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精品福利观看_婷婷国产在线综合_天天操天天插_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av

返回
頂部
首頁 > 熱點 > 正文
江蘇射陽:“纖”動新質生產力,“織造”變“智造”

廢灶興墾,墾荒植棉,是射陽奮斗的昨天。

魚米之鄉,紡織新都,是射陽發展的今天。

長久以來,鹽城市射陽縣一直是中國紡織產業基地縣,具有悠久的紡織產業發展歷史。早在20世紀初,民族實業家張謇就在這里廢灶興墾,將寸草不生的鹽堿地改造成宜棉宜糧的良田,年產數十萬擔棉花。到20世紀八十年代,射陽縣創造了連續10 年皮棉年產超百萬擔的記錄,三次榮膺“全國皮棉狀元縣”,孕育出“雙山”牌純棉紗線、“振陽”牌長毛絨等一批全國知名品牌、馳名商標,雙山集團躋身全國棉紡企業前50強。

如今,射陽正以智能化、數字化、綠色化為高端紡織產業方向,不斷提升紡織產業集聚度、刷新智改數轉新速度、激發兩化融合強動能,加速培育紡織染整產業新質生產力,因地制宜走出高質量發展新路徑。

新質生產力從“聚”強基固本

在位于臨海鎮的鹽城市紡織染整產業園企業的車間內,一排排機器高速運行,千萬支細紗飛速旋繞,伴隨著一根根紗線流動、一個個紗錠旋轉、一臺臺數碼印染機運轉……

2009年,總部坐落于張家港的沙印集團入駐高紡園,經過十余年快速發展,公司成為擁有紡織、印染、供熱、污水處理以及對外合作聯營企業的集團公司。“公司去年實現銷售30億元、稅收5000萬元。”談起企業發展,江蘇沙印集團射陽印染有限公司董事長陸玉良信心滿滿,而這正是射陽紡織產業集群化發展帶給他的底氣。

鳳飛而至,必有梧桐。多年來,鹽城市紡織染整產業園積極搶抓長三角一體化重大戰略機遇,主動承接上海、蘇南地區紡織產業轉移,在23.3平方公里土地上形成“三片區一中心”的空間格局,聚集著沙印集團、題橋紡織、蘭邦特種纖維等75家簽約落戶企業,初步構建“紡紗——加彈——織造——印染——家紡與服裝”的全產業鏈發展格局。這得益于該園區堅持做好“店小二”定制式服務,在項目引進、落地、投產、見效等每個環節提供“全生命周期”的“管家式”服務,全力營造親商、安商、富商的最佳服務環境。在配套設施方面,園區在集中供熱、供氣、污水處理實現全覆蓋的基礎上,加快推進鄰里中心、 4x75噸供熱中心等重大載體建設,力爭吸引一批科技含量高的紡織企業入駐射陽,進一步發揮產業集聚優勢,促進紡織產業整體配套、協同發展,現已實現年產值超100億元。

新質生產力從“綠”揚帆遠航

使企業做到“智能智變”、零碳排放、生態固碳,讓綠色成為紡織高端產業發展的主色調,是紡織行業形成新質生產力,走向高質量發展路徑的必由之路。

走進江蘇榮鴻新纖維科技有限公司,全自動無縫經編機、全自動超細纖維裁剪拷邊機等設備高速運轉,產品從出庫至染色生產線僅需5分鐘時間,在運輸費用、生產效率及生產成本上領先同行。“在地方政府幫助下,我們建立數字化車間,實現數字化高效節能綠色生產。”公司董事長浦定佼向記者介紹,去年公司一期項目實現銷售額7億元,隨著二期廠房投產達效,今年有望實現銷售額10億元。

在順龍紡織二期織造、染色廠房,18臺超低浴比無張力染色機正高速運轉,整個車間看不見污水,聞不到異味。“通過設備升級,年可節約用水30%、用氣20%。”公司總經理高佳鋒告訴記者,嘗到了轉型升級的甜頭,公司去年投資搭建了智能化立體倉庫,并利用ERP、MES等系統推動信息化智能化生產和集成管理,進一步提高勞動生產率和產品質量穩定性,從而達成“染而不污”的零碳環保目標。

綠色發展、絲絲入扣。園區企業從生產“全環節”入手,通過引進設備、改良工藝,實現減污降本增效的背后,離不開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長久以來,高紡園對標《紡織工業提質升級實施方案(2023-2025年)》,為紡織企業量身定做數字化轉型方案,針對沙印、盛泰克等傳統的印染企業,重點培育推廣智能排產、染化料自動輸配送、智能測配色等方案;鑫茂、裕鴻等化纖企業,重點培育推廣產品智能外觀檢測、自動包裝、自動絡筒等解決方案;波普、環美等紡紗織造工序車間的企業,重點培育推廣自動掛紗、自動落布、智能送紗等解決方案……當前,射陽縣正一步步把紡織服裝產業打造成創新驅動的科技產業、文化引領的時尚產業、綠色低碳的生態產業、效益顯著的富民產業。

新質生產力從“智”續寫傳奇

江蘇沙印集團引進德國42臺套氣流紡生產線、新上1000臺高效節能噴氣織機,并通過與環思公司合作進行生產流程數字化改造,產能提高4倍,節省人工50%;上海題橋(江蘇)紡織染紗有限公司筒子紗染色車間實現90%自動化,獲評省智能制造工廠,其色紗產品受到國內外市場追捧;江蘇榮鴻纖維全產業鏈項目采用ERP數據管理系統,對原料、設備、成品、財務、倉儲等多方面進行優化管理,大幅提高企業管理效能……

目前,園區現有國家高新技術企業8家、專精特新企業3家,五星上云企業和省智能制造示范工廠各1家;杜倍公司汽車面料的檢測能力獲得實驗室CNAS認證;蘭邦特種纖維成為全球僅有的兩家具有腈綸漿粕生產工藝和技術自主知識產權的企業……在鹽城市紡織染整產業園,數智賦能、換羽新生,已成為眾多紡織企業的普遍共識。

同樣,作為蘇北地區唯一能夠承載印染行業的專業園區,鹽城市紡織染整產業園深覺技術創新、數智轉型的重要性,實施“數字化轉型三年提升計劃”,取得初步成效。2023年,江蘇省紡織服裝高質量發展大會和中國紡織行業兩化融合大會相繼在射陽縣召開。期間,園區企業集中展示工業互聯網、大數據、智能化改造等新一代信息技術與紡織行業相融合的發展成果,中紡聯授予鹽城市紡織染整產業園“全國紡織產業互聯網試點園區”“中國紡織行業兩化融合工作基地”。

此外,高紡園先后與南京大學、江南大學、東華大學聯合建立紡織技術、染整污染防治技術研發中心或實驗室,積極實施產學研項目合作,并依托中紡聯江蘇紡織大數據研究院、兩化融合工作基地等平臺,組建了“紡織產業數據中心”等,全面推行普惠性“上云、用數、賦能”服務,深度推動紡織產業轉型升級、綠色發展行穩致遠。

如今,隨著眾創空間、青年人才驛站、展陳中心的相繼建成,一座熱情擁抱新技術、新材料、新模式的紡織新城呼之欲出,紡織行業新質生產力正在各企業的科技創新與轉型升級過程中加速形成,續寫著產業集群發展的經緯“智造”新傳奇。

高陳斌

來源:射陽日報

熱點
版權所有 江蘇現代快報傳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0 xdkb.net corperation. 蘇ICP備10080896號-6 廣告熱線:96060 本網法律顧問:江蘇曹駿律師事務所曹駿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