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4日,第六屆全球智能駕駛大會暨蘇州市智能網聯汽車“車路云一體化”應用試點推進會將舉行。近年來,蘇州堅持把發展智能車聯網產業作為產業轉型升級的重要突破口,以新質生產力助推高質量發展。
這張三維動態地圖顯示的是相城大道與青龍港路交叉路口的實時路況。無論是每一輛車、每一個行人的動態軌跡,還是每一個時段的流量,甚至是路面突發的各種狀況,都能夠進行精準捕捉。在數據賦能城市交通管理的同時,系統還可以與路面上行駛的智能駕駛車輛聯動,實現安全與效率的雙重提升。
這正是來自于蘇州萬集車聯網技術有限公司的“全息路口”系統,這套系統主要面向城市車路協同和交通交管部門,通過高精度地圖和高精度授時以及三維建模,實現路口的靜態要素構建。
蘇州萬集車聯網技術有限公司研發負責人王亞軍介紹,這套系統可對“鬼探頭”、超視距危險車輛等情況提前感知,在遇上車道擁堵、排隊情況,局部規劃或是全局規劃時,提供更優策略,交通流量的流密速信息可為交通交管的紅綠燈配時,以及綠波通行、執法提供輔助。
目前,蘇州已累計建設智能網聯道路595.8公里,部署路側設備3787套,開放智能網聯測試道路2459.4公里,不斷擴展的智能網聯道路和設施,為企業提供了豐富的測試環境,推動車路協同技術解決方案在城市場景的規模落地。
“路端感知能力和通信時延是一個關鍵的技術點,所以我們持續地在做迭代和提升。未來肯定是著重于基礎設施的建設、存量車的改裝、新車的前裝以及市級云控平臺的建設,這都是同步開展的,只有整個車端路端的裝載量和技術閉環實現后,才能真正讓很多商業模式在這邊開花結果。”北京萬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蘇州研究院院長王鄧江表示。
有了“智慧”的路,也要搭配“聰明”的車。隨著智能駕駛技術的不斷提高,眼下,智能座艙成為智能化和網聯化發展下的重要產品。2020年落戶蘇州高鐵新城的潤芯微科技,是行業領先的軟硬一體融合方案提供商。為了讓車更“聰明”,今年,由企業自主研發的智能攝像控制器和啟航操作系統正式發布。
“這個產品是我們基于地平線芯片來做的,它的國產化率相當高,達到70%的國產化率,在國內也是比較有優勢的。主要裝在車的前端,通過攝像頭感知識別以后,前路的一些障礙給車預警或者干預制動,在車里會把設備、智能場景統一放進去,體現的就是‘車家互聯’、‘車內互聯’。”潤芯微汽車電子事業群總裁張宏介紹。
自落戶蘇州以來,潤芯微科技聚焦基礎軟件、AI視覺等核心關鍵技術,目前已實現從芯片層、驅動層、系統層、應用層至云端的全面覆蓋。在不久前公示的2024年蘇州市智能車聯網實驗室建設單位名單中,潤芯微科技等十家企業和科研單位入選。
張宏表示,艙駕融合是未來的發展方向,蘇州是智能網聯的重點城市,政府層面的支持力度很高,車路協同基建做得也較齊全,這對于企業在研發方面的支撐會比較足,可稱其為首選。
當前,蘇州正積極搶抓智能車聯網產業發展機遇,形成了相城區為核心區,常熟市、蘇州工業園區、吳江區、吳中區、蘇州高新區為重點區,其它板塊為聯動區的“1+5+4”產業空間布局,累計建設智能車聯網應用場景超100個。今年1至8月,全市從事智能車聯網業務相關企業近600家,產業規模達451.4億元,同比增長26.8%。
蘇州市智能車聯網行業聯合會會長王佳利表示,蘇州是國內較早投入市、區兩級城市級云控平臺的城市,能夠為各種各樣的企業提供豐富多樣的數據服務,蘇州也是國內較早通過地方立法支持智能網聯汽車發展的城市,帶動整個創新鏈和產業鏈的融合。本次智能車聯網的行業峰會將會重磅發布蘇州的車路云一體化試點實施方案、對應的相關政策以及發布一大批生態伙伴。
來源:蘇州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