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友們大家好,我現在所在的位置是瓜洲古渡公園,在我身后就是寫有‘瓜洲古渡’的標志性的石碑,大家知道這四個字是誰寫的嗎?”5月29日上午10:30,伴隨著生動的開場白,一場大型網絡直播云接力在江蘇揚州著名的“詩渡瓜洲”閃亮登場。
近日,由中央網信辦網絡傳播局指導,江蘇聯動長江經濟帶10省市網信辦共同主辦,新江蘇傳媒(中國江蘇網)承辦的“一江清水萬重山”網絡主題活動走進江蘇。此次網絡主題活動將聯動百家網絡媒體實地探訪長江經濟帶11省市高質量發展典型案例,立體展現長江生態之“美”、發展之“興”。
長江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也是中華民族發展的重要支撐。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作出的重大決策,是關系國家發展全局和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重大戰略。長江經濟帶覆蓋了上海、安徽、江西、湖北、貴州等11個省市,其面積約205.23萬平方公里,占全國的21.4%;人口和生產總值均超過全國的40%。組織開展“一江清水萬重山”網絡主題活動,就是要全面展示長江沿線城市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推動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論述精神的生動實踐和偉大成就,讓長江經濟帶在網絡空間舞動新精彩,助力高質量發展。
講好長江經濟帶的生態蝶變故事。在江蘇揚州,作為南水北調東線工程調水源頭,江都水利樞紐保障了“一江清水向北流”;昔日垃圾遍地的古運河三灣地區如今變為一個生態大公園,網紅打卡地揚州中國大運河博物館矗立于此。在南通,五山地區濱江片區數百家散亂污企業騰退,持續不斷的生態修復,方換回了今日的鳥飛魚躍、山水如畫,實現了滄桑巨變……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長江沿線水變清了,岸變綠了,江豚變多了,長江經濟帶美麗畫卷徐徐展開。組織開展“一江清水萬重山”網絡主題活動,把長江的生態之美、綠色蝶變生動立體展現出來,必將進一步增強綠色動力、深化生態建設。
講好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的故事。湖北武漢市堅持創新驅動,目前已經形成了光電子信息、汽車及零部件、大健康三大千億級產業集群,正在積極向萬億級產業集群邁進;江西南昌市加快發展新興產業,電子信息、汽車及裝備兩條產業鏈營收規模已突破2000億元,新材料產業鏈超千億元……長江經濟帶人口規模和經濟總量占據全國“半壁江山”,是我國主要城市集聚區、產業集聚區和增長極集聚區,已建立2個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9個國家級自主創新示范區,各類國家級創新平臺達500多家,具有顯著的區位、產業、科研、人才等發展優勢,正在新質生產力賽道上奮力奔跑。組織開展“一江清水萬重山”網絡主題活動,把長江經濟帶各個城市的創新動力、發展實力充分展示出來,必將進一步增強發展信心、鼓足干勁。
網聚正能量,助力大發展。精心辦好“一江清水萬重山”網絡主題活動,用腳步丈量長江、用筆端鏡頭記錄長江,用一個個典型案例、一組組漂亮數據、一幅幅美麗圖片、一幀幀動人視頻呈現新成就新變化新作為,以點連線、以線成面,勾勒出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的全景圖,讓長江經濟帶在網絡空間舞動新精彩,增添發展新活力!(李想/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