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1日上午9點多,大雨傾盆,常州市武進區人大代表之家里卻暖意融融。一場關于科技創新的立法座談會正在召開,十多名來自科研一線、生產企業、法律專業的人大代表、立法專家、市民代表們各抒己見,為這部常州人自己的地方性法規貢獻智慧。
今年的全國兩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江蘇代表團審議時強調,要牢牢把握高質量發展這個首要任務,因地制宜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并寄望江蘇成為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重要陣地。在“萬億之城”常州,牢記囑托,把握時機,提“質”爭先,成為人大工作的發力點和每位代表的自覺擔當。
以法治之力助推科技創新
眼下的常州科技創新熱潮涌動。年初召開的市人代會上,程宇等16位代表聯名提出關于推進《常州市科技創新促進條例》立法起草的議案。很快,《條例》列入今年正式立法項目。草案起草進程更是受到廣大企業、科研機構和社會各界的關注。
“在國家上位法基礎上結合常州特點,讓科技創新成果在落到實處的過程中更加有法可依,這是條例的先進性所在?!蔽溥M律師協會會長朱紅說道。
“幾萬元的服務費對于大企業來說不算什么,但是對于創業階段的企業來說就是一筆不小的開支,建議立法可以進一步通暢相關通道,為創業期的科技型企業減輕負擔。”作為市民代表來到武進區人大之家,江蘇伊思達紡織有限公司總經理惲姿結合平時觀察直抒己見。
華東科技大學教授蔣秋冉則更為關注產業發展方向:“長三角的主要城市都在發展新興產業,如何開展配位、錯位競爭?”她還建議:“目前大多數城市的發展模式都是‘圈’項目。我倒覺得‘圈’人才效率更高。建議將中青年人才先柔性引進到對口企業,從人才就可以延伸到高校承載項目的研發團隊,進而再觸及其他城市的產業資源……”
小小的會議室里,不斷閃耀著思想碰撞的火花。全過程人民民主的力量在此凝聚,這部從人民中來的法規,也終將回饋這里的人民。
以人大擔當護航產業進步
高質量立法護航高質量發展。就在今年上半年,全國首部新能源產業促進條例在“新能源之都”常州落地,不少企業從中發現“自己的盼頭成了法規”。
走進理想汽車常州基地總裝二車間,記者看到一輛輛新能源車在智能化的流水線上,如同拼積木一樣快速下線。“我們對每道工序精準控制,僅需40秒鐘就有一臺新能源汽車下線,奔赴全國各地。”基地相關負責人介紹,截至2024年6月底,理想汽車累計交付量已經超過82萬輛,位列新勢力造車企業第一。
“企業發展離不開政策環境支持?!冻V菔行履茉串a業促進條例》無論從產業發展方向、產業配套政策,還是龍頭企業支持、區域人才集聚等方面,都給予了全方位的法治保障,為我們創造了更好的營商環境?!边@位負責人表示。
在未來產業發展上,常州搶抓合成生物學賽道風口,打造合成生物產業創新高地。吳英等代表提出的助推合成生物產業高質量發展相關議案還被確定為今年常州市人大常委會重點督辦的“一號議案”。
為了辦好、辦實議案,市、區人大多次調研位于金壇區的華大合成生物學產研基地,受到企業歡迎?!罢{研組全方位了解我們在人才引進、科研、產業發展方面的痛點和難點,我們的很多訴求得到了制度性回應?!被卣P系負責人告訴記者。
以專業優勢不負代表使命
人民代表,代表人民。在常州新質生產力發展一線,活躍著一位位人大代表,他們在自己的領域銳意創新,帶動產業發展,以專業優勢踐行“言職”擔當,為發展新質生產力灌注新動能。
7月11日上午,8.35兆瓦的風電齒輪箱和10兆瓦的風電傳動鏈在中車戚墅堰所下線,即將投入到新疆和內蒙的風電場。負責該項目的研發人員杜利清另一個身份是武進區人大代表。杜利清非常關注風電行業的有序、健康發展,通過人大代表平臺,他將大家的想法和自己的思考寫成建議提交上去,得到了相關部門積極回應。
研發、制造雙總部落戶金壇區的中創新航是目前業界領先的動力電池供應商。作為一名全國人大代表,董事長劉靜瑜直言,隨著越來越多的企業投身新能源領域,這個行業開始“內卷”?!皬募夹g創新到產品創新,最終我們應當走向管理創新,合作模式的創新?!痹谌ツ旰徒衲甑娜珖鴥蓵?,她都提出相關建議,呼吁搭建動力電池領域共有技術平臺和共有知識產權平臺,加快構建健康有序高質量發展新格局,保持并提高我國在全球的競爭優勢?!岸鄠€國家部委一直在與我持續溝通?!眲㈧o瑜對此充滿期待。
“新質生產力是高質量發展的時代特征。常州人大將以此為切入點、著力點,展現人大擔當。目前科技創新條例已經通過常委會會議第一次審議。明年我們還將制定促進智能制造發展條例、優化營商環境條例等,為常州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鍛造新質生產力提供堅實法治保障。”常州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戴士福表示。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石小磊
校對 陶善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