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暖花開,正是踏青好時節,你會選擇什么樣的方式出游呢?乘坐傳統公交或地鐵,提著大包小包轉車頗為不便;自駕出行,找停車位是個避不開的問題;打車出行,費用覺得有些貴……最近,居住在無錫市惠山區張鎮橋村的潘女士計劃前往尚田小鎮春游,但她并未因此煩惱。原來,無錫公交“巴士鄰居”推出的眾籌踏青專線解決了她的困擾。
眾籌公交、隨需公交、門診掛號、公交卡辦理……自去年1月無錫市首家“巴士鄰居”梁中站啟用以來,“巴士鄰居”的新服務項目日益增多,不僅打破了傳統的公交運營模式,還逐步挖掘市民的潛在需求。“巴士鄰居”運行一年成效如何?未來如何發展才能更好服務市民,織密“最后一公里”幸福網?
眾籌公交成出游新方式
“目前,前往尚田小鎮的線路已成功眾籌。”無錫公交集團洛社營運部部長王天泓介紹道,就在2月26日,潘女士向“巴士鄰居”張鎮橋站提出了眾籌“打公交”的想法,到了2月27日,已有8組家庭報名,眾籌條件已滿足。
王天泓告訴記者,起初“巴士鄰居”經常組織出游活動,但隨著居民參與度提高,他們不再滿足于常規的安排,于是發起了眾籌,想去哪里就組團出行。“巴士鄰居”提供萌萌巴與公交車兩種車型供選擇,最少8人即可成團,上限不設限,每個人的票價根據目的地的遠近而定。
如今,不僅是出游,這種模式已成為附近居民日常出行的選擇之一。王天泓回憶,最多的一次,居民“拼”了12輛公交車參加活動。
實際上,眾籌公交只是“巴士鄰居”熱門服務項目中的一種。“‘巴士鄰居’改變了傳統公交的運營方式,打造了社區微巴、隨需公交。”無錫公交集團“巴士鄰居”項目組組長張逾認為,“巴士鄰居”跳出了定點定站的思維定式,公交不僅可以開到家門口,還能根據需求隨時出發,更加貼合市民不斷變化的需求。
81歲的吳渝勝是揚名花園的居民,過去由于腿腳不便,很少乘坐公共交通外出。但自從小區附近的“巴士鄰居”梁中站開業后,隨需巴士開進了小區,大大減少了出行的不便。從此,無論是買菜、出游還是辦事,吳渝勝每次出門的首選都是隨需巴士。“我的生活已經開始依賴‘巴士鄰居’了!”吳渝勝感慨地說。
把脈搭到老百姓的需求上
“真的很方便啊!”“什么時候能開到我家門口?”“雪浪地區可以開通嗎?”……每每提及,那些家附近沒有“巴士鄰居”的網友們總是“實名”表示羨慕。“巴士鄰居”為何如此受歡迎?
在梁中站,有一條在雙休日與節假日下午3點固定開行的線路。為什么要設置在這個時間?“這是一條‘點心線’。”梁中站負責人施微解釋道,她曾無意中聽到附近居民提到,他們和朋友每天下午都有去蘆莊路古香樓吃點心的習慣,可惜的是,唯一直達的公交微巴10號線只在工作日通行,雙休日與節假日只能步行前往。施微捕捉到了這一需求,“惠行”助餐2號線就此誕生。
“‘巴士鄰居’要做的,就是把脈搭到老百姓的需求上。”無錫公交集團產業事業部經理朱震鳴介紹,在前期調研時,調研團隊只能看到居民表面的需求,如外出買菜、早晚高峰去地鐵站等,隨著市民使用量的增加,一些深需求逐漸被挖掘出來。為此,“巴士鄰居”不斷推出各類線路。除了常規的旅游線路,還會緊跟潮流,推出各類主題線路。
近年來,隨著寵物經濟興起,“巴士鄰居”推出了“寵物友好定制專線”,3月1日,首班專線發車。“原本計劃1個點位派1輛車,但光‘巴士鄰居’會西站,報名人數就遠超一輛車的荷載。”無錫公交集團產業事業部范愛萍說,后續還將開放帶上萌寵去樂園、去賞花等活動。
不僅如此,工作人員還會根據時事熱點、假日節氣等,開辟特色線路。近期“巴士鄰居”梁中站根據“數見蘇韻·家門口看大展”環省巡展無錫站,開啟了一條“小粉爐專線”,從揚名花園直達無錫博物院。還推出兒童友好公交專線,精準匹配兒童上下學、興趣班、外出游玩等時段,推出“預約制彈性班次”服務,覆蓋兒童高頻出行目的地……
探尋多元化發展之路
今年,“巴士鄰居”非常忙碌:2月28日尚書苑站營業,3月1日大馬巷站營業,緊接著惠山長安、玉祁、錢橋,還有新吳新光等站點將陸續啟用。目前無錫經開區的“巴士鄰居”站點正在協商中。然而,“站點新開設容易,如何持續運營,是目前亟需思考的問題。”朱震鳴認為,“巴士鄰居”未來的發展依然離不開市民的需求,不僅要提升現有的服務質量,還要挖掘潛在需求。
“你吃過樹熟水果嗎?”無錫公交集團產業事業部副經理張宏偉舉例,無錫擁有豐富的水果資源,如楊梅、醉李、水蜜桃等,“在市域范圍內,我們基本可以做到當天送達。”讓水果在樹上自然成熟后再采摘并及時送達消費者手上,味道會更好。
不僅水果,“巴士鄰居”還在策劃舉辦“365天農博會”。無錫現代農業博覽會是無錫會展產業的一張閃亮名片,因其展品種類豐富、品質優異、價格實惠,深受市民喜愛。“但只有辦展的幾天才能享受到那些美食,實在可惜。”張宏偉說,如果把農博會產品“搬”進“巴士鄰居”站點,附近居民豈不是能天天“逛農博”?
實際上,“巴士鄰居”不單單是一個線下驛站,還是一個集交通多元化服務為一體的綜合服務平臺。如今,為了方便附近居民的生活,“巴士鄰居”還在站內增設自助服務機,開展社保查詢、醫院掛號、交通卡業務等服務。未來,“巴士鄰居”還將深度融入居民“15分鐘便捷生活圈”,打造“公交+”生態體系,織密市民生活“最后一公里”幸福網。(徐兢輝、陸飛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