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精品福利观看_婷婷国产在线综合_天天操天天插_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av

返回
頂部
首頁 > 熱點 > 正文
加快花山地域殯葬設施一體化項目建設:打造縣域殯葬服務綜合體“江陰樣板”

近年來,江陰市民政局堅持以殯葬設施布局規劃為引領,加大資金投入力度,推進殯葬設施建設,持續優化殯葬服務體系。作為江陰殯葬改革事業進程中的一個重大舉措,市政府啟動花山地域殯葬設施一體化改造項目,原地改建殯儀館,新建市級紀念堂,打造集殯儀服務、守靈治喪、節地生態安葬于一體的殯葬服務綜合體。

△花山地域殯葬設施一體化項目效果圖


原址改建花山殯儀館,打造現代化園林化殯儀服務新陣地

花山殯儀館始建于1999年,建有7臺老式火化爐,年遺體火化量約6300具。由于建設年代較長,配套基礎設施條件差、規模小,設施與裝備不完全符合國家殯葬管理條例與殯葬建筑設計規范相關要求,服務能力不能滿足江陰市殯葬事業實際需要。

花山殯儀館于原址進行改建,拆除原殯儀館相關建筑,對已建市級守靈服務中心、法醫中心進行立面改造,并對室外綠化、景觀、道路、場地改造提升。改建后的花山殯儀館主體設施約10000平方米、配套用房約3600平方米、地下室約5000平方米,總建設規模約28600平方米。新館建有10臺智能環保火化爐、1臺遺物焚燒爐以及11套煙氣治理設備,年火化遺體能力達1萬具以上。建有各類型告別廳5間,喪屬休息室18間。新館計劃于2024年底建成具備營運能力,屆時將顯著提升全市殯儀服務能力,也將成為全市殯葬改革事業發展進程中的一張靚麗名片。

聚焦“逝有所安”,打造輻射全市域的殿堂式骨灰安放設施

推進骨灰節地生態安葬是殯葬改革事業發展的重要內容,也是倡導移風易俗、文明殯葬的重要體現。為滿足骨灰多元化安葬需求,江陰市新建市級紀念堂,可為全市域提供逝者骨灰安放服務。

市級紀念堂新建項目選址江陰市花山公墓內,拆除原南閘街道紀念堂建筑。作為花山地域殯葬設施一體化改造的重要組成部分,紀念堂新建項目與花山殯儀館改建項目一體設計、同步施工。市級紀念堂建筑面積約10000平方米,建有滿足多層次安放需求、體現殯葬文化特色的功能區域,其中二層、三層用于骨灰安放,一層建有多個祭拜間,可提供祭奠追思的服務。市級紀念堂服務城區、輻射全市域,可滿足數十年的骨灰安放需求。

殯葬服務與“互聯網+”融合,打造便捷化智能化殯葬服務

利用花山地域殯葬設施一體化改造這一契機,打造智慧殯葬,實現數據監管“一張圖”,單位經營“一本賬”,業務辦理“一碼通”,便民服務“一站式”。

運用大數據技術融合殯儀館、公墓運營數據,全面提升殯葬服務管理能力。運用二維碼技術,對各業務關鍵節點實現“一碼通”辦,規范工作流程,提升業務過程管控能力,規避經營風險、提升工作效率,做到事前預防、事中可控、事后可查。對接江陰白事通服務平臺,實現信息發布、業務自助辦理、云祭祀等線上服務,實現“傷心事,暖心辦”。建設殯葬大數據分析和監管系統,實現殯葬祭全方位的數據匯集、業務監管。

文明祭掃倡議書

廣大市民朋友們 :

一年一度的傳統節日清明節即將來臨,在這慎終追遠、緬懷故人、寄托哀思的時節,為推進殯葬改革,樹立文明新風,確保2024年清明祭掃安全、文明、有序,市文明辦、市民政局向廣大市民朋友發出如下倡議:

一、摒棄陳規陋習,文明環保祭掃。清明掃墓是對先輩的追思和悼念,更是對生者的啟迪與激勵,重在感情,貴在真誠。思親莫讓煙塵擾,鮮花一束慰先輩。我們要摒棄隨意燒紙錢、撒冥幣的舊習,提倡用種一棵樹、獻一束花、鞠一個躬等文明形式祭掃,來表達對先輩親人的思念,在健康文明的祭掃活動中學習感恩,做到“祭掃講環保,綠色伴我行”。

二、采取避峰出行,遠離安全隱患。科學合理安排祭掃出行時間,錯開高峰日,確保祭掃活動安全、順暢。同時要增強安全意識,祭掃時要聽從公安、城管等管理部門安排,遵守交通秩序,服從管理人員指揮,自覺維護祭祀場所秩序,嚴格遵守相關防火規定,確保平安清明。

三、倡導厚養儉葬,反對鋪張浪費。要弘揚尊老敬老的傳統美德,樹立厚養儉葬的孝德理念。發揚勤儉節約美德,摒棄祭掃講排場、喪葬比規模的攀比陋習,從儉辦喪,讓逝者欣慰,讓生者無憾。

四、推廣綠色殯葬,共建美好家園。但存方寸地,留與子孫耕。我們要積極樹立綠色殯葬新風尚,更新傳統的骨灰安葬觀念,采用海葬、樹葬、可降解葬等不占土地或少占土地的新型骨灰安葬方式,節約土地資源,保護生態環境,給后代留下更廣闊的發展空間。

市民朋友們,讓我們共同攜起手來,從自己做起,從點滴做起,用文明祭掃的實際行動,破除迷信,移風易俗,保護環境,倡導新風,爭做傳統文化的傳承者、中華美德的踐行者,爭做告別陋習的先行者、文明祭掃的帶頭人。

江陰市文明辦

江陰市民政局

2024年3月

移風易俗深入民心,文明新風浸潤“山泉”

近年來,江陰市周莊鎮山泉村積極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樹立時代新風,推動綠色、文明殯葬改革,以實際行動移風易俗、破舊立新,為“全國文明村”增光添彩,助力鄉村振興。

 △山泉村紅白理事會現場


加強組織領導,弘揚文明新風。召開村民代表大會,審議通過《山泉村關于進一步提升殯葬管理的規定》,向全體村民發放“厚養禮葬文明殯葬”倡議書,在充分尊重村民群眾治喪悼念風俗和需求的基礎上,讓文明殯葬理念深入人心、開花結果,在幸福山泉“七有”的基礎上,實現“老有尊嚴、逝有所安”。



完善設施建設,優化服務資源。村民逝世后,提倡小區內不設靈堂,喪屬在安息堂進行治喪活動,在告別大廳設靈堂供親友吊唁。投入400余萬元,選址砂山安息堂區域建成恩親堂,于2024年1月1日正式啟用,作為舉辦白事餐飲指定場所。通過規范白事活動辦理,有效維護新農村形象,融洽鄰里關系。

 △作為舉辦白事餐飲指定場所,恩親堂于今年1月1日啟用


強化宣傳引領,人人履職盡責。村紅白理事會積極發揮自身作用,大力倡導移風易俗、厚養禮葬,督促喪屬嚴格遵守《村規民約》和山泉村殯葬管理各項規定,自覺維護人居環境。通過黨員干部率先示范、爭當表率,村民代表廣泛宣傳、積極帶頭,村民群眾自覺執行、從我做起,在全村形成了“爭做移風易俗表率,爭做文明風尚楷模”的良好氛圍。

如今的山泉村,村民個個爭做文明新風的積極倡導者、主動傳播者和自覺實踐者,文明新風激蕩在山泉村的田野間,洋溢在山泉新農民的笑臉上,大家以實際行動為山泉村的振興貢獻力量。

(江陰市民政局供圖)


熱點
版權所有 江蘇現代快報傳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0 xdkb.net corperation. 蘇ICP備10080896號-6 廣告熱線:96060 本網法律顧問:江蘇曹駿律師事務所曹駿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