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牢牢把握高質量發展這個首要任務,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當前,中國式現代化徐徐展開,科技浪潮滾滾而來,新質生產力發展欣欣向榮。年輕的新農人們,正深入鄉土中國深處,用實際行動踐行習近平總書記的殷殷囑托。《鄉土中國 青春力量》第二季,我們將繼續帶您走進田野,展現新時代鄉村振興中的“新質”人才故事,記錄江蘇在“推進農業現代化上走在前”的生動實踐。
離家近、收入不錯、天天和花打交道,這樣的生活,你想擁有嗎?
江蘇省揚州市言蹊家庭農場農場主 彭路清:
其實我是一個湘妹子,我大學所學的專業是高級護理,大學畢業后,我在長沙、湖南省中醫院兒科工作了兩年,我嫁到揚州之后,因為從小就喜歡花花草草,我就開了一家花店。
慢慢地發現我們國內切花的市場需求量很大,但是品種也很不齊全,我覺得發展的空間還是蠻大的,于是在2017年我們就成立了言蹊花卉有限公司,從事切花的生產。我們的生產面積在410畝,其中有170畝是溫室大棚。
因為現在的農業,不僅僅只是靠天吃飯,我們也會用到很多技術(手段),來提升我們的產量,像連續的陰雨天,我們會用到補光系統,我們種的一些冷涼型的花卉,我們也會提前春化,利用我們的冷庫調控溫度。
這邊是我們的露天種植區域,我們現在種的是進口的芍藥,100多個品種,將近有10萬棵,種植面積在200畝左右。
花花草草,你對它付出心血,它也會回報你。我們在種很多品種的時候,種不出我們想要的效果,我們也有合作的一些院校,也去向他們請教,像香豌豆切花品種,我們種了7年了,每年都去改進它的種植方式、采后處理。
我們的年產值在1000萬(元)左右,露天的(種植)因為投產(效率)會往后延伸一點,所以在兩年之后,可能會在2000萬(元)產值左右。
因為我們農場的活平時也比較多,所以需要的勞動力也比較多,每年會有一些臨時的以及固定的農民工在我們這邊上班,每年能達到幾千人次。
言蹊家庭農場工人 周衛民:
我是附近的村民,以前在外地的工廠里面打工,知道言蹊這邊有招工的情況,我就過來了,工作有一年多了,在這邊主要考慮的就是時間比較自由一點,還能照顧到家里面,工資待遇和外面也差不多。
江蘇省揚州市言蹊家庭農場農場主 彭路清:
我們公司和周邊的農戶以及村集體合作社也簽訂了合作協議,我們提供種苗和技術指導,他們種出來的花我們來賣,目前我們合作的農戶、村集體有20多個,大概年產值有100多萬(元)。也是盡自己一些綿薄之力,帶動周邊的老百姓共同致富。
做農業真的很辛苦,但是也不能用一個簡單的“辛苦”來概括。
我最想感謝的就是我身后的這一幫年輕人,我們團隊里面大概有二三十個年輕人,從80后90后到00后。目前是做農業里面年輕人比較多的。從生產到倉儲、采花、物流環節、銷售,我們面對的都是全國各地高端的花店和批發商,這些活都是粗中帶細。我覺得我的小伙伴們成長得都特別快。
有的時候在市場上,他們看到花,就覺得言蹊農場的花,品質怎么這么好,有時候突然找到我們家的時候,還是挺自豪的。
我們農場有兩個板塊,第一個是切花農場,另一個板塊是花園中心,主要是一個以鮮花為主題的農旅項目,為我們揚州的文旅融合貢獻一份力量。
剛開始創業的時候,家里人會覺得女孩子,不用那么辛苦,拿一份固定的工資就可以了。我覺得不管是男孩女孩,都要有自己的目標,為自己的目標去奮斗。
創業這么多年,對我自己而言,變化也很大,從外來說也曬黑了很多,從內心來講,自己也變得越來越堅強了。
我覺得能夠做自己喜歡的事情,新農人這個身份,也帶給了我很多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