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精品福利观看_婷婷国产在线综合_天天操天天插_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av

返回
頂部
首頁 > 熱點 > 正文
【千載運河 水韻華章】文化為魂 在承韻風華中賡續千年文脈

“大運河是祖先留給我們的寶貴遺產,是流動的文化,要統籌保護好、傳承好、利用好。”習近平總書記的鮮明指引,正成為運河沿線地區的共同行動和火熱實踐。今年是中國大運河申遺成功十周年。江蘇是大運河起源地和申遺牽頭城市所在省份,也是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唯一重點建設區。790公里的大運河江蘇段縱貫南北,擁有大運河全線最長的通航里程、最豐富的歷史文化遺存、最廣闊的覆蓋地域。十年來,江蘇高標準、高水平、高品位推進大運河文化帶建設,護水脈傳文脈,把運河故事講好講活。今天起,《江蘇新時空》推出系列報道《千載運河 水韻華章》,展現過去十年來,江蘇積極探索大運河保護傳承利用新路徑,努力把大運河江蘇段建成保護世界文化遺產的精品工程、彰顯中華民族現代文明鮮明標識的生動實踐。



江蘇臺記者畢然:“坐落在揚州三灣古運河畔的揚州中國大運河博物館,是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建設標志性項目,也是國內全流域、全時段、全方位展示中國大運河世界文化遺產價值的專題博物館。在這里,您不僅可以了解大運河的前世今生,還可以通過‘5G+VR’技術,一鏡穿越運河17城,感受大運河帶來的美好生活。最近,博物館又上新了,讓我們一起去感受一下。”


為致敬中國大運河申遺成功十周年,揚州中國大運河博物館重磅推出“運載千秋——新時代大運河重要考古成果展”,來自大運河沿線8省(市)的240余件(套)展品集中亮相。這當中大部分文物都是首次向公眾展示,還運用了眾多數字化展項和“考古人口述史”等互動內容,讓大運河文化“活”起來。


安徽游客汪鄭婕說:“我剛才在跟我的朋友推薦,這里真的是太好看了,把科技和文化融合到了一起。原來,運河不只是一條河,它對于文化、對于中國從古到今發展、對外界的交流,都是有很大的作用。”


揚州中國大運河博物館館長鄭晶說:“這些年來,我們把更多的關注點放在了提升博物館的文化內涵上,通過一系列的創新展陳手段向觀眾呈現出立體的大運河。在守正創新中講好新時代的運河故事、闡釋運河精神,更好地推動大運河從‘地理空間’走向‘文化空間’。”

揚州古運河畔“重生”新地標,正是全省積極推進大運河文化帶建設的生動寫照。申遺成功后,江蘇以建設大運河文化帶先導段、示范段、樣板段的使命擔當,一體建設高品位、高顏值、高水平的文化長廊、生態長廊、旅游長廊。在全國率先制定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1+1+6+11”規劃體系;出臺全國首部促進大運河文化帶建設的地方性法規;建設全國首個大運河世界文化遺產監測管理平臺;設立全國首只大運河文化旅游發展基金;推出首部中國運河通志——《中國運河志》……十年來,大運河江蘇段保護傳承利用工作不僅創下了多項“第一”,更形成了具有示范效應的“江蘇經驗”。


江蘇省文化和旅游廳文物管理處處長周強說:“我們堅持‘保護第一’的原則,持續推進大運河文化遺產保護工程,統籌做好大運河沿線的文物保護修繕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傳承;組織開展了大運河沿線文旅資源普查和運河文化遺產專項調查,基本摸清了運河遺產的資源‘家底’,發掘出了一批閘、壩、橋等水工遺跡。十年來,我們共安排省級以上專項資金近20億元,支持沿線文化遺產保護項目1100多個,通過系統性保護和創新性展示,有效彰顯了大運河文化的文明價值和時代價值。”

十年來,江蘇13個設區市均被納入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朋友圈”,各地大運河文化帶建設工作因地制宜、亮點頻出。


蘇州建設“運河十景”,勾勒現代版“運河繁華圖”;


無錫立足“千年水弄堂、運河絕版地”特色創新文商旅融合發展;


南通活化工業遺存重現唐閘古鎮舊時商賈繁盛;


徐州推進窯灣古鎮展現時代新貌;


宿遷打造標志性工程——皂河龍運城……一顆顆“珍珠”連點成線,全景展現江蘇運河沿線地域文化精華。


蘇州姑蘇區平江街道鈕家巷社區黨委書記張英纓說:“我們把平江古巷、虎丘塔、寶帶橋等運河沿線的景觀景點串聯起來進行提升建設,讓更多的人能夠走近運河、感受運河、了解運河。讓運河文化發揚光大,讓大運河成為老百姓的‘幸福河’。”

過去十年,江蘇還一直不遺余力地挖掘弘揚大運河文化。以運河為媒,每年都舉辦一次世界運河城市論壇,成功舉辦五屆大運河文化旅游博覽會。講好中國運河故事、傳播中國運河文化、搭建世界文明交流對話平臺,有效彰顯大運河江蘇段的知名度和影響力,讓老百姓共享大運河文化保護成果。

(江蘇廣電總臺·融媒體新聞中心記者/畢然 陳忠耀 郭奉銘 耿昊東 劉赟 郭彧 李凱)


熱點
版權所有 江蘇現代快報傳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0 xdkb.net corperation. 蘇ICP備10080896號-6 廣告熱線:96060 本網法律顧問:江蘇曹駿律師事務所曹駿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