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色沃土秋正濃,江水奔流氣象新。近日,2024長江文明論壇在重慶舉行,本次論壇主題是“長江文化建設與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把長江文化保護好、傳承好、弘揚好,延續歷史文脈,堅定文化自信。一江文脈連古今,歷經歲月沉淀,孕育著華夏特有的文脈和信仰,文脈和信仰又直接或間接地影響著當地的人文與城市的布局,以致城市品格也帶著信仰的印記。在新時代的背景下,當以“強富美”為導向,奏響長江文化最強音,開啟長江文化高質量創新發展新篇章。
修好“內功”,涵養底蘊,讓長江文化“強”起來。今年9月14日持續到11月4日共52天的“長江文化藝術季”,長江流域省份攜手,從江蘇的“長江文化藝術節”,通過“五大板塊”表達了穿越千古奔騰而來的長江文化,到湖北的“點亮長江”將長江歷史、民俗與現代文化相融合,將藝術與美的融通契合,帶人們走進“長江歷史文化長卷”,感受長江文化的豐饒燦爛。新時代長江文化創新發展,要進一步在發掘長江文化資源底蘊上持續發力。要對沿江文化遺產進行科學系統的梳理與分類,強化資源建設,建立“長江文化數字人文庫”。針對長江文化的非物質遺產,應通過現代數字化工程實現還原和再現,突出長江文明獨特的美學價值與文化魅力。在長江沿岸創建“文化生態保護區”,確保文物和自然景觀的和諧共存,持續提升長江文化的影響力和生命力。
練好“招式”,提質融合,讓長江文化“富”起來。用好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雙招”,推動江蘇長江文化產業的創新升級與國際化進程。長江文化+產業,是提升文化經濟效益的關鍵方向。江蘇在這方面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可以鼓勵長江沿線小城鎮開設“長江文化創意園區”,深挖長江文化中優質故事線索與文化元素,吸引文創企業、設計師進駐,將長江文化元素融入到當代文創產品的設計中,打造具有國際辨識度的江蘇長江文明IP。“長江文化+旅游”則是激活文化經濟潛力的另一重要途徑。充分利用長江的自然風光與歷史遺跡,將文化資源轉化為旅游資源。開發以長江歷史與文化為主題的水上文化旅游路線,讓游客通過游船沿江欣賞自然風光的同時,了解長江文化的歷史沉淀。
打好“組合拳”,傳承創新,讓長江文化“美”起來。長江文化的美,不僅體現在深厚的歷史積淀中,更需要通過創新的表達方式展現其現代魅力。繁榮文化活動,策劃跨域聯動的文化交流項目,才能讓長江文化在新時代的舞臺上更加熠熠生輝。線上+線下引入沉浸式體驗,通過VR/AR技術打造“虛擬長江文化館”,讓參觀者在虛擬環境中體驗長江兩岸的文化與風俗,增強文化的沉浸感與互動性。鼓勵各地文創團隊開發具有小城特色的長江文化IP形象,將長江文化的符號融入到動畫、影視、文創產品中,讓文化具象化。通過與影視、動漫、游戲等聯動,吸引更多年輕一代關注并參與到長江文化的傳播與創新中。舉辦以“長江文化”為主題的國際文化交流活動,邀請國內外藝術家進行跨界合作,推動長江文化走向國際舞臺。
“你用純潔的清流,灌溉花的國土;你用磅礴的力量,推動新的時代?!币磺堕L江之歌》唱出了母親河的前世今生。文化是歷史的記憶,也是未來的夢想。曾經的江畔古城,承載著船工的吶喊和商賈的繁榮,今天,長江兩岸的人民,以智慧為槳、創新為帆,接續長江的文化滋養,讓長江文化強起來富起來美起來,成為高質量發展的磅礴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