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約評論員/劉鑫
就業,始終是社會各界廣泛關心的重要領域。從開幕前“就業”一詞高居兩會熱詞調查的第二位,到開幕后“就業”的熱度持續攀升,再到成為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的高頻詞之一,就業話題在今年全國兩會中備受關注,既反映出時代大勢、也折射著民生期待。數據顯示,預計今年高校畢業生超過1170萬人。在就業總量壓力持續增大的背景下,只有切實把穩就業、保就業責任落到實處,才能更好點亮莘莘學子“奔赴山?!钡木蜆I燈塔。
民生無小事,枝葉總關情。就業是經濟發展的“晴雨表”、社會穩定的“壓艙石”。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加強高校畢業生等重點群體就業促進服務”,“強化促進青年就業政策舉措,優化就業創業指導服務”。作為國家寶貴的人才資源,如何促進高校畢業生高質量充分就業,承載著萬千家庭的幸福期望,關系著民生福祉、社會發展,如何擴大就業崗位、拓寬就業渠道,讓更多高校畢業生“穩就業”“好就業”“就好業”,是我們必須答好的現實課題。眼下,正值春季招聘的關鍵時期,全國各地積極搭建平臺、優化就業服務。在浙江寧波,當地開展“新春萬企引才月”活動,分類推出“大而全”“專而精”“小而美”招聘會,確保周周有招聘、時時有崗位;在江蘇南京,人社部門舉辦高校畢業生校園巡回招聘會,讓高校畢業生在“家門口”找到好工作……千千萬萬莘莘學子正搭乘就業“春風”、踏上逐夢征程,共赴“下一場山?!薄?/p>
就業是永恒的課題,牽動著千家萬戶的幸福生活,任何時候都必須抓緊抓好抓實,不能有絲毫放松。今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周年,也是實施“十四五”規劃的關鍵之年,促進高質量充分就業,尤其是高校畢業生等重點群體就業,對推動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放眼未來,未雨綢繆挖掘崗位資源,做實做細就業指導服務,努力促進高校畢業生高質量充分就業,事關廣大學子的切身利益,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要求。但應該看到,部分高校畢業生“慢就業”“緩就業”的現象仍然存在,就業規劃不清晰、就業目標不明確、就業信息不通暢是導致這一現象的主要原因。這就要求我們必須多措并舉、多管齊下,進一步完善畢業生就業創業的支持政策,從渠道拓展、崗位推送、見習培訓、困難幫扶等多方面協同發力,方能讓即將走出校門的高校畢業生在青春的賽道上創造屬于自己的精彩。
做好就業服務不是一錘子買賣,不可能一勞永逸、一蹴而就。無論是組織開展公共就業服務系列活動,還是完善高校畢業生等重點群體的就業支持體系,既需要有關部門、企業學校綿綿用力、久久為功,持續優化就業“軟環境”,打通畢業生就業環節的“堵點”“難點”,大力開展萬企進校、訪企拓崗、就業指導等專項服務,提供更多實習和就業機會;也需要支持和引導高校畢業生更新思想、轉變觀念,及時關注市場變化、調整就業預期,樹立正確的擇業觀,敢于走進基層、樂于深入群眾,積極投身鄉村振興主戰場、改革發展最前沿,在更多新行業和新崗位上實現靈活就業。我們堅信,隨著經濟持續恢復向好、就業政策有力有效,必將有更多高校畢業生在投身國家重大戰略中追逐人生夢想、在矢志科技創新中發揮聰明才智、在服務社會發展中創造青春業績。
就業穩,民生才有保障,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就有支撐。三月的北京春意盎然、今天的中國洋溢希望,昂揚奮發的時代畫卷里,讓我們向著春天進發、朝著夢想奔跑,用心用情用力幫扶,務實精準高效推進,以龍騰虎躍、魚躍龍門的干勁闖勁,推動就業“春風”吹暖青春逐夢新征程,幫助更多畢業生實現高質量就業,帶著堅定信心走向更加美好的光明未來。(劉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