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精品福利观看_婷婷国产在线综合_天天操天天插_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av

返回
頂部
首頁 > 熱點 > 正文
守護清朗網絡空間,需要“有話好好說”

     網絡空間是億萬民眾共同的精神家園。近日,中央網信辦、教育部印發通知,部署開展“清朗·規范網絡語言文字使用”專項行動,此舉對于凈化網絡環境,塑造健康、積極、向上的網絡文化具有重要意義。

  近年來,互聯網融入生活的方方面面。隨之而來的,是以個性化、縮略化、諧音化為特點的網絡語言,正在不斷涌現。應運而生的網絡語言帶有自身鮮明的風格,活躍在不同年齡、不同職業的人群中。作為一段時期的社會流行,一些積極、帶有正能量的“網言網語”逐漸被主流文化吸納。比如,“賣萌”“點贊”“刷屏”等詞被收進第十二版《新華字典》,“內卷”“躺平”等詞引發廣泛的社會討論……它們不斷“出圈”,在豐富漢語詞匯的同時,也帶給時代更生動的表達。但是,還有一些不規范的生造晦澀的詞語,歪曲語言規范、模糊語言界限、挑戰公眾認知,不僅給信息傳播和人際溝通帶來負面影響,還污染網絡環境、危害網絡安全。

  語言包羅萬象,沒有確切的定義。對詞匯的創新使用無可厚非,但如果破壞規矩、超出底線,就極有可能走向反面。2024年8月發布的《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中國網民規模近11億人、新增網民742萬人,其中,10-19歲青少年占比分別為13.6%、49.0%。大量“網絡爛梗”從虛擬世界走向現實場景,入侵中小學生的日常社交,不少孩子張口閉口就是“你個老六”“完了,芭比Q了”。青少年正處于學習使用語言文字的起步階段,容易成為“網言網語”的“易感人群”。倘若從小就使用一些簡單、貧瘠甚至“黑話”的詞匯表達對這個世界的認知,很有可能患上“文字失語癥”“思想空洞癥”。“5G兒童”怎樣順著網線獲取營養,而非“垃圾食品”,是全社會都應該關注的問題。

  上網有底線,言語有界限。“網言網語”不是奇言怪語、粗言鄙語,更不是胡言亂語。網絡語言文字的規范使用,早已不再局限于語言本身。往小了說,是個人核心素養與自我表達的重要載體,有助于審美和價值觀的提升。往大了說,事關國家的發展、民族的自信、文化的傳承。此次專項行動聚焦部分網站平臺呈現的語言文字不規范、不文明現象,重點整治歪曲音、形、義,編造網絡黑話爛梗,濫用隱晦表達等突出問題。但在“人人都有麥克風”的時代,實現網絡語言文字的規范使用,還需要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每個人對“惡俗爛梗”多一份抵制,對漢字使用多一份心存敬畏,沒有營養的獵奇表達就會少一些容身之所。

  一字一世界,一筆一乾坤。我們不能要求所有的表達都一本正經,也不會完全排斥網絡流行用語。漢字的魅力是多樣化的,我們需要與時俱進,正確處理好守正與創新的底線,才能營造一個風清氣正的網絡語言環境。(陳佳博)


熱點
版權所有 江蘇現代快報傳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0 xdkb.net corperation. 蘇ICP備10080896號-6 廣告熱線:96060 本網法律顧問:江蘇曹駿律師事務所曹駿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