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高考結束和多地高校畢業季的到來,2024年暑期旅游旺季將至。近年來,預約制已成為國內景區和文化場館的標配。在暑期旅游旺季,不少熱門景區常連續多天一票難求,讓不少游客望而卻步。近日,北京、浙江、江蘇等多地陸續宣布取消旅游景區或部分旅游景區的實名預約。
對于取消實名預約,大部分網友表示贊同,認為簡化了參觀流程,提高了旅游便利性;也有人表示憂慮,擔心全面放開后會導致人流量劇增、超出景區承載力。促進文旅消費是擴大內需的重要抓手,各地文旅應積極主動作為,以過實、過硬的惠民舉措平衡好景區運營與經濟發展關系,以“繡花功夫”切實做好取消實名預約的“后半篇文章”。
“不約而至”更應注重管理“規范化”。取消實名預約制度,可以有效緩解景區和博物館預約難、搶票難問題,但同時也是對當地文旅與景區管理方能力的考驗。其實,不管是“有約在先”還是“不約而至”,改進和提升游客的旅游體驗才是根本目的。當地文旅與景區管理方要結合實際,預判客流高峰,制定科學合理規范的管理措施、完善各類應急預案,通過增設售票窗口和驗票通道、適當延長營業時間、加強安保巡邏等一系列便捷惠民措施,引導和控制游客流向,既滿足承載量的控制要求,也為游客帶來更加便利、美好的旅游體驗。
“不約而至”更應注重服務“多元化”。一些處于行業頭部的熱門景區景點和特殊的文旅場所旅游資源較緊張,高峰時段“一票難求”;有些景點、博物館沒有被納入取消實名制預約范圍,沒有預約的游客進不去,客流量卻不飽和,造成資源浪費……各地文旅要主動作為、靠前服務,充分考慮不同游客的需求,按照實際情況進行統籌規劃。比如,針對一些熱門景區、地標性文化場館,通過探索“線上預約+線下購票”相結合的方式,留出合理的分配比例,滿足不同群體參觀需求;針對各個景點預約平臺不一致問題,利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先進技術開發統一購票渠道,提高管理效率。
“不約而至”更應注重設計“人性化”。取消線上實名預約,有助于推動潛在需求的釋放。可以預見,在取消實名制預約后,各地游客量將迎來新一輪增長。景點如何控制人流,避免“游客扎堆”,是各界關注的一個焦點問題。從“引客”到“留客”,各地文旅仍需要久久為功,在策劃文旅活動時多一些“人性化”設計,如通過手機數據信息、各類新媒體矩陣等渠道,及時向游客推送景點客流承載的實時動態,科學引導游客合理安排行程等,為游客提供更多元化的出游推介和行程安排。唯有管理方下足“繡花功夫”,才能真正推動旅游市場發展一路繁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