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我帶你的孫子來看你了。78年了,我們終于又見面了……”近日,90歲的老人高鵬仙在揚州市江都區邵伯保衛戰烈士陵園內父親高有元的墓前泣不成聲。
高鵬仙(中)在父親高有元烈士的墓前
參加革命
等回來的只有一張烈士通知書
高有元,1914年出生在寶應縣夏集鎮蔣莊村,26歲參加革命,跟隨部隊南征北戰,1946年在江都邵伯犧牲。
“父親參軍時我已經十幾歲了,所以對他有很深的印象,就是一個老實巴交的農村漢子。”高鵬仙說,“那一天,他突然說要參加革命,然后就收拾收拾跟著部隊離開了。”
“一直到解放了,新中國成立了,父親都沒有回來。其間我們也無數次幻想著有一天,打開門父親就站在家門口,微笑地看著我們。可惜,再次等到父親的消息時,就只有一張烈士通知書。”1951年,蘇北揚州行政專員公署簽發的烈士通知書送到了高鵬仙及家人手中。上面寫著:“高有元,解放軍某部,戰士。1946年,江都邵伯,在解放戰爭中犧牲。”
此后,高鵬仙及家人曾多次尋找高有元的埋骨地,但是由于當時交通不便、信息不發達,都無功而返。
多番查找
終于在邵伯找到烈士墓
2023年,寶應縣退役軍人事務局成立了“為烈士尋親”專項行動協調小組。高鵬仙得知信息后便前往尋求幫助。
得知情況后,專項小組立刻安排人員聯系相關部門查找資料。同時,多次安排人員前往江都邵伯實地調查,最終找到相關線索。“我們在邵伯保衛戰烈士陵園看到一座烈士墓名字為‘高友元’,這個是否與我們尋找的高有元有聯系?我們找到當地檔案部門再三核實,通過籍貫、年齡、犧牲時間等對比,最終確認‘高友元’烈士就是高鵬仙一直尋找的高有元烈士。”
3月21日上午,得知消息的高鵬仙十分激動,隨即便帶著兒子跟隨工作人員前往邵伯,于是便有了開頭的一幕。高鵬仙說:“這么多年的尋找,終于有了結果。我希望能夠讓更多的人了解父親高有元在戰斗中的英雄事跡,讓烈士精神得到傳承。”
尋親行動
已為21名烈士找到親屬或安葬地
烈士尋親工作,是緬懷紀念烈士,關心、關愛烈屬的重要體現。今年以來,寶應縣“為烈士尋親”專項行動協調小組組建一支尋親隊伍,吸納公安、郵政、退役軍人事務系統工作人員以及退役軍人志愿服務隊、愛國擁軍社會組織、民間烈士尋親團隊等參與。在鎮、村兩級基層退役軍人服務站共設立298個“為烈士尋親”工作咨詢服務專窗,縣、鎮15個,村(社區)283個,共同開展尋親工作。同時,組建寶應縣橄欖綠志愿服務隊,與媒體合作,動態發布尋親信息,跟蹤報道尋親故事,大力宣傳英烈事跡。
截至目前,寶應縣已為6名外省、市在寶應犧牲的烈士找到親屬,為15名寶應籍在外地犧牲的烈士找到安葬地。
通訊員 寶萱 記者 宮鋆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