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上月圓人團圓,人間“閱”伴情意濃。
近年來,南通市積極推動全民閱讀、建設書香社會,將傳統文化與現代閱讀理念深度融合。中秋節前后,南通市在各鎮村廣泛開展中秋主題閱讀活動,與市民共赴一場充滿文化韻味的中秋盛宴。圖書館、農家書屋、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等,都成了傳遞知識與情感的溫馨場所。
浸潤人心,點題中秋
“中秋節最早起源于上古時期的秋夕祭月,自古便有祭月、賞月、吃月餅、看花燈、賞桂花、飲桂花酒等習俗,吳剛伐桂、嫦娥奔月等都是源自中秋節的傳說……”中秋節前,啟東市南陽鎮佐鶴新時代文明實踐站聯合佐鶴村關工委積極開展“書香佐鶴,閱享中秋”閱讀活動?;顒蝇F場,孩子們選取自己喜愛的書籍,互相介紹書中的內容和心得體會。讓“小書屋”綻放“大文明”,為新時代傳播文化、引領鄉風、涵養文明提供平臺。佐鶴村堅持以新時代文明實踐站、農家書屋為主陣地,常態化開展農家書屋閱讀活動,定期開展理論宣講、好人宣講、知識講座、技能培訓,致力于把其打造成孩子們學知識、學技能、享受精神食糧的“糧倉”。
以寓教于樂的方式,在青少年心中種下熱愛傳統文化的種子。喜迎中秋佳節,啟東市合作鎮達育村在農家書屋舉辦“‘閱’伴書香 共話中秋”全民閱讀活動?;顒油ㄟ^講解中秋節的起源、發展、習俗以及與之相關的民間故事,展現中秋傳統文化的獨特魅力,引導孩子們認知傳統、尊重傳統、繼承和弘揚傳統,營造團圓美滿、歡樂祥和的節日氛圍。與此同時,志愿者還向孩子們講解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含義,帶領孩子們認識了多位清廉人物的先進事跡,增強青少年兒童清白做人、規范做事、遵紀守法的自覺性。
邂逅詩詞,品味中秋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薄昂脮r節,愿得年年,常見中秋月……”花燈映明月,中秋情意濃。15日上午,海安市胡集街道連港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聯合村關工委、婦聯、團總支、農家書屋開展“我們的節日·中秋”系列主題活動,進一步弘揚中國傳統文化。
活動中,小小志愿者們在家長的協助下,帶領前來參加活動的孩子們一起朗誦《望月懷遠》《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中秋月·中秋月》等經典詩詞,領略古代文人墨客對中秋佳節的無限情思和美好期許。
“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15日上午,海安譚港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村關工委、村婦聯聯合開展“品詩意中秋,慶家國團圓”為主題的青少年詩詞大會。活動現場,孩子們以“飛花令”的形式,說出了不少與中秋有關的詩句。在激烈的“詩詞車輪戰”中,大家爭先恐后、妙語連珠,精彩的表現不時贏得陣陣掌聲。
將傳統節日和閱讀相融合,用聲音致敬傳統文化,用情感詮釋文學經典。14日,海安市光華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在農家書屋開展了“‘閱’圓人團圓,賞月誦中秋”經典文學讀書會。活動以閱讀分享、詩詞朗誦的形式,為村民搭建起了共同歡度中秋佳節的平臺。
“全民閱讀火炬手”閱讀推廣人為大家生動地講述了中秋節的由來和習俗,共同溫習中秋節的傳說、歷史背景和文化意義,讓村民了解中秋節蘊含著深厚的文化內涵。大家以書為媒,以詩為橋,領略經典、感悟文化,分享閱讀感悟,傳遞著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異彩紛呈,閱享中秋
從傳統的中秋詩詞誦讀、古典文學賞析,到現代文學作品的深度解讀、親子共讀時光,再到歷史文化、心理健康等多元化主題的書籍推薦與討論……南通市各地打出深化閱讀推廣“組合拳”,豐富主題,創新載體,讓書香彌漫全社會各個角落。
在如皋市高新區(城南街道)平明社區東皋書吧,如皋師范學校附屬小學一(5)班的小朋友們跟著省級非遺杖頭木偶戲傳承人周沈兵學習體驗木偶戲劇表演技巧,在參與中了解、傳承家鄉非遺文化;來自如師附小2015屆畢業生,現就讀于上海復旦大學的返鄉學子李睿以《閱讀,陪伴一生的好習慣》為題,與親子家庭分享自身成長成才的故事;在如皋華夏電影展示館,貨車司機、快遞員、外賣配送員、網絡主播等新業態新就業群體代表齊聚一堂,通過美文誦讀、好書推薦、親子教育微講座、閱讀關愛禮包等精彩環節,積極參與全民閱讀、推廣全民閱讀。
從如東縣圖書館到新華如東書城,再到分布于城鄉各處的書吧與農家書屋,中秋節前后,如東縣處處洋溢著濃厚的閱讀氣息。9月13日至17日,如東縣共組織開展“扶海書香 ‘閱’圓中秋”中秋主題系列閱讀活動17場,約320名讀者參與,大力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營造充滿書香與溫情的中秋佳節氛圍。
“樂韻書香”中秋頌缽音樂讀書會、“書香迎中秋 月滿映童心”親子讀書會、“閱享佳節 詩詠中秋”主題閱讀活動……海門區依托圖書館、農家書屋、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所)等陣地,圍繞中秋傳統主題開展親子共讀、詩詞朗誦、非遺文化等多種形式的特色閱讀活動15場,進一步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豐富轄區群眾的文化生活,營造喜慶、文明、祥和的節日氣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