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精品福利观看_婷婷国产在线综合_天天操天天插_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av

返回
頂部
首頁 > 熱點 > 正文
江蘇南京:穩固“基本盤” 加裝“新引擎”

“發展新質生產力不是要忽視、放棄傳統產業”,今年全國兩會期間,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江蘇代表團審議時強調,要“用新技術改造提升傳統產業,積極促進產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

“不忽視、不放棄”傳遞出習近平總書記對傳統產業的關注和重視。“改造提升”則點明了傳統產業的發展路徑。

當前,全國各地都在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風口來臨,就南京而言,應當如何辯證理解“傳統”與“新興”的關系?如何以科技創新為引領,讓傳統產業“新”起來?


沒有落后的產業,只有落后的生產方式

“傳統產業并非落后低端的代名詞和標簽,產業本身并不存在什么低與高、壞與好、落后與先進的問題,區別只在于用什么工業化技術改造和武裝。”南京大學長江產業經濟研究院院長劉志彪認為,“利用先進的工業化思維和現代技術去改造它,它就是具有競爭力的新興產業。”

▲南京鋼鐵集團有限公司

鋼鐵是典型的傳統產業,在人們的傳統印象中,鋼鐵廠是一個火花四濺、污染嚴重、重體力勞動、非常危險的地方。而如今的鋼鐵生產完全是另外一幅場景:

南京鋼鐵集團有限公司金潤智能工廠,車間里寬敞明亮,幾乎看不到操作人員的身影。一塊塊鋼板在生產線上有條不紊地運行著,智能計算機全方位監控測算著每項工作。

“這里不需要產業工人,全線自動化、智能化生產,由機器人代替。”南鋼智能工廠綜合主管李小亮介紹,工廠安裝了2.5萬個傳感裝置,廠房四周密布5G傳輸基站,實現了“用礦不見礦、用煤不見煤、運料不見料、生產不見塵”,智慧環保監控平臺一屏看全廠的新景象。

▲南鋼數字化產線

通過智能化改造、數字化轉型,鋼鐵制造這個“老產業”已煥然一新,南鋼智能生產、智慧運營不斷推進。傳統鋼鐵生產模式向個性化定制轉型,客戶可以參與到產品、服務的設計和制造全過程,實現“像生產消費品一樣‘智造’工業品”。

除了新智造產業,南鋼還布局新互聯產業、新材料產業、新能環產業、產業鏈延伸等,匯聚了以鑫智鏈、金元素、德國凱勒等核心產業平臺為主的53家子公司,培育了10家省級以上專精特新企業。

9鎳鋼替代進口、連續11年市場占有率第一,榮獲制造業單項冠軍產品;國內首家開發100毫米世界最厚止裂鋼,供貨全球最大集裝箱船,市場占有率第一……

南鋼以國家戰略需求為導向,聚焦高強度、高韌性、耐腐蝕等高附加值領域,錨定世界前沿科技,集聚力量進行原創性引領性科技攻關,162個產品達到國際領先或先進水平。

▲南鋼智慧運營中心

南京是中國近代工業的搖籃,南京永利铔廠是中國第一座化肥廠,是當時亞洲最大的化工廠。第一輛國產輕型卡車,新中國第一支國產電子管……

南京誕生了中國工業史上的諸多第一,在長期的發展過程中形成了電子信息、汽車、石化、鋼鐵四大支柱產業。這些支柱產業從產業門類上看均可歸為傳統產業,至今仍是南京經濟“基本盤”:

從近5年數據看,四大支柱產業的產值占全市規上工業總產值超過60%。南京來自于這四大傳統產業的稅收仍高于規上服務業,是南京經濟名符其實的“壓艙石”,在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全局中將繼續扮演至關重要的角色。
劉志彪認為,傳統產業具有更多的產業母基特征,在新質生產力的作用下,更容易催生出關聯性強和發展前景廣闊的新醫藥、新能源、新材料、新制造等新興產業。傳統產業豐富的應用場景、制造能力、產業組織和堅實的技術基礎,也能夠為新興產業發展提供強大基礎支撐。

因此,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傳統”和“新興”并不互斥,而是相互依存、攜手并進的統一體。

傳統產業也絕不代表落后生產力。新質生產力所要擺脫的是“傳統經濟增長方式”,而非傳統經濟本身。


新質生產力驅動下的產業升級與變革

新質生產力的形成過程,是對傳統產業從有到優的重塑過程,其培育重點在于產業鏈優化、競爭力重塑、價值鏈躍升,以期實現轉型升級、優勢再造、換道領跑,實現謀變、贏新、圖強。

如今,不少人印象中的傳統產業,早已運用現代工業化思維,在云計算、物聯網、人工智能等新技術的加持下加快向產業鏈、價值鏈高端邁進,向技術工藝高峰攀登,成功實現了“質”感滿滿的轉變。
——謀變:向產業鏈上下游“破圈”,尋找第二條增長曲線

金恒科技,曾經是南鋼的信息化推進部門,如今已經“裂變”為南鋼新產業板塊之一。作為南鋼智慧產業化的旗艦平臺,它錨定鋼鐵生產運營過程中的難點、卡點和價值創造點,以數字工廠為牽引,用智能大模型重新定義未來鋼鐵,不僅為南鋼數字化轉型提供支撐保障,也為鋼鐵制造產業提供數字化方案。

如今,金恒科技已經成為工信部推薦的智能制造和工業互聯網平臺解決方案供應商、客戶覆蓋鋼鐵、能源、礦山、環保等行業,擁有南京鋼鐵、中國寶武、鞍山鋼鐵、中信特鋼等戰略與重點客戶100多家。

——贏新:科技創新助力企業掌握獨門絕技,重塑競爭新優勢

憑借在國內首家成功研發出聚乙烯鋰電池隔膜料,老牌化工企業揚子石化搭上新能源汽車產業爆發式增長的“快車”,今年一季度,企業鋰電池隔膜料產量同比增加147%,銷量同比增加183%,均創歷史同期最好水平。

前身為南京云海特種金屬股份有限公司,在傳統冶金行業起家的寶武鎂業,創新研發的鎂合金鑄件產品,具有輕質高強度特點,成為特斯拉、問界等熱門新能源車的主要供貨商。還在航空航天、綠色建筑、大交通等領域獲得廣泛應用。

——做強:依托傳統優勢產業厚實的技術“底盤”,邁向“專精尖”

上汽大通南京工廠是首家入選全球“燈塔工廠”名單的中國整車企業。歷經幾輪數字化、智能化、柔性化改造,在上汽大通的總裝車間內,平均每2分鐘就有一輛新車下線。2023年,基地出口車輛超1萬臺,產品銷往全球73個國家和地區。

上汽大通汽車有限公司制造中心執行總監王穎介紹:“2024年上汽大通年生產整車數量總體應該會比去年有10%—15%的增長,同時企業也會在新能源方面做更多拓展,預期會有兩款比較重磅的混合動力車型在江寧高新基地正式量產。”

成立于1988年的南京洛普股份,是國內最早研制、生產大型LED顯示屏的機構。企業專注LED顯示的核心技術研究,30多年來,參與起草了十多項行業標準、國家標準,在行業內有“LED天幕專家”的美譽,首創的“LED球幕”全球市占率第一。今年,這家企業已獲評工信部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

南京洛普股份有限公司研發中心副主任姜玲玲表示:“在我們公司發展這30多年里,技術創新一直是我們的主線 ,我們一直在通過技術創新去引領整個行業的進步,推動發展新質生產力,最核心點就是創新。”

▲上汽大通“燈塔工廠”
唯有“常新”才能“常青”

從建立現代化產業體系到發展新質生產力,產業科技創新都是解鎖重要關卡的鑰匙,傳統產業煥新亦是如此。唯有“常新”,才能“常青”。與時俱進、不斷創新,是傳統產業轉型必須掌握的本領。

南京市社科院經濟所所長黃南認為,順應新質生產力發展趨勢,為傳統產業加裝轉型升級的“新引擎”,可以從以下三個維度展開。

#“高端”制造——傳統產業與新質生產力的碰撞融合,是以新帶舊的賦能。傳統產業要協同推進技術創新和產業化,鍛長板、補短板,通過強鏈補鏈延鏈,向產業鏈高端、價值鏈高端躍升,并形成產業集群效應。

#“數字”賦能——要以數字技術助推轉型升級,提升傳統產業智能化水平。在具體實踐中一方面要壯大數字經濟,加快推進5G、算力等數字新基建,推動AI大模型在工業領域落地應用。另一方面,持續強化政策激勵,引導傳統企業在數字化、智能化方面改造升級,提升產業創新能力和效率。

#“綠色”發展——新質生產力本身就是綠色生產力,堅持綠色發展,也是傳統產業贏得未來的關鍵因素。于南京而言,要將綠色安全發展理念融入傳統產業的全周期,加大金融支持科技創新、綠色轉型力度,推動傳統產業實現清潔生產、節能降耗、循環利用的綠色低碳轉型新格局。

事實上,煥新支柱產業,南京的目標路徑均已明確。

——2023年6月15日,南京市委、市政府召開全市產業強市建設推進會,發布《南京市推進產業強市行動計劃(2023—2025年)》,再次將四大支柱產業寫入政府行動計劃,在“發展目標”中明確,“到2025年,全市GDP總量超2萬億元,制造業增加值占GDP比重穩定在30%以上,支柱產業‘壓艙石’作用更加牢固。”

——2024年2月南京“新春第一會”上,發布《南京市推進產業強市行動2024年工作要點》,提出“加快四大支柱產業煥新升級”,政策再“加碼”,路徑更明晰。

石化產業。聚焦“減油增化”,加快實施一批重大項目,推動石化產業向下游產品鏈延伸。

鋼鐵產業。大力發展先進制造基礎零部件用鋼、軌道交通用鋼等高端鋼鐵材料,培育壯大智能制造、能源環保、工業互聯網等新產業。

汽車產業。深化重點整車企業戰略合作,加快傳統燃油車向新能源汽車、智能網聯方向轉型。強化整車、動力電池、零部件等產業鏈上下游對接。

電子信息產業。深化與頭部企業合作,加快引進一批標志性重大項目。推動新型顯示向超高清、低功耗、柔性顯示等方向升級,加快布局拓展5G和先進通信、汽車電子、能源電子、先進計算等新增長點。

仔細梳理這些舉措,既有“硬件”支撐,也有“軟件”保障,還有政策扶持。

熱點
版權所有 江蘇現代快報傳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0 xdkb.net corperation. 蘇ICP備10080896號-6 廣告熱線:96060 本網法律顧問:江蘇曹駿律師事務所曹駿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