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精品福利观看_婷婷国产在线综合_天天操天天插_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av

返回
頂部
首頁 > 熱點 > 正文
錨定現代化 改革再深化 | 揚州打造“能喝水、會呼吸”的城市

盛夏時節,揚州開發路東延快速化改造工程正加速推進。這條快速路約2公里長的人行道臨水而建,部分墩柱設置在水中。“未來,這里不僅是一條‘水景路’,更是一個‘大海綿’。”揚州市規劃設計院設計師薛靜靜現場向記者介紹,工程的高架橋上設有雨落水管,若是小雨便在雨水花園進行消納,若是暴雨則通過溢流井進入團結河,避免形成內澇積水。

該工程是揚州市探索形成“融合式施工”海綿城市建設路徑的樣本。去年以來,揚州市在實施七里河路西延、小運河路南延等道路工程時,都通過“融合式施工”因地制宜嵌入“海綿”,提升道路消納雨水的能力。

一條蜿蜒的河溪、一段“吸水”的路面、一條植草的溝渠、一塊綠色的屋頂……“海綿城市”建設無處不在。7月26日,記者來到揚州慈善文化園采訪時突遇暴雨,但暴雨過后公園地面上并未見到明顯積水。慈善文化園是揚州系統化全域推進“海綿城市”建設的218個重點項目之一,蓄水層、覆蓋層……雨水流經“線路”一目了然。“文化園除了親水平臺、大草坪外,隨處可見雨水花園、下凹綠地、植草溝等設施,這些‘海綿城市’設計理念被巧妙融入園內,不僅扮靚了公園,還讓公園‘能喝水、會呼吸’。”邗江區海綿辦負責人朱興國告訴記者。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海綿城市’建設增強了城市應對極端雨水天氣的韌性。”揚州市住建局四級調研員駱俊東介紹,揚州地處江淮平原,水域占比26.3%,擁有86.7公里的長江岸線、1111條鄉鎮級以上的主要河流,承擔著江淮200多萬平方公里匯水,是國家重點防洪城市。推進海綿城市建設,探索“藍綠灰”深度融合的治理模式,可為全國平原水網城市實施洪澇共治探索有效路徑。“我們將海綿城市建設理念融入國土空間規劃和常態化城市體檢評估中,編制21個專項規劃和11項技術標準,制定實施16項管控制度,打造項目建設全生命周期管理體系。”駱俊東說。

去年,揚州成功入選全國海綿城市建設示范城市,為全省唯一,3年示范期內將獲中央財政補助9億元。該市正式出臺實施的《揚州市系統化全域推進海綿城市建設三年行動方案(2023—2025年)》提出,到2025年底,將建成218個海綿項目及7個海綿示范區,海綿城市建設達標面積比例提高至50%。隨著“三年行動”實施,《揚州市海綿城市建設管理條例》也進入立法程序。

近期,位于揚州三灣風景區內的大運河非遺文化園正在實施二期項目,通過建設雨水街坊區、綠地緩沖區等海綿主題區,打造滲排溝、綠地緩沖帶、生態樹池等海綿設施,區域年徑流總量控制率達75%,同時通過排水管網、行泄通道與七里河溝通,片區排澇標準提高至30年一遇。去年底,揚州城市地標百米“雙子塔”城建廣場建成,應用大量數字化技術及生態蓄水長溝、雨水花園等設施,打造出“海綿城市”的現實模樣,描繪出揚州“千億級”大基建產業集群的未來藍圖。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堅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深化城市建設、運營、治理體制改革,加快轉變城市發展方式。“我們將聚焦系統全域,立足空間、領域、路徑貫通,全力構建海綿城市建設格局體系,建立完善常態長效的治理格局,全力打造海綿城市建設的‘揚州樣板’。”揚州市委書記王進健在系統化全域推進海綿城市建設動員大會上表示。

新華日報·交匯點記者 周晶


熱點
版權所有 江蘇現代快報傳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0 xdkb.net corperation. 蘇ICP備10080896號-6 廣告熱線:96060 本網法律顧問:江蘇曹駿律師事務所曹駿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