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記者從11月27日舉行的國家市場監管總局新聞通氣會上獲悉,江蘇圍繞1650產業體系,以質量鏈創新賦能產業鏈發展,為鍛強制造業這個“看家本領”提供質量支撐,取得了階段性成效。
江蘇制造業規模約占全國的1/8,產業門類齊全、鏈條完整。我省選取集成電路、動力電池、工業母機等21條產業鏈作為提升重點,著力補齊產業鏈質量短板弱項。
目前累計建設國家和省質檢、產業計量中心195個,總局和省局重點實驗室、技術創新中心47個,質量基礎設施"一站式"服務站點306個,促進各類質量創新資源向產業鏈集聚,為鏈上企業質量提升提供支撐。
針對梳理出的產業鏈關鍵質量問題,江蘇推動成立質量創新聯合體28個,新型半導體材料關鍵參數量值溯源方法、納米微球精密分析測量和質量管控等攻關成果成功打破國外技術壟斷、實現進口替代。
在助力產業鏈增值升級上,江蘇結合制造業數字化轉型行動,開展質量管理數字化升級試點,同時在全國率先建設5個省級儀器儀表產業園,開展高端儀器儀表計量測試技術研究應用。
在金融支持上,今年以來,江蘇通過質量強省專項資金貼息和風險補償等方式幫助2218家企業獲得質量貸款126.78億元;同時開展"蘇質融-質投相融"服務全省行活動,為企業提供"質量+債權+股權"綜合金融服務,支持企業做大做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