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精品福利观看_婷婷国产在线综合_天天操天天插_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av

返回
頂部
首頁 > 熱點 > 正文
文化中國行丨春綠岷江岸 文風化千年——行走樂山犍為文廟

川觀新聞記者 王晉朝

仲春時節,岷江畔的油菜花田翻涌成金色海浪。3月12日,記者來到樂山犍為。生產于20世紀60年代的嘉陽小火車噴吐著白煙,載著滿車笑語穿行于花海間,仿佛一條游弋于時光的長河。

就在這蒸汽轟鳴與花香的交織中,一個碧瓦朱甍的古建筑群同樣吸引著游人的目光——那里,是被譽為“甲冠川中”的犍為文廟。

在犍為縣城中漫步,跨過南街青石板路,文廟的萬仞宮墻如一頁厚重的史書緩緩展開。

春日的犍為文廟 犍為縣融媒體中心供圖

咸豐元年題寫的“萬仞宮墻”四字蒼勁如松,兩側“賢關”“圣域”大門分立,昭示著文脈千年的莊嚴傳承。春風掠過宮墻,攜來大成殿檐角的銅鈴聲——仿佛在召喚八方游客踏入一場與先賢的對話。

行走文廟:方寸間的匠心與哲思

行走在犍為文廟,這座規模被稱為“全國第四,川中第一”的文廟,用它完整的建筑形態,折射出自北宋興建以來的匠心與巧思。

俯瞰犍為文廟 犍為縣融媒體中心供圖

沿中軸線進入,靈星門龍亙獅蹲,石闕嵯峨,造型雄渾。穿過靈星門,四塊石匾“道冠古今”“德參天地”“金聲玉振”“江漢秋陽”次第入眼——浮雕蟠龍騰云、仙鶴銜芝,每一道刻痕都凝結著古代匠人對文脈傳承的具象詮釋。

“這對石獅可鎮邪祟,當年學子入泮前必先凈手,取‘滌心明志’之意。” 泮池畔石獅昂首,犍為縣博物館講解員輕叩獅首向記者解說這泮池的來歷,“這是文廟建筑的必備形制,也以此延伸出了對應的儀式化意義。”

大成殿前的燎臺欄板是另一部石刻史詩。所謂“燎臺”即拜臺,是古時舉行祭孔儀式時的地方。欄板作為燎臺的重要組成部分,既有防護人員掉落的實際作用,其上各異的石刻又增添了豐富的文化內涵。

文脈綿長:“一直活著的文廟”

“我小時候,下雨天娃娃們就在廡廊下踢毽子。”在啟圣宮,記者偶遇了正在曬太陽的本地居民王大爺,在這位八旬老人眼中,犍為文廟是一座融入百姓生活、“一直‘活著’的”文廟——自北宋至1997年犍為一中遷出,這里始終弦歌不輟,“既是我們這些老犍為人從小耍大的壩子,也是犍為的精神圖騰。”

而今,全國首部儒家文化實景劇《儒在犍為·大成禮贊》在此常態化上演,孔氏南宗家廟文物特展更讓衢州與犍為完成了一場跨越千里的文化合奏。

春日的暖陽灑向東廡西廡,七十二先賢塑像靜立廊下,庭院中央一片生機盎然。文廟承載著尊學尚文的風氣,古往今來,大眾對知識的敬畏、對未來的期許,從未隨時代更迭褪色。

俯瞰犍為文廟 犍為縣融媒體中心供圖

離時回望,奎閣飛檐剪影如筆,直指星河。文廟外的老街,竇記醬油的醇香與茉莉花茶的清芬氤氳交織,葉兒粑、豆腐卡絲絲的吆喝聲里,古韻與“生活氣”悄然相融。正如這座千年古廟,既守著“金聲玉振”的雅樂,也納著“煙火犍為”的喧騰。

春日的犍為,文廟紅墻外的油菜花依然絢爛。而比花海更絢爛的,是一代代人用敬畏與熱愛續寫的文明長卷。


熱點
版權所有 江蘇現代快報傳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5 xdkb.net corperation. 蘇ICP備10080896號-6 廣告熱線:96060 本網法律顧問:江蘇曹駿律師事務所曹駿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