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精品福利观看_婷婷国产在线综合_天天操天天插_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av

返回
頂部
首頁 > 熱點 > 正文
“江蘇兩會?我想對你說”欄目收到的心愿,代表委員均已收悉!

1月13日起,揚子晚報/紫牛新聞開設“江蘇兩會·我想對你說”欄目,通過線上線下多渠道征集市民心聲,將百姓的所思所盼、所憂所愿傳遞到兩會現場,邀請代表委員們現場回應、建言獻策。

廣大網友、讀者踴躍參與,留言內容覆蓋食品安全、基層治理、交通出行、教育醫療等諸多“身邊事”。省兩會期間,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將這些群眾所盼帶上會,得到代表委員們的熱切回應。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 記者 石小磊 劉麗媛 楊甜子 張可 金雨希

地鐵站內電梯配置不足

【市民說】一些地鐵站點內,電動扶梯是單向的,上樓容易下樓難,希望能做出改變。

【代表說】

省人大代表、江蘇漢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張大兵:

建議增設雙向電梯,解決部分地鐵站上樓容易下樓難問題



 張大兵

準時準點不“堵車”的地鐵是市民們日常出行重要交通工具。但帶給市民便利的同時,部分地鐵站的設施也存在一定短板,張大兵也注意到了這一問題。他認為,在一些只有單向電動扶梯的站點,乘客需要步行下臺階。有些站點雖然有垂直電梯,但是在角落里難以找到,且垂直電梯轎廂容量有限,往往需要排隊,還有些站點沒有垂直電梯。這對攜帶大件行李的旅客、行動不便的老人、孕婦以及年幼的孩童來說很不方便。

張大兵建議,試點在單向電梯站點增設雙向電梯,結合客流量、空間布局、周邊建筑結構等確定雙向電梯的最佳安裝位置與數量,優先在客流量大、換乘頻繁的站點試點。關于資金籌措,一方面可以積極爭取上級財政撥款支持,另一方面也可以探索與社會資本合作模式,通過電梯轎廂廣告、站內廣告位等資源置換籌集部分建設資金。

家門口的博物館預約難

【市民說】節假日文博館場預約難,可以給本地學生、市民預留預約名額嗎?

【代表說】

省人大代表、南京博物院副院長張金萍:

通過延時、開放夜場滿足更多參觀需求



張金萍

“近年來,博物館熱持續升溫,尤其到寒暑假、節假日時,參觀量特別高,預約難這個問題我們也特別重視。”張金萍介紹,去年南京博物院配合公安、網信等部門聯合開展了打擊黃牛的專項行動,同時優化預約制度,并分時段動態調整方案。“比如,我們今年寒假放假起就開始實施延時開放,節前和節后都開放到晚上18時。春節期間,除了除夕和大年初一閉館外,年初二到年初七一直開放到晚上21時。這也是針對學生群體實施的動態調整,效果還是特別好的。” 張金萍說。

去年國慶假期,南博曾對觀眾的數量和地域進行了分析,假期7天觀眾量達到了18.55萬人次,其中夜間人數3.42萬人,外省觀眾在總量中達到98%。“現在前來南博的外地觀眾確實很多。但是南博的承載量,最好是每天控制在1.8萬人左右。一方面,體驗感會比較舒適,另一方面也是對文物安全的保護。”她表示,從預約放票的角度,不太可能單獨區分地域性,這些寶貴的文化遺產畢竟應該得到所有人的欣賞。未來,南博主要還將通過延長開放時間、動態調整放票、優化社會教育活動等方式,滿足更多群眾的參觀需求。

【委員說】

江蘇省政協委員,揚州中國大運河博物館黨支部書記、館長鄭晶:

熱門博物館這些時段比較好約,適合本地觀眾群體



 鄭晶

“旅游旺季文博場館的爆滿、預約難的現象目前確實仍然存在。”鄭晶告訴記者,為了創造更多的進館參觀機會,2024年省內不少文博場館延長了開放時長。例如南京博物院全年延長開放71天、揚州中國大運河博物館全年延長開放了70天。“僅以我們館來說,2025年延長開放的天數還會大幅增加。”鄭晶說。

她建議,對市民、學生等本地群體,可以把參觀文博場館的時間安排在一年中的“淡季”。“就目前省內的文博場館來看,最熱門的幾個館也并非全年天天爆滿。”鄭晶介紹,一般來說,工作日、長假黃金周的最后一日比較好約,11月到寒假前則是相對的淡季,這些時段都比較適合本地的市民、青少年學生去預熱那些旺季爆滿的博物館。

保障舌尖上的安全

【市民說】添加劑、預制菜等“高科技”安全嗎?建議加大食品安全違法行為處罰力度。

【代表說】

省人大代表、常州亂針繡博物館館長孫燕云:

建議明確規定預制菜不得進校園



孫燕云

“食品安全大于天。上會前,我看到有網友、市民給我們代表委員留言提出食品安全問題,我深有感觸。”孫燕云說,自己在日常調研和與群眾交流中,也經常聽到大家反映食品安全問題。比如添加劑都是看不懂的名字,預制菜更受到大家關注,一些食品干脆全是“高科技”合成。對于預制菜,她認為,這一新生事物確實給很多人帶來了便利,但目前還處于發展的起步階段,建議明確預制菜不能進校園。另外,她還建議進一步加大對食品安全違法行為的處罰力度,對添加劑等群眾關心的食品問題進一步細化管理,讓大家吃得放心。她表示,這次參加省人代會,她也將大家關心的這些問題帶上會與代表們深入進行了探討,并將在未來推動食品安全的道路上進一步發揮代表力量。

孩子拿起手機就放不下

【市民說】孩子沉迷玩手機不僅影響視力,還難以保證睡眠時間。有啥好辦法解決讓孩子放下手機?

【代表說】

省人大代表、南通市如東縣中醫院婦產科副主任吳昊

防止孩子沉迷手機,家長是關鍵



 吳昊

“我們科室經常有家長帶著中學的孩子來咨詢月經不調問題,一問,孩子十有八九喜歡熬夜玩手機。”省人大代表、南通市如東縣中醫院婦產科副主任吳昊說,作為醫生,她也很為這一現象著急。

吳昊認為,防止孩子沉迷手機,需要全社會一起想辦法,而其中家長是最關鍵的一環。她注意到,現在游戲、視頻App等都有青少年模式以限制青少年使用時間,但有時孩子會使用家長手機來繞過監管,她希望有更好的技術手段來進行監管,另一方面家長這時候心腸要“硬”一些,要有原則。吳昊坦言,事實上,有些家長自己也沉迷手機,教育孩子時自然就沒有說服力。吳昊自己也是兩個孩子的媽媽,大兒子在上大學,小兒子小學6年紀,有時候在教育小兒子時,小兒子就會頂嘴說“可是哥哥也在玩手機”,“小孩子會有樣學樣,家長的榜樣作用很重要。”

吳昊認為家、校應該重視向孩子宣講《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網絡安全法》《未成年人網絡保護條例》等法律法規,讓孩子從法律角度知道有些行為是不對的。此外,讓孩子放下手機的最好辦法是培養孩子其他的興趣點,比如閱讀、手工、戶外運動等等。孩子找到了更熱愛的事情,自然就能擺脫對手機的依賴。

部分小區物業和業主矛盾不斷

【市民說】

部分小區存在著物業和業主的矛盾,能不能讓社區或者相關部門介入,讓居民有可投訴,可解決的地方?

【委員說】

江蘇省政協委員、南京大學社會學院教授閔學勤:

建議“物社聯動”,打通基層服務“最后一公里”



 閔學勤

閔學勤持續十年對國內十大城市進行了調研,結果顯示,社區和物業工作范疇的疊加幾乎覆蓋了基層80%以上的治理內容。她表示,物業和社區在基層治理中扮演的角色從未像現在這樣突顯。“很多地方的物業和社區在‘雙向奔赴’的過程中,存在‘各自為政’‘缺乏共治理念’等情況,江蘇省也正在推進省內的關于基層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的實施意見,也就是說,‘物業融入社會治理’已經達成共識。”閔學勤說。

她提出建議,可以在江蘇創新性地推行“物社聯動”,即在“物業融入社區治理”的頂層設計下,從解決基層最棘手、百姓最煩憂的物業問題入手,探索黨建聯盟、協商聯動、數字聯網和社工聯席的全方位、多視角“物社聯動”創新治理模式,實現社區與物業多形態的聯合、聯動與聯盟。

閔學勤期待,時機成熟后雙方人員可以進入聯席治理模式,進而達成“社區+物業+養老”“社區+物業+網格”“社區+物業+社造”“社區+物業+幼托”“社區+物業+醫療”“社區+物業+團購”等效果。物業和社區人員互補、資源互換、合作共贏。


熱點
版權所有 江蘇現代快報傳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0 xdkb.net corperation. 蘇ICP備10080896號-6 廣告熱線:96060 本網法律顧問:江蘇曹駿律師事務所曹駿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