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我國縣域交通正由大規模增量建設轉為存量提質改造的新階段,如何適應這一底層邏輯的深刻變化,成為新時代城市建設的重中之重。
常泰長江大橋上,建設者們頂著“秋老虎”,緊鑼密鼓地推進施工進度,匝道、服務區等附屬工程穩步推進;如泰運河邊,一路風簾翠幕、煙柳畫橋,三三兩兩的游人沿著濱河步道信步而行;國慶新村內,經過改造的老小區煥然一新,居民們閑坐樹蔭下,笑談古今事……泰興這座有著“國泰民安、百業興旺”美好寓意的經濟強縣,近年來圍繞打造集約高效現代之城、宜居宜業幸福之城、治理有序文明之城的發展目標,深入推進“城建惠民”“交通強市”戰略,走出一條中國式現代化載體建設的生動實踐,為廣大縣域地區城建交通工作的開展提供了更多參考路徑。
打造便民城市 化解“三難問題”
過去三年,泰興市堅持開展城建惠民行動,其中一大重點是解決城區“行車難”“停車難”“充電難”這“三難問題”。為紓解“行車難”,泰興市新建改造振泰路、江平路、鼓樓路等17條主次干道及兩泰官河步行橋、同德路橋等9座橋梁;為緩解“停車難”,新建改造市內停車場21個,合理施劃城區道路停車泊位6000個,三年共計新增停車位10085個;為破解“充電難”,結合停車場建設、老舊小區改造等,新增新能源汽車充電樁200個、電動自行車充電接口7500個。通過化解“三難問題”,泰興市民出行體驗感和幸福感得到了極大提升。
與此同時,泰興市堅持“人民城市為人民”的工作理念,扎實推進老舊小區改造,三年來,共完成老舊小區及街巷改造項目91個,改造總面積約288.71萬平方米,惠及居民22218戶。“以前停車要靠搶,鄰里之間常常爆發矛盾,小區改造后新增了不少停車位,太方便了”“過去小區環境臟亂差,改造后感覺完全不一樣,住著很舒心”……位于泰興城北的商井新村小區整體房齡超過25年,經過改造后,居民贊不絕口。老舊小區改造不僅進行了外立面翻新、增設停車位等基礎設施改造升級,更在細節方面下了“真功夫”,考慮到老舊小區內老年居民較多,改造時特別注重適老化設施的提升,比如樓梯間加裝了適老化扶手和愛心座椅。
此外,在推進“城建惠民”戰略時,泰興始終堅持綠色發展,把保護城市生態環境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今年上半年,泰興市啟動2個省級特色田園鄉村創建工作,已完成虹橋鎮廣福村省級特色田園鄉村工作綜合評價驗收工作。今年4月,泰興市共成功申報“萬福小區北側游園”“濟川路與澄江路西南節點游園”兩個項目為省民生實事“樂享園林”項目。
聚焦交通強市 打破“四不交通”
下足“繡花”功夫開展城市治理的同時,泰興大刀闊斧地推進“交通強市”策略。過去群眾有“四不交通”的調侃,即市內干道中長征路不長、通江路不通、大慶路不大、江平路不平的問題。針對市內交通痛點,泰興市實施道路暢通規劃,開展精準治理,經過幾年努力,“四不交通”已經成為歷史。
打破“四不交通”并非終點。今年上半年,泰興市還啟動了興燕路南延(根思路至濱河路段)、芙蓉路(潤泰路至濟川路段)等13條道路建設,疏通城區道路堵點,切實打通城市“微循環”。同時,實施國慶路、興燕路、鼓樓南北路等5個路段雨污水管網改造,文江路、運河路路口易澇點進場施工,開展污水處理提質增效達標區建設,疏通地下“微脈絡”。
日益暢通的不僅是市內交通“小循環”,更有交通干線“大循環”。在泰興境內,已逐步建成兩橫兩縱高速公路和三橫五縱國省道骨干公路網,加上鎮海路南延、廣陵互通連接線等干線公路重要聯絡線,外聯公路交通網絡已日趨完善。泰興市“外聯內暢”的大交通格局逐步形成,有力推動了泰興跨江融合與經濟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
值得一提的是,在“交通強市”戰略中,泰興把農村公路視為重要一環。近三年累計投資約14億元,對80公里縣道進行大中修;農路改建30公里及“活水工程”壩改橋23座;實施農村公路提檔升級442公里,改造鄉鎮危橋109座;實施安全生命防護工程1000多公里。截至目前,各行政村雙車道四級公路覆蓋率達到100%,農村公路通行能力大幅改善,增強了群眾獲得感和滿意度。
為充分發揮道路交通對農村經濟的促進作用,泰興市將結合泰興農業農村發展和鄉村振興發展新要求,探索發展以“農村公路+”模式帶動鄉村旅游、電商、物流等特色產業深度融合,更好助推農業農村現代化,真正實現“一路通、百業興”。
搶抓時代機遇 實現“五大突破”
長江經濟帶、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省內全域一體化等國省戰略在泰興交匯疊加,既是泰興謀劃未來發展的基本依據,也是提升區域競爭力的難得機遇。泰興市將圍繞打造集約高效現代之城、宜居宜業幸福之城、治理有序文明之城發展目標,重點在基礎設施、運輸服務、科技創新、綠色安全、治理能力五個方面率先突破,形成一批示范工程、示范做法和示范經驗,到2025年,交通基礎設施基本實現現代化,體現江蘇交通運輸現代化示范區建設的泰興擔當。
未來一段時期,泰興將緊緊圍繞高質量發展的主線,遵循“長三角北翼先進制造業基地,沿江地區生態宜居城市”的城市總體發展要求,進一步健全安全生產、科技創新、節能環保等高質量發展體系,促進生產要素快速流動。一方面,加快推動軌道交通發展,做好北沿江高鐵建設服務保障工作,配合開展鹽泰錫常宜鐵路、常泰鐵路前期工作并推動開工建設;另一方面,重點打造跨江聯動示范,加快過江通道規劃建設,加快建成常泰長江大橋,積極配合泰常高速前期研究等工作。一條條道路、一座座橋梁,改變的是泰興這座城市的發展面貌,彰顯的是交通人攻堅克難、敢闖善為的優良作風,體現的是交通人干在前列、勇立潮頭的不懈追求。
城建方面,新一輪“城建惠民”三年行動計劃將于明年迎來收官之年,泰興市將瞄準“走在前、做示范”,在提升城市能級上出實招,在服務保障民生上求實效,在建筑業逆境突破上下實功,推動城鄉現代化建設、建筑業高質量發展取得顯著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