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低碳循環發展是當今時代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方向。近年來,鹽都區持續放大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全國“兩山”實踐創新基地品牌效應,搶抓“雙碳”機遇,以建設綠色低碳發展示范區為破題之鑰,厚植生態綠色本底,探索彰顯鹽都特色優勢的綠色低碳發展之路。
以“綠”為底
資源稟賦得天獨厚
綠色低碳產業是鹽都區轉型發展主攻方向之一。
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全國“兩山”實踐創新基地、中國天然氧吧、中國氣候宜居城市(縣)……鹽都不僅往來交通便捷、區位優勢突出,而且生態環境優美、碳匯家底豐厚,是發展綠色低碳產業的沃土。
此外,鹽城超級計算中心、江蘇省產業技術研究院高通量計算研究所等轄區內一流的科創載體、專業機構可為產業發展輸送源源不斷的創新動能。
生態家底豐厚、產業基礎堅實、環境人才優越……鹽都區正進一步發揮主城優勢,以綠色低碳為導向,為實現“雙碳”目標釋放綠色發展最大潛能。
減碳增“綠”
全力鍛造領跑優勢
在江蘇遠航錦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的生產車間里看到,AGV小車、智能化生產線、機器人手臂等自動化設備滿負荷運轉,一批批磷酸鐵鋰新型儲能電芯產品正源源不斷下線。
據了解,該公司正立足國內外儲能電池領域,加快綠色低碳前沿技術研發,力爭在技術、產品、制造和產業布局等方面形成亮眼的綜合競爭力,全力打響儲能藍海市場“攻堅戰”。“從戶用儲能到工商業儲能,再到光伏發電、能源化工,產品在不斷革新。未來,我們的目標是將工廠打造成一個智能化、無人化、綠色化的智能工業4.0示范工程。”該公司研發中心負責人孫安濤告訴記者。
遠航錦鋰作為省級重大項目,是目前華東地區儲能電芯單體產能規模最大的新型儲能電池項目,也是鹽都推進“風光氫儲”一體化融合發展,高站位布局新型儲能、風電裝備、晶硅光伏等綠色產業鏈的新成果。目前,項目一期5GWH已經全面投產,新增投資50億元的二期項目也成功落戶鹽都。
在鹽都,儲能龍頭企業遠航錦鋰建成電池制造基地,并與中科兆能合作成立“先進電池技術研究中心”。遠航錦鋰儲能電芯一期全面投產,成為鹽城乃至華東地區單體產能規模最大的儲能電芯產線。
如今,博盛新材料、君潤電芯外殼、納電負極材料等上游材料裝備企業,遠航錦鋰、鋰海電池、中科兆能等中游電芯系統,富能寶儲能、國投中科、華盛電氣等下游集成與輸變電企業等集聚優勢……在新型儲能產業鏈上,鹽都初步形成相對完備的配套格局。同時,該區正大力發展低碳排放、高附加值的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推動產業結構綠色化、高端化,打造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綠色產業集聚區。
向“綠”圖強
解鎖密碼交出答卷
向“綠”而行,鹽都目光長遠而篤定。鹽都區委、區政府提出,要持續推進載體煥新,強化“畝均論英雄”導向,高效盤活閑置資產,不斷提高園區開發強度和產出效益。
城西南新能源低碳廣場項目正是鹽都建設綠色發展先行區、加快綠色低碳轉型的一個生動縮影。該項目位于東方汽車廣場服務業集聚區,園區占地75畝,利用原華曉廠房及內部配套改造提升,重點打造“三中心一市場”,即光儲充一站式服務中心、新能源汽車交付中心、新能源汽車出口博覽中心和汽車后服務市場。
彰顯綠色,就是提升發展的“含金量”。城西南新能源低碳廣場通過吸引阿維塔、深藍、啟源等新能源品牌入駐,逐步構建起新能源汽車產業的集聚高地。年內確保新增4家以上交付中心,可實現開票銷售5億元以上,稅收1000萬元左右。同時,瞄準華為、極氪、吉利、理想等國內外知名新能源汽車品牌,加快布局一批新能源汽車品牌交付中心,開展多元化的汽車銷售服務,為消費者提供更加便利和專業的購車服務,打造全省領先的新能源低碳廣場。
在產業“高新綠”上鍛造領跑優勢,在“綠色顏值”“金色產值”共生共贏中先行探路,鹽都勤耕不輟,履踐致遠。為走好“碳達峰”“碳中和”目標下綠色產業發展新路徑,鹽都緊緊圍繞“爭當表率、爭做示范、走在前列”總要求,不斷優產業、調結構、創特色,以高質量綠色項目建設點燃發展“強引擎”,力爭到2025年建成長三角北翼新能源產業重要基地,進一步譜寫綠色轉型新篇章。
堅持綠色低碳發展路徑
綠色低碳是新型工業化的生態底色,也是工業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必然路徑。書寫一個地區的高質量發展新答卷,毫無疑問當繼續以“綠”為底、“碳”尋新路。鹽都區正是通過大力發展低碳排放、高附加值的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推動產業結構綠色化、高端化,打造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綠色產業集聚區和全省首批城鄉建設“雙碳”先導區。
版權聲明:凡本網注明來源為“鹽城新聞網”或“鹽阜大眾報”“鹽城晚報”各類新聞﹑信息和各種原創專題資料的版權,均為鹽阜大眾報報業集團及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通過本網書面授權的,在使用時必須注明上述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