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精品福利观看_婷婷国产在线综合_天天操天天插_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av

返回
頂部
首頁 > 熱點 > 正文
江蘇揚州:“村晚”舞臺“群星”閃耀 優質文化資源直達基層

夜幕降臨,熱鬧開場。閃亮的聚光燈追隨著每一位登臺的表演者,也把周圍的一切照得通明。舞臺上,表演者們如專業演員般自信從容地跳著舞、唱著歌,演著自編自導的節目。村民們從四面八方而來,男女老少圍著舞臺,跟著載歌載舞。舞臺前方立著三腳架,一場網絡直播正在進行。



“村晚”活動現場

這是2024“我要上‘村晚’‘藝’起下揚州”活動的一個剪影。4月至10月,“村晚”活動陸續走進揚州各個鎮街村社,將舞臺搭到村民家門口,將公共文化服務的觸角延伸至鄉村,讓優質文化資源直達基層。在這個全民共享的舞臺上,“星”光閃耀:一個個草根“民星”找到了展示自我的天地;一顆顆冉冉升起的“新星”看到了夢想實現的模樣;一批批從活動中脫穎而出的選手、群眾文藝團隊加入到文化志愿服務中,文藝“群星”活躍在城市的各個角落。

“這是屬于我們的舞臺”

挖掘草根“民星”在全民共享的舞臺上,每個人都是主角

作為2024年全國春季村晚示范展示點,“我要上‘村晚’‘藝’起下揚州”從沙頭鎮出發,走過了揚州10多個鄉鎮街道,共吸引千余名選手參賽,3萬余名觀眾現場觀看和互動,線上瀏覽超過2億人次。火爆程度可見一斑。

在各大盛會都能一“網”打盡的“指尖”時代,“村晚”憑什么掌握流量密碼?

答案是:“村晚”舞臺上的每一位“民星”,都是從普通人中誕生;努力追求幸福生活的每個人,都是這個舞臺的主角。

談志國是施橋鎮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一名醫生,已連續兩年參加“村晚”活動。港臺流行經典的曲風、渾厚而富有磁性的嗓音、飽滿的情感表達,令其在“村晚”舞臺上形成了獨特的風格,備受觀眾喜愛。從小就喜愛音樂的談志國,雖沒有從事音樂專業工作,但自15歲起便登臺表演,各種比賽參加過很多次,也登上過全國性的舞臺。而“村晚”這樣散發著青草香、能聽見麥浪聲的舞臺,讓他覺得尤為親切,“這是屬于我們的舞臺。”



活動現場。王璐 攝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村晚”活動在去年賽歌的基礎上增加了斗舞和創意表演兩個類別,放寬了年齡、地區等限制,群眾覆蓋面和參與度更廣,通過線上線下選拔賽的形式,全面挖掘揚州及全國草根明星和文藝人才,激活鄉村群眾文化活力。

更加具有包容性的參賽類型和年齡條件,讓更多人有了上臺的機會。桂龍鼓舞隊參加的就是創意表演類,16面大鼓在舞臺上排開,氣勢恢宏,鏗鏘的鼓點敲出了表演者的精氣神。他們來自桂龍醫療器械有限公司舞蹈隊,隊長白芳介紹,平時大家一般是在鎮上一家超市廣場上練習、表演,漸漸也會在周邊村鎮參加送文化下鄉等公益演出。“感謝‘村晚’讓我們登上了更大的舞臺,無論是其他優秀的團隊,還是燈光、音響設備,都讓我們長了見識,也有機會互相學習,取長補短。”

學音樂出身,曾做過藝人,進而轉戰幕后的王翔宇,如今是云宇辰星文化主理人。雖然沒親身參加比賽,但他以音樂指導的身份見證著選手們的成長。“我會在選曲、排練時給選手們一些建議,傳授一些舞臺上的經驗,幫助他們展示出更優秀的一面。”在王翔宇看來,相對于專業比賽而言,這是一個全民舞臺,這里不需要炫技,更多的是輕松自如地展示自我,以及和現場觀眾一起共享舞臺。

“包容接納每一個有夢想的人”

冉冉升起的“新星” 造夢的舞臺,圓夢的人

或許有很多人認為,“村晚”的主陣地在鄉鎮,受眾的年齡層會偏高。其實不然,這是一個充滿青春與活力的舞臺。據介紹,兩屆“村晚”都吸引了眾多年輕人參與,而且今年年輕參賽者和觀眾的比例更有提高。

獲得今年“村晚”賽歌類流行組一等獎的陳雨欣,是兩屆“元老”。今年4月,即將從揚州大學廣陵學院畢業、已經在家鄉貴州實習的她,得知2024“村晚”海選的消息后,毅然回到揚州參賽,每趟單程就要坐27個小時的火車,選拔賽、決賽階段更是專門在揚州住了一個多月。



桂龍鼓舞隊。

“我很珍惜能夠上臺的機會。”陳雨欣說,自己從小就喜愛音樂,曾經想過參加藝考,但因為沒能盡早進行系統的聲樂學習,而與夢想擦肩而過。進入大學后,她加入了學校藝術團聲樂隊,一步步走上舞臺。“去年參加完‘村晚’后,認識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自己的才能也被越來越多的人看到和認可。”藏在陳雨欣心中那熱愛音樂的火苗,也開始燃燒起來。于是,今年她毫不猶豫地決定回來。

陳雨欣說,“村晚”的舞臺可以說是她在揚州求學四年時光的完美收尾,讓她看到了自我的價值,也更加堅定了對音樂的熱愛。“未來,希望有機會進行系統的音樂學習,能把愛好變成副業,擁有屬于自己的音樂作品。”

同樣因為“村晚”,揚州大學農學院學生石琳楠也迎來了學生時代的“高光時刻”。2023年,她通過抖音賬號“泰勒芭比”發布了自己的參賽視頻,極具松弛感的演唱吸引了眾多“粉絲”,網絡瀏覽量1.3億人次,點贊量410余萬人次,一舉成為當年最具人氣選手。

“很意外能夠得到這么多人的喜歡。”石琳楠說,自己對音樂就是純粹的愛好,也沒有專業學習過,感謝“村晚”將這么多喜愛音樂的人聚在一起,包容接納每一個有夢想的人。“我是以唱英文歌為主的,觀眾有時候或許聽不懂歌詞,但每次都會給我熱烈的掌聲,現場氛圍很好。我想這就是音樂的魅力,會讓人情感相通。”

“把人生的光芒綻放在更大的舞臺”

壯大文藝“群星” 文化志愿“星火”點亮鄉村舞臺

“我要上‘村晚’‘藝’起下揚州”,不僅是一個圓夢的舞臺,更是一個一諾千金的舞臺。

自2023年起,市文旅部門為“村晚”獲獎選手們頒發了“綠楊”文化志愿者聘書,期待他們多多參加各類公共文化服務活動,持續散發光芒。他們中的很多人,可以稱得上是“村晚”的“勞模選手”,每當需要他們表演時,無論何時何地,一呼即應,場場不落。對于他們來說,從“我要上‘村晚’‘藝’起下揚州”這個小舞臺出發,通過志愿服務,“把人生的光芒綻放于更大的舞臺”。

如今,揚州涌現出一批批的群眾文藝團隊和文藝愛好者,活躍在城市的各個角落,文化志愿“星火”點亮鄉村舞臺。

以9月26日舉行的2024紫金文化藝術節揚州群文廣場演出為例,其中的15個節目脫胎于“我要上‘村晚’‘藝’起下揚州”“綠楊群星獎”等品牌群眾文化活動。情景朗誦、群舞、花鼓歌、情景民樂合奏、街舞、音樂說唱等多種形式,豐富的人才和節目儲備,展現了揚州優化文化服務和文化產品供給機制所取得的成果。而且很多地方特色的節目,都是在原創的基礎上再次編排,激發了群眾文藝的創新創造活力和熱情。

今年“村晚”中獲評優秀組織獎的儀征市新村社區俏百合藝術團,就是優秀群眾團隊之一,并入選江蘇省“千支優秀群眾文藝團隊”培育對象。



陳雨欣

“最早是在2004年,我們一群退休人員因為愛好跳舞聚在一起,成立了儀征新村俏百合舞蹈隊,為的就是鍛煉身體、老有所樂。后來隊伍逐漸壯大,在2016年正式注冊新村社區俏百合藝術團,由舞蹈隊、合唱隊、樂器隊、小品隊、音樂快報朗誦隊、模特隊組成,共有團員64人,平均年齡61歲。”團長張春蘭介紹,藝術團從最初的自娛自樂,到后來活躍在社區文藝演出、送文化下鄉志愿服務等各個群眾文化舞臺,直至在全國舞臺上綻放光彩,曾獲2021“舞動中國-排舞聯賽”總決賽長青組中級串燒特等獎、2024情系中華—桂林全國文藝交流大賽金獎等榮譽,展示了揚州群眾文藝團隊的風采。

舞臺越演越大,俏百合藝術團對自己的要求也越來越高。隊員們積極參加各類培訓班,不斷充實自己。藝術團現有國家級社會體育指導員1名,全國排舞、廣場舞教練員1名,江蘇省一級、二級體育指導員13名。團隊堅持原創,推出了眾多優秀作品。

“今年參加‘村晚’的節目《太陽姑娘》就是精心編排的原創作品。”張春蘭說,平時他們也會跟著流行熱點編排大家喜歡的作品,“比如,春節后《上春山》音樂很受歡迎,我們就編排了舞蹈,還在里面加入了創新形式,舞臺上現場變換三套衣服,道具也從空手到團扇、折扇,效果不錯。”

“觀眾看得開心,我們跳得開心,自然覺得即使退休了仍然有自我價值,更重要的是收獲了健康的身體、向上的精氣神,老有所樂、老有所為、老有所得。”張春蘭說,藝術團會一直辦下去,給更多人帶去快樂。

記者 王璐


熱點
版權所有 江蘇現代快報傳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0 xdkb.net corperation. 蘇ICP備10080896號-6 廣告熱線:96060 本網法律顧問:江蘇曹駿律師事務所曹駿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