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前,車就是車、路就是路,手機只用來通訊,運輸基本靠“經驗”。當智慧照進現實,萬物走向互聯,車路協同、一鍵叫車等新型交通模式早已深刻改變人們的生活。
10月22日交通運輸部召開的加快建設交通強國大會上,江蘇3項試點任務成功入選“交通強國建設試點成效突出任務”,“智慧交通關鍵技術攻關”就是其中之一。
數據說》》
交通運輸是新質生產力的重要發展領域。近年來,江蘇交通主動融入全省數字經濟發展大局,在全國率先發布智慧公路、智慧工地、智慧航道等系列標準,建成一體化政務服務平臺,全省高速公路均已建成 L2級智慧公路。構建4000多公里電子航道圖。數字交通產業在江蘇蓬勃發展。
案例說》》
●“智慧擴容”讓通行效率提升19%
時常經滬寧高速往返于無錫、蘇州間的家裝設計師王穎曾經驚詫于這段高速公路提示“應急車道允許借用”。后來遇到的次數多了,她發現通行速度確實提高不少。滬寧高速無錫東段在全國首創“智慧擴容”理念,結合匝道控制、車道可變限速控制、車道動態管控等技術,使超大流量下的通行效率提升了19%。
縱觀江蘇5000多公里高速路網,一個超級強大的“高速大腦”時刻洞察秋毫,讓管理者清晰掌握全局。這一全國首創的省級智慧路網云控平臺目前已推廣應用至18個省。
●為“聰明的車”建“智慧的路”
未來出行究竟可以變得多聰明?站在“智慧賽道”上的江蘇交通開展了一系列重大技術攻關:在五峰山未來高速公路,車路協同條件下的單車自動駕駛以及重載車隊編隊自動駕駛實車測試令人震撼;在徐連高速公路、鎮溧高速公路,就地熱再生技術實現了表層舊瀝青路面的一次性“重生”;而在滬寧高速公路蘇州段,國內首次高速公路養護領域無人化集群攤鋪養護施工的壯觀場面,展示了數智技術的無限潛力……
●水上導航讓內河運輸更輕松
數智浪潮中的“水運江蘇”同樣煥新升級。2022年,江蘇在全國發布首個內河船舶手機導航系統,京杭運河江蘇段實現電子航道圖全覆蓋,讓船民享受到了“智慧港航”的便利,并不斷更新升級。“沿途的加油站、垃圾回收站、橋梁、船閘在手機上一目了然,不像過去全靠個人記憶?!痹诖瑔T盛光君看來,手機導航幫了大忙,現在跑船心里更有底了。
智慧交通看未來》》
更加“聰明”的出行并不遙遠!未來三年,江蘇交通將緊抓入選國家交通基礎設施數字化轉型升級首批示范區域的機遇,按照“一軸一網兩融合”總體布局,對2940公里公路、1746公里航道實施數字化轉型升級。
到2026年底,京杭運河船舶平均待閘時間可減少2小時;在150公里“智慧高速”典型路網內,可實現雨霧惡劣天氣少封路、不封路;全省公路網出行即服務建設工程建成,打造“出行服務一張圖”,以智慧之光引領“質感”出行。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石小磊
校對 盛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