旱、洪澇等多重挑戰,我國2023年糧食產量13908.2億斤,比上年增加177.6億斤,連續9年穩定在1.3萬億斤以上。全年糧食產量再創新高,折射出我國糧食供給保障能力穩步提升,為加快建設農業強國奠定了堅實基礎,也為應對各種風險和挑戰贏得戰略主動。同時也要看到,我國糧食產需中長期仍將維持緊平衡態勢,必須確保糧食安全這根弦一刻也不放松。錨定建設農業強國目標,打好春播春管第一仗,把糧食生產抓緊抓實,就能筑牢大國糧倉,為經濟持續健康平穩發展夯實基礎。
農為邦本,本固邦寧。民以食為天,保障糧食安全的發條,必須擰得緊而又緊。今年的中央一號文件聚焦國家糧食安全,確保糧食產量保持在1.3萬億斤以上的目標。糧食是產出來的,穩產增產根本出路在科技。要深入落實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推動更多現代生產要素不斷向田野集聚,讓更多“望天田”變成“噸糧田”,讓農民從會種地變為“慧”種地,鞏固和提高糧食生產能力,確保需要時產得出、供得上。發展糧食生產,主體是種糧農民。要抓好糧食生產機制保障,健全價格、補貼、保險“三位一體”政策體系,更好促進種糧農民增收,進一步提高農民種糧積極性??嚲o糧食安全這根弦,加強農機作業供需對接和服務保障,全力打好春播春管第一仗,我們有信心、有底氣把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繪就更加壯麗的豐收畫卷。
一分耕耘,一分收獲。黨的二十大報告明確提出“全方位夯實糧食安全根基”。近期,農業農村部組織實施奮戰120天奪取夏收糧油豐收行動,緊緊圍繞糧油高產穩產、高位增產,突出重點區域、緊盯關鍵農時,狠抓田間管理、強化防災減災,全力以赴打贏夏收糧油豐收第一仗……向著春天進發,各地區各部門正全力以赴抓好春播春管,清新的田野中孕育無限的希望。從東北平原到中原大地,從西南山區到魚米之鄉,透過田間地頭忙碌的身影,我們對今年豐產增收充滿信心。讓我們不負春光,起而行之,落實好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緊盯不放抓好春管春耕各項工作,將豐收的力量藏在大地深處,全力打好春播春管第一仗,我們必能讓“中國飯碗”裝得更滿、端得更牢、成色更足,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提供有力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