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精品福利观看_婷婷国产在线综合_天天操天天插_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av

返回
頂部
首頁 > 熱點 > 正文
江蘇揚州:融圈入群 攀高逐新

最近,一批批物流車從位于揚州市邗江區維揚經開區的江蘇羅思韋爾公司出發,駛向全國各地中興通訊的客戶,車上滿載的是家庭信息終端產品。

這得益于2022年揚州組織揚企去位于南京的中興通訊全球5G智能制造基地參觀學習,一次邂逅,使得羅思韋爾和中興通訊雙向奔赴、緊密合作,敲定了5年100億元的定向訂單。

羅思韋爾的案例,是揚州市大力推進跨區域合作發展,實現優勢互補、產業聯動、利益共享的精彩縮影。近年來,揚州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推進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統籌推動南京都市圈高質量發展,借勢借力抓機遇,主動融合促發展,更好支撐和服務區域發展,不斷譜寫南京都市圈建設新篇章,奮力繪就高質量發展新畫卷。

從“獨奏”到“共鳴”

2021年2月,《南京都市圈發展規劃》獲得國家發改委復函同意,南京都市圈由此成為我國最早啟動、首個獲得國家層面批復的跨省域都市圈。

南京都市圈的建設發展,為成員城市提供了新機遇、拓展了新空間,在帶動區域協調發展上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現在,南京都市圈“聊天群”里的成員有“8+2”個,包括南京、蕪湖、鎮江、馬鞍山、揚州、滁州、淮安、宣城8市全域,以及常州市金壇區、溧陽市。

在這個高質量的“聊天群”里,揚州如何借東風破題?揚州堅持以《南京都市圈發展規劃》為引領,緊扣“一體化”和“高質量”兩個關鍵詞,找準對接融入的契合點、著力點,和兄弟城市共繪“一幅圖”、共下“一盤棋”、共建“一張網”。

揚州堅持高位推動。近年來,揚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南京都市圈建設工作,將其作為主要目標任務納入市委全會、市政府工作報告。

一系列舉措彰顯共建決心:

主動分解布置南京都市圈年度工作要點涉及揚州重點任務、南京都市圈黨政聯席會議重點合作事項,每年制定出臺揚州市融入和推進長三角、寧鎮揚一體發展年度工作要點。

建立2024—2026年揚州市融入和推進長三角、寧鎮揚一體化發展重大項目庫,明確重大項目70個,2024年計劃投資391億元;前三季度,重大項目完成投資額80%以上。

推動“開展高郵湖等跨界河湖健康動態評價”等事項納入《長三角地區一體化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4—2026年)》。

推動“航空科技揚州實驗室”“揚泰國際機場二期擴建工程”等10個項目(事項)納入國、省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年度重點工作。

聯合都市圈“8+2”城市共同簽訂《南京都市圈“雙碳”行動倡議書》《南京都市圈城市社會信用體系建設戰略合作協議》等8個協議,深度拓展合作領域。

持續更新完善寧鎮揚一體化發展訴求,爭取11個事項列入全省寧鎮揚一體化推進會訴求清單。

打鐵還需自身硬。在與“聊天群”里的兄弟城市強協同之舉、走融合之路、增共贏之效的同時,揚州也在積極“修煉內功”。

近年來,揚州的“成績單”讓外界歡欣鼓舞:

揚州高端裝備產業入圍全國百強產業集群。布局設立域外創新中心13個,2023年高新技術企業超過2000家。

揚州連續23年制定實施民生“1號文件”,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預算支出比重達75%以上,城鄉居民收入比為1.8:1,連續10年縮小。全市常住人口城鎮化率提升至73%。

作為有著世界運河之都、世界美食之都、東亞文化之都三張世界級城市名片的揚州,去年全市旅游接待總人次首次突破1億,創歷史新高。

著力打造長三角中部綜合交通樞紐、旅游航空樞紐和河江海水水中轉樞紐,江都鐵路專用線(物流基地)正式開通運營,獲評國家現代流通戰略支點城市。

揚州空氣質量連續四年達國家二級標準,長江揚州段水質達Ⅱ類,2023年獲得“凈塑城市”“中國最具生態競爭力城市”和聯合國環境規劃署頒發的“城市生態修復模范市”榮譽。

在全省率先建成市級社會治理現代化指揮中心,群眾安全感保持在99%以上。

……

從“近鄰”到“緊鄰”

最近,位于揚州生態科技新城的高能量密度薄膜電容器項目正在緊鑼密鼓地進行裝修。“目前,消防部分已經改造完成,下一步將開展產線搭建及設備進場工作。”項目相關負責人介紹,該項目是由華中科技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張海波教授領銜,江蘇省產業技術研究院與揚州市、生態科技新城三方以“撥投結合”機制共同支持的重大項目。

“之所以選在揚州,是看重揚州的產業基礎較好,科創資源豐富,經江蘇省產業技術研究院牽線搭橋,最終落戶此地。”該負責人介紹,該公司主要開展高壓大容量類薄膜電容器關鍵技術的產業化研究,致力于納米新材料在高儲能電容器領域的應用推廣。未來項目產品將廣泛應用于新能源汽車、電力、高鐵、船舶、軍工裝備、激光技術領域,不僅解決行業未來發展的“卡脖子”技術難題,還將帶動長三角薄膜電容器材料設計、成型和加工成套裝備產業發展。

長三角國家技術創新中心(揚州)服務中心,已成為南京都市圈內創新資源在揚州轉化的重要橋梁之一。

一組數據驗證發展成效:截至目前,揚州通過該平臺共引進落地“撥投結合”重大科創項目6項,項目總投資超1.9億元,爭取省產研院資金超6500萬元;累計建設企業聯合創新中心24家,遴選市級聯合創新中心培育庫企業53家;促成企業技術需求合作44項,簽約金額超3000萬元,聯合培養集萃研究生31名。

融入南京都市圈,揚州獲得的不僅是落地生根的科創項目,還有不可多得的人才。現如今,人才在南京,服務在揚州,從“近鄰”到“緊鄰”,空間有距離,合作無障礙。

已成為行業領軍企業的深圳航天數聯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就是由南京工程學院副教授,第十二、十三批科技鎮長團高郵團團員強新發邀約推動落戶揚州高郵市的。“我們擁有一支由行業專家和技術骨干組成的、具備近20年大圓柱電池研發制造經驗的核心團隊。”該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全極耳圓柱形電池為極速快充電池的新發展方向,代表著圓柱形電池的技術革新,該公司自主研發的航天鋰電研發的全極耳圓柱電芯產品相關產品性能指標處于行業的第一梯隊。

優質的資源,在揚州有了孵化的沃土;優質的人才,在揚州有了探索的舞臺。

揚州市科技局發布的數據顯示,揚州全年舉辦各類產學研活動10場以上,推動達成區域內產學研項目200項以上,項目資金137826.1萬元。與南京高校院所合作申報省級科技計劃項目42項,市級科技計劃項目71項。引進科技副總215名,其中南京高校院所37名,鎮江高校院所55名。

揚州市委組織部統計的數據顯示,我市歷屆科技鎮長團成員共計720人,其中,選聘來自駐寧高校、科研院所的專家教授115人,占比約16%。

今后,揚州仍將積極推動區域內高校院所、科研機構創新成果與地方、企業研發創新需求精準對接,貫通產學研用創新鏈條,強化應用場景建設,助推產業梯度轉移以及新技術、新產品加快實現產業化。

從“雙城”到“同城”

深冬時節,江蘇揚州寧揚城際鐵路項目建設現場機械轟鳴,中鐵十五局建設者在各個工序上穿梭忙碌,全力沖刺年度施工目標。

作為促進南京都市圈建設的重要項目,寧揚城際一頭連著南京一頭連著揚州。全長約57.8公里。其中揚州段約30.4公里,待建成后,揚州到南京只需要半個多小時。

“寧揚城際是揚州市首條城市軌道交通線路,其與南京、揚州軌道交通網相互銜接,將成為南京至揚州通勤化水平最高的交通方式,實現真正的公交化出行。”市交通運輸局相關負責人說,“一小時通勤圈”將成為現實,可以預見的是,將會有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常態化的雙城生活。

今后,南京、揚州市民往返兩地,可有多種跨江方式。等龍潭長江大橋建成通車后,南京—揚州10分鐘內即可通達。龍潭長江大橋連接南京、揚州兩市,是江蘇高速公路網規劃和南京都市圈高速公路環線中儀征至祿口機場高速公路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寧鎮揚一體化的重要交通設施。路線全長約5公里,按雙向六車道高速公路標準建設,設計時速100公里/小時。

近日,北沿江高鐵(滬渝蓉高速鐵路上海至合肥段)揚州東站區域全部現澆梁澆筑任務順利完成,即將進入橋面施工階段,為后續架梁、鋪軌施工按下“加速鍵”。

這些縱橫交錯的地面交通網絡,將“南京都市圈”推向“暢達都市圈”。抬頭仰望天空,一張低空經濟網也在加速推進中。

11月15日上午,南京都市圈“8+2”成員城市齊聚南京,在此次都市圈交通專委會會議上,將低空經濟納入會議討論內容中。會上明確提出,接下來將積極開通都市圈觀光旅游、飛行訓練等低空航線。

10月23日上午,南京祿口機場至揚州軟件園臨時起降點航線試航成功,后續將正式開通運營。此次試航,不僅驗證了短途通航載客的運輸能力,也為后續打造都市圈低空空中交通航線奠定基礎。

一個個融通的交通項目,在南京都市圈城市之間迅速織就。

從“共建”到“共享”

在快節奏與慢生活轉換之間,兄弟城市的聯系紐帶更加緊密,惠民之旅也在與時俱進。

政務服務方面,基本實現社會保障卡在人社領域全面用卡,文化旅游、交通出行、惠民惠農資金補貼發放等居民服務一卡通“一卡多用、同城待遇”應用功能不斷深入拓展,積極探索其他民生保障領域用卡場景。上線揚州長三角政務服務“一網通辦”專窗平臺,今年以來,“一網通辦”窗口共接受咨詢業務近300件。

醫療衛生方面,與南京都市圈城市掛號網聯通;建成揚州遠程會診系統,可與部分省市開展影像遠程會診工作。蘇北人民醫院加入南京鼓樓醫院腔鏡肝切除聯盟、南京鼓樓醫院產科聯盟。市中醫院與省中醫院、南京中醫藥大學深化合作,全面開展重點專科建設和人才隊伍培養。

教育方面,持續辦好南京師范大學附屬邗江實驗小學、南京師范大學第二附屬高級中學。推動集水上運動專業訓練基地、數字水上運動研究中心、運動員教育發展中心和水上運動產業融創中心為一體的江蘇省水上運動創新發展中心建成并揭牌。

文藝旅游方面,舉辦長三角文藝發展聯盟主題活動、長三角城市揚劇票友演唱會、“揚韻雅集、唱享盛世”錫、淮、揚——名家、名劇、名團新春惠民演出系列活動,赴常州等地舉行《白雪公主》《芍藥花開》等節目展演。聯合開展“3+3”文旅合作暨“互為目的地 暢游寧鎮揚”主題活動。

生態環境方面,牽頭召開2024南京都市圈生態環境專業委員會聯席會議。與淮安、滁州生態環境部門聯合印發《關于印發高郵湖藍藻水華聯防聯控工作方案的通知》,高郵、金湖、天長開展月度聯合巡湖。與淮安、滁州聯合簽訂《蘇皖環高郵湖綠色一體化融合發展區建設框架協議》,持續推進高郵湖、寶應湖等跨界水體共保聯治。

基礎設施互聯互通、產業創新融合協同、生態環境共保聯治、公共服務便利共享……在探路的征程上,揚州在融入南京都市圈的表現既往可圈點,未來可期許。

通訊員 發改 記者 丁蕾

熱點
版權所有 江蘇現代快報傳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0 xdkb.net corperation. 蘇ICP備10080896號-6 廣告熱線:96060 本網法律顧問:江蘇曹駿律師事務所曹駿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