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蘇州正式“官宣”邁入萬億消費俱樂部,2024年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0043.7億元,比上年增長4.8%。至此,蘇州成為全國第7個萬億級消費城市。蘇州消費破萬億,具有重要的節點意義,為如何刺激消費、拉動內需提供了重要的研究樣本。
蘇州晉級萬億消費城,與其厚實的經濟底盤息息相關。蘇州去年GDP達到2.67萬億元,擁有三大萬億級產業集群,傳統制造業加速向品牌化、高端化轉型邁進,為消費市場提供了“硬核供給”,也使得居民收入得以水漲船高?!板X袋子”鼓了,消費底氣和動力自然就強了。蘇州更是在全國首創“全域線下無理由退貨”,連續多年消費者滿意度居全國首位。供給端與消費端雙向奔赴,消費動力充沛、消費環境友好,再加上政策加持,消費破萬億也是眾望所歸、水到渠成之事。
萬億消費城市“新名片”,成為我省經濟社會發展的一道亮麗風景。但也要看到,當前經濟形勢下,需求不足的壓力依然客觀存在。新春首場國務院常務會議指出,“提振消費是擴大內需、做大做強國內大循環的重中之重?!边@一提法釋放出強烈的政策信號,凸顯了提振消費在當前經濟發展中的關鍵地位。蘇州消費破萬億,絕不僅僅是一個數字突破,為其他城市如何提升“消費力”提供了寶貴啟示。
啟示一,“買得起”才能產生購買力。提振消費從來不只是消費一端的事情,而是一個結構性問題,涉及居民收入、市場預期等多方面因素。去年,蘇州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攀升至77524元,在長三角僅次于上海,是全國的1.88倍??梢?,消費是收入的函數,促進消費就必須多渠道增加居民收入。只有讓宏觀政策、發展紅利抵達更多個體,才能有效提升消費能力、意愿和層級。
啟示二,培育新的“消費習慣”正當其時。國際經驗表明,一國從中高收入階段邁向高收入階段時,居民消費結構會從以商品為主向商品和服務并重,再到以服務為主轉變。以蘇州為例,去年舉辦1000人以上規模演唱會90場,旅游總收入比上年增長10.4%。我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居全國前列,在服務消費方面有著很大提升空間。比如,冰雪經濟不應限定區域、限定季節,而應創造條件,讓不同區域、不同層次消費者的需求都能得到滿足。再如,銀發經濟風頭正勁,但一提到銀發經濟,人們往往想到的是養老、護理等“適老化”產品層面,事實上還有廣闊的空間未被開掘。供給有質有量,消費才能有聲有色。
啟示三,乘著政策東風,向提振消費集中用力。在落實和出臺政策方面,蘇州向來是快速響應、“一竿子插到底”的。數據上看,蘇州在汽車、家電等品類上增長迅速,這和中央一攬子增量政策特別是“以舊換新”的刺激效應是分不開的。相反,有的地方推出家裝補貼,但申請手續繁瑣、申請通過率低,政策并不具備普惠性;有的家電換新補貼時限較短,有消費者趁著假期想去購置新手機,卻被告知“補貼已被領完”。把政策工具用到點子上,刺激出“獲得感”,才能真正提升消費力。
當前,提振消費在經濟社會發展中已經不再是“配角”,而成為促進經濟增長的“主引擎”。在這種大背景下,各地應切實轉變觀念,把提振消費擺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善借他山之石、打造特色亮點,不斷挖掘消費潛力、激發市場活力,在長三角乃至全國消費版圖中彰顯更加強勁的“消費力”。
(陳立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