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時節,田間地頭洋溢豐收的喜悅。在我國13個糧食主產區之一的江蘇,南京市溧水區晶橋鎮曹莊富硒生態園,3000余畝有機富硒水稻一片金黃色;連云港市贛榆區40多萬畝水稻陸續成熟,當地農戶搶抓晴好天氣,開展收割作業;淮安市洪澤區東雙溝鎮青云社區,種植戶駕駛收割機在玉米黃豆套種田間收獲玉米。一省看全國“豐”景在望,耕耘穰穰滿家的畫幅正持續鋪展。
倉廩實,天下安。建設農業強國,保障糧食和重要農產品穩定安全供給始終是頭等大事。今年,我們克服較為嚴重的自然災害等不利影響,實現夏糧增產、早稻穩產,全年糧食有望再獲豐收,為鞏固和增強經濟回升向好態勢、推動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秋糧是全年糧食生產大頭,產量占全年糧食總產量四分之三,抓好秋糧市場化收購和政策性收購,確保農民豐產又豐收,對于提振農民信心至關重要。農業農村部農情調度顯示,截至10月10日,全國秋糧已收獲54.8%,進度同比快1.7個百分點。豐收在望加速邁向豐收在握,中國人有信心、有底氣端牢自己的飯碗。
“豐”景何處來?離不開大國“耕”基穩固、農“芯”強健,有賴于政策給力、辛勤耕耘,得益于創新執筆、科技賦能。山東省布局建設6個單產提升引領區,安排2.95億元資金,重點推廣玉米單產提升5項打包技術;江蘇省預下達糧食穩產保供和生產應急救災備用資金6億元,支持各地統籌用于糧油作物病蟲防控和農業生產防災減災救災……放眼全國,農作物良種覆蓋率超過96%,累計建成高標準農田10億畝以上,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超過73%,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63.2%,農業科技整體水平跨入世界第一方陣。良種、良田、良機、良法齊發力,穰穰滿家可期可待。
三春沒有一秋忙,收到倉里才算糧。“豐”景在望并不意味著可以荷鋤歸家、高枕而臥,糧食顆粒歸倉,方能收獲盈車嘉穗。眼下正值豐收季,欣喜于五谷豐稔,也不能落下后續收儲等任何一環。秋糧收購涉及品種多、覆蓋范圍廣,全力做好秋糧收購各項工作,時刻不能懈怠放松。今年秋糧旺季收購量在2億噸左右,中糧集團進行戰略布局和投入,通過強化倉容、資金、人員及服務配置,利用科技賦能,做好糧食收購工作。在江蘇南京,農發行江蘇省分行準備了秋糧收購資金9億元。精心組織市場化收購,認真抓好政策性收購,谷滿倉盈糧食安全成色才更足。
民生在勤,勤則不匱。又是一年好“豐”景,耕耘不輟,變豐收在望為豐收在握,端牢中國人自己的飯碗,繪就穰穰滿家動人畫卷,高質量發展的腳步一定能夠邁得更加堅定、從容。(魏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