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將至,宜興龍墅福園(以下簡稱“龍墅福園”)迎來祭掃高峰,這里松柏、冬青層疊交融,長廊、涼亭錯落有致,入園公路、停車場、焚燒池、噴泉水景、休息房等功能設施一應俱全,“見林見綠不見墓”是龍墅福園給人的第一印象。
△龍墅福園
成立至今,龍墅福園致力于打造精品主題園區,倡導綠色殯葬,營造人文生態藝術陵園。未來,還將以“2小時祭拜,6小時游玩”為理念,升級園區環境,旨在打造的紀念園為市民帶來更好的服務。
人文陵園探索者
走進龍墅福園,自然美景與人文景觀交相輝映,亭臺樓閣、小橋流水、竹木蒼翠,它們連點成線,串起了多個墓區。據了解,龍墅福園創建于1997年,是集安葬紀念、園林藝術、文化傳承和愛國主義教育于一體的現代生態陵園,墓區規劃用地面積500余畝。
△紫園
自成立以來,龍墅福園堅持殯葬服務公益屬性,統籌推進守靈中心(殯)、骨灰安放(葬)等殯葬服務設施建設,積極探索林地與生態安葬地復合利用,在實現覆蓋廣、價格優、功能全、質量高目標方面邁上新臺階。通過合理規劃布局,龍墅福園設計打造出了愛葉園、紫園、竹宜雅苑等一批精品主題園區,形成了“一池、一園、一帶”式空間布局。
△人文之林主題園區
在人文之林主題園區,安息和紀念著徐悲鴻、潘漢年、楊靖宇、周建南、蔣南翔等多位名人。“來到這里,看著龍墅福園打造建設的周建南紀念館、潘漢年事跡陳列館,他們的事跡展現在我眼前,我更加感受到了革命先烈熾熱的愛國主義情懷。”近日,趁著清明掃墓的周先生一家來到了該園區,瞻仰先輩精神。
△家風博物館
值得一提的是,2021年,龍墅福園還新建成龍墅家風博物館,該館分為“家風家訓館”“家譜館”“傳承館”等多個功能區,收藏大量的族譜、方志、詩文等文獻資料以及牌匾、楹聯、屏風等歷史擺件進行展示。未來,運用云祭掃、VR場景等多元的科技手段為祭祀加持,群眾可以暢游其間,與優秀鄉賢進行有靈魂、有情感、有溫度的記憶交互。
“老百姓和優秀鄉賢葬在一起,增添了一份自豪感。”據工作人員介紹,下一步,龍墅福園還將規劃建設軍魂園、教師園、建勛園、勞模園等主題文化園區,豐富愛國主義教育的內涵和功能。
綠色殯葬引領者
近日,由公益時報中國殯葬專刊主辦的2024殯葬行業宣傳工作會議暨數智殯葬創新交流活動在宜興市召開。龍墅福園獲評“殯葬宣傳工作先進單位”榮譽。活動中,大家參觀了龍墅福園,對該園區殯葬改革的種種措施給予一致好評。
為倡導文明祭祀理念,龍墅福園在2019年完成了集中焚燒處的建設,場地總占地1000㎡,共設有9個焚燒爐、59個焚燒位,同時每一個焚燒爐都安裝了塵煙凈化設備。據了解,龍墅福園是宜興所有陵園中首批實行禁止墓區焚燒、堅持集中焚燒的陵園。
△落葬儀式現場
在節地生態安葬方面,龍墅福園以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為價值導向,鼓勵和引導客戶采用不占或少占土地的方式安葬。今年園區開發建設的春蘭苑,就包含了樹葬、草坪葬、花壇葬、壁葬等多種節地生態安葬形式,使安葬活動更好地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發展。
如何在堅持“以人為本”的前提下,真正達到“讓死者安息、讓生者慰藉、讓文化傳承”的殯葬改革理念,龍墅福園顯然抓住了關鍵點。龍墅仁和堂為市民提供集中文明辦喪服務,提倡不使用殯儀樂隊、不燃放煙花爆竹、不搞念經拜佛等封建活動,對依據相關要求集中文明辦喪的市民,發放每戶2000元的補貼。
公益性公墓建設,是殯葬改革的關鍵點。近年來,龍墅福園以低于成本價的方式,幫助13個村5000余戶居民遷墳,并用實際行動讓已故“五保”老人、“無主”骨灰等特殊群體得以免費入土為安,為宜興的志愿服務提供了平臺。
優質服務提供者
3月16日,龍墅福園迎來首個祭掃高峰,大量祭掃人員趁著天氣晴好,陸續進入園區內,龍墅福園雖然人頭攢動,但現場秩序井然、有條不紊。
△龍墅福園客服中心
為確保清明期間祭掃活動有序進行,園區組織志愿者和安保力量,在墓園內部主要路口維護秩序,同時倡導綠色祭掃和無煙祭掃:“園區內配有志愿者,進行園區內文明祭掃的勸導工作,如果碰到有市民帶著紙錢過來祭掃的話,會進行勸導。”
在維護秩序的同時,龍墅福園還推出了鮮花寄情、黃絲帶、心愿卡等服務。市民王女士帶著腿腳不便的父親來祭掃,她從游客中心借來了輪椅,讓父親也能輕松游園。“這個輪椅租借的服務太好了,離得遠了還能享受專車接送服務,飲用水、藥品供應也十分充足,我們祭掃什么都不用準備。”王女士說。
2022年,龍墅福園成立了一個以集中守靈、落葬禮儀為主要服務項目的生命禮儀服務中心——仁和堂。
在殯葬服務方面,龍墅福園全面推介一站式、全流程服務,嘗試提供優質的服務禮儀。從館內禮廳走到家中靈堂,服務無脫節,交接無差錯,打造一支專業、優質的“金牌管家服務”團隊。
在做好禮儀引導、與外對接、手續辦理、關懷慰藉服務的同時,龍墅福園還提供遺體接運、整容化妝、故人沐浴和守靈停靈等業務,并逐步開展守靈儀式、供飯儀式、奉茶儀式、辭靈儀式等傳統特色服務。
值得一提的是,最近十余年,龍墅福園每年春節都會為當地60歲以上的村民準備一份年貨。雙休日時,工作人員還會在城區各個辦事處開展關愛老人活動,免費為老人發放水果、日常生活用品,為老人送去關懷與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