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精品福利观看_婷婷国产在线综合_天天操天天插_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av

返回
頂部
首頁 > 熱點 > 正文
600歲昆曲“春色今如許”!三代“梅花”同臺同框話傳承

“腰挺起來,眼睛順著扇子看向前方,嘴巴要微微往上咧開,對咯!”11月16日,正值第六屆校園昆劇節,昆山市巴城鎮石牌中心小學校的訓練房里,省戲劇家協會副主席、紫金文化獎章獲得者、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昆?。┐硇詡鞒腥送醴颊耙徽幸皇健钡刂笇W員練習昆曲《牡丹亭》。一旁的把桿上還“長”滿了正在熱身的小學員,他們在青年昆曲演員尤磊、袁彬的指導下,熟練地下腰、壓腿。

王芳、尤磊在訓練房指導小昆班學員。


一群10來歲的“小梅花”學員,曾經的“小梅花”、今年32歲的尤磊,中國戲劇“梅花獎”二度梅得主王芳,這三代“梅花”因一場校園昆劇節同臺同框,印證著600歲昆曲“春色今如許”的欣欣向榮。

20年間,22朵“金花”從這所小學走出

訓練房外的走廊上,鑲掛著許多昆曲主題圖片,其中一張稍顯泛黃的老照片定格了尤磊和同學踏入專業“昆曲之門”高光時刻:8位老師與5位掛著獎牌的學生在校門口合影,臉上洋溢著自豪和喜悅。

2004年8月,石牌中心小學“五朵金花”(從左至右掛獎牌者分別為袁彬、尤磊、李沁、錢瑜婷、馬一棟)赴上海戲劇學院附屬戲曲學校深造。(受訪者提供)


那是2004年8月,尤磊、袁彬、李沁、錢瑜婷、馬一棟5名摘得中國少兒戲曲小梅花薈萃“金花”獎的學員,作為石牌小學首批考入上海戲劇學院附屬戲曲學校的“五朵金花”,赴上海深造前留下了這張影像作為紀念。


“5位學員同一年考入專業戲曲學校,現在都在從事昆曲藝術工作,李沁還成了國內知名的影視演員哩!”石牌小學校長毛杏英驕傲地說。


尤磊教小昆班學員基本動作。


2001年,在昆曲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人類口述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的同一年,石牌小學“小梅花戲曲藝術團”成立,學員常年保持在80人左右。尤磊、袁彬就是該校首批小昆班學員。

如今,每逢周末,在上海工作的尤磊都會驅車回到母校,給比他年幼20歲左右的小昆班學員教授昆曲基本功,這樣的日子尤磊已經堅持了一年半。同樣在周末回母校教昆曲的,還有老同學袁彬。

尤磊、袁彬在向學員們介紹他們當年的練功情況。


“當年沒有專門的練功房,壓腿的把桿都不固定,走到哪帶到哪。夏天在唯一有吊扇的食堂訓練,冬天就去籃球館,踩著薄薄的晴綸地毯翻跟頭?!庇壤诟锌?,現在條件真是“好太多了”。昆山市小梅花藝術劇院就設在石牌小學習美樓,有專業的訓練廳,小學員們利用雙休日和平日兩個課后時間段,常年進行基本功訓練和劇目專項訓練。


“回母校教學一直是我的心愿。有機會將優秀的傳統文化教給現在的孩子們,就像20年前老師們引領我們走進昆曲的藝術殿堂,這就是傳承的意義吧?!?尤磊說。

截至目前,石牌小學累計培訓學員超千名,22人獲“中國少兒戲曲小梅花”金花獎稱號,40余人考入專業戲曲院校,多名畢業生成為專業院團優秀青年演員。 

5000余名學員,昆曲傳承建強人才梯隊

1992年4月,全國首家小昆班在昆山市第一中心小學掛牌。2001年,昆曲被聯合國列入第一批“人類口述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名單后,小昆班更如雨后春筍般涌現。截至目前,昆山共有22個小昆班,實現區鎮全覆蓋。累計培養昆曲學員5000余名,先后有百余名學員被選拔進入專業院校深造,近20名學員已成為國家級優秀昆曲演員……為昆曲人才梯隊建設打下了堅實基礎。

“以前發現好苗子,老師要一遍遍去家里做工作,勸家長讓小孩學習昆曲。”尤磊感慨,時代不一樣了,現在讓孩子進小昆班學習已是很多家長追求的目標。

王芳為杜麗娘扮演者調整上臺站姿和表情。


從2001年起,王芳就在蘇州各地學校進行昆曲教學。石牌小學也是她的“教學點”之一,毛杏英至今還珍藏著王芳與該校小昆班學員的演出合影。多年來,王芳積極參與“昆曲為在校學生公益演出普及工程”,為傳承昆曲壘筑“一磚一瓦”。

王芳、尤磊與小昆班學員三代“梅花”同框。


作為昆曲發源地的昆山,更是不遺余力讓“百戲之師”邁出深閨覓知音,讓“大美昆曲”其聲久遠、其音裊裊。

1993年修建昆曲博物館,2012年建成內設昆曲劇場的昆山文化藝術中心,2015年掛牌昆山當代昆劇院,2018年起舉辦6屆百戲盛典,2023年戲曲百戲博物館開館……昆山為昆曲的活態傳承提供了廣闊的平臺和空間。

被曲友戲稱為“昆昆”的昆山當代昆劇院,盡管在“全國八大昆劇院團”中最年輕,卻通過昆劇大戲《顧炎武》《梧桐雨》《崢嶸》《描朱記》《浣紗記》及經典折子戲在全國各地放大戲曲“聲音”、提升戲曲“流量”。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通過線上線下各種方式與傳統文化對話,600歲的昆曲收獲了大量年輕“鐵粉”。 

600歲昆曲,讓一代代年輕人“共情”

“我相信昆曲是永遠青春的,否則不會穿越時空傳承幾個世紀?!?1月29日起,著名作家白先勇攜青春版《牡丹亭》重返南京大學。今年是昆曲青春版《牡丹亭》首演20周年。迄今為止,這部昆曲大戲演出超500場,包括在海內外40多所高校的演出,觀眾累計近百萬,其中75%是青年觀眾。

而青春版《牡丹亭》主演、“梅花獎”得主、蘇州昆劇院副院長俞玖林就是昆山巴城人,2016年他在巴城老街成立了昆曲工作室,并參與到小昆班的教學以及昆曲普及推廣中。俞玖林深有感觸地說:“通過小昆班這一普及工程,讓更多孩子欣賞到昆曲之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之美?!?/p>

王芳、尤磊在彩排現場指導小昆班學員。


讓一代代年輕人“共情”傳統文化,這就是推動古老昆曲藝術煥發青春光彩的價值和使命所在。

在蘇州藝術學校學習舞蹈的高二學生溫墨藝、冉芳寧是追戲的“搭子”?!拔覀兌继珢邸ダァ漠敶胬デ段鲙洝妨耍⊙輪T的聲腔、身段,還有修舊如舊的藝術風格,拓寬了我們理解中國傳統藝術的視野。”

王芳在訓練房內輔導小昆班學員。


在王芳看來,昆曲普及“從娃娃抓起”,培養的不僅是將來的從業者,也可能是昆曲的愛好者,更可能是傳統文化的傳播者,這讓昆曲這門古老的藝術得以細水長流。而要吸引更多年輕人走進劇場,也需要昆曲文化頻繁“跨界”“出圈”,增加與年輕人的互動和黏性。她欣慰地告訴記者,如今無論是國內還是國外演出,昆曲受眾越來越多,也越來越年輕?!肮爬蠎蚯c時代融合活力四射,年輕人愛上‘國潮’、熱衷優秀傳統文化,這恰是我們文化自信的表現。”

總策劃:雙傳學 顧雷鳴

策劃:田梅 包聞軍

統籌:肖勇 涂珂 顧潔

文字:潘朝暉  范昕怡

攝影:肖勇 張筠

攝像:魏林娜 胡楠

剪輯:魏林娜 

AI生成:王詩宇

美編:朱麗

鳴謝:昆山市融媒體中心

熱點
版權所有 江蘇現代快報傳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0 xdkb.net corperation. 蘇ICP備10080896號-6 廣告熱線:96060 本網法律顧問:江蘇曹駿律師事務所曹駿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