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層醫療服務是衛生系統的基礎,是個人、家庭和社區進入衛生系統的切入點,是連續性衛生服務的第一要素,對于提高人口的整體健康水平和實現公共衛生目標起著重要作用。近年來,江蘇鎮江經開區社會發展局積極推動優質醫療資源下沉,全面提升基層醫療服務能力,通過整合優質醫療資源、引入先進設備、優化服務模式,推動基層醫療服務能力持續提升。各級醫療機構創新醫療服務舉措,完善居民就醫流程,降低醫療成本,顯著提升了診療效率和患者滿意度,為構建方便快捷、優質高效的醫療衛生服務體系提供了有力支撐。
名醫義診進基層 百姓健康有保障
“原本是患者跑,現在變成醫生來,專家解答專業到位,我們做兒女的既省心又放心。”鎮江瑞康醫院義診活動現場,市民沈先生感慨道。
前不久,沈先生的父親在瑞康醫院健康管理科體檢時發現房顫癥狀。沈先生原本計劃帶父親去南京就診,被工作人員告知醫院8周年義診當天會有南京的心內科專家坐診,于是果斷選擇留鎮就醫。義診現場心血管內科的診療臺前,三位分別來自瑞康醫院、南京鼓樓醫院和省人民醫院的專家共同為沈老先生會診,并對藥物治療、日常護理與保健給出了專業解答,令沈先生憂心而來,滿意而歸。
為進一步推進優質醫療資源下沉,為市民提供便捷、高效、專業的醫療服務,近日,鎮江瑞康醫院8周年惠民專家義診如期開展。院方特邀多名上海、南京的知名專家,與瑞康醫院專家團隊一起為前來就診的患者提供義診和健康咨詢。義診專家團隊涵蓋了心內科、婦產科、腫瘤內科、神經外科等20多個科室,近30名各專科的副高及以上專家,讓百姓不出“鎮”,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省級醫院專家的診療服務,讓醫院發展成果和優質醫療資源惠及更多民眾。
“此次義診,通過匯聚多學科專家力量,為居民提供便捷、高效、專業的醫療服務,進一步提升公眾健康意識。今后,鎮江瑞康醫院將繼續發揮專業優勢,為保障和促進人民群眾健康作出更多貢獻。”鎮江瑞康醫院執行院長朱旻莉表示。
完善“大消化”就診體系 打通便民“最后5厘米”
“在胃腸鏡檢查中,我們常常發現患者還存在多種肛腸疾患,為減少患者治療奔波時間,為其提供更多便利,我院于今年初籌建了‘肛腸診療中心’。”大路鎮衛生院副院長傅瑞梁介紹。
2023年4月下旬,大路鎮衛生院成立“鎮江東三鎮無痛胃腸鏡診療中心”,以鎮江市第一人民醫院胃腸鏡診療中心姚俊專家團隊為依托,為患者提供優質、安全、便捷、舒適的“一站式”診療服務。截至目前,共接待患者3927人,內窺鏡下黏膜切除手術住院560多例,發現胃腸早癌近60例。
2025年1月,鑒于腸鏡檢查中發現存在多種消化系統問題患者較多,病情較為復雜,為建立完整的診斷、治療體系,進一步完善“大消化”就診體系,實現治療閉環,打通便民“最后5厘米”,醫院籌建“肛腸診療中心”,特聘鎮江市肛腸病資深專家、鎮江市名醫巫秀義主任醫師來院定期坐診、手術。肛腸診療中心倡導“無痛”“微痛”新理念,通過圍手術期全程疼痛管理及中醫特色療法,提升患者的就診體驗,減少治療過程中的痛苦。同時,醫院實施全鏈條化管理模式,提供從預約、登記、檢查、治療到術后康復的“一條龍”服務,確保患者在該院內即可完成所有診療流程,避免多次轉診和奔波。
對此,傅瑞梁表示:“‘大消化’就診體系的建立,是我們踐行‘以患者為中心’服務理念的重要體現。未來,我們將繼續完善診療體系,引入更多優質醫療資源,進一步提升基層醫療服務的質量和水平,真正讓群眾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高效、便捷、專業的醫療服務。”
慢病管理+中醫康復 居民的健康管家
2011年12月,平昌新城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啟用,日均門診量約630人,成為居民健康的堅實保障。“轄區老年人口約1萬人,目前在管高血壓患者4138人、糖尿病患者1531人。”中心主任姚紅介紹。針對老年人、慢病患者較多的特點,中心設立了慢病科和老年人科,提供專科服務。老年科為65歲以上老人提供免費體檢和中醫體質辨識,日均服務50—60人。慢病科日門診量約170人,配備3名醫生及上級醫院專家,開通綠色通道,為高血壓危象等急癥患者搶抓治療時間。中心還為慢病患者提供定期隨訪服務,新增骨密度儀、肺功能儀等設備,助力并發癥篩查。
“看診治病,最重要的是全,不能偏科。”姚紅表示,2023年8月,中心成立中醫康復科,配備2名醫師、2名技師和3名工作人員,“康復在社區”服務能力愈加完善。“社區居民有特殊需求,我們都會提供上門服務。”中心與患者家屬建立微信聯系,提前預約上門時間,并提供日常健康咨詢,確保患者得到持續關懷。截至目前,中心開設家庭病床21張,開展上門服務136人次,將醫療服務延伸到居民家中,為行動不便患者提供查床、治療、護理及康復等一站式服務。
“我們將繼續以居民健康為中心,提升服務能力,優化流程,讓居民在家門口享受優質醫療服務,切實解決看病難、看病貴問題。”姚紅說。2025年,中心計劃建立慢病篩防中心、口腔特色科室和肛腸專科,進一步滿足居民多樣化需求。(虞心怡 陳賀濤 劉柳 宗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