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江寧開發區,機器人已不再是科幻電影里的遙遠想象,他們就像人類的“同事”,在工地上忙著貼磚、刷墻、搬運、檢測;在體育訓練場上幫助運動員矯正姿勢;在醫院里幫助醫生發現帕金森病早期征兆;在智慧工廠里與人類分工協作……
作為南京機器人產業“一核多翼”布局中的“核”,江寧開發區當前聚集人工智能產業核心及上下游關聯企業超百家。近日,記者走訪鏈條上的“明星企業”,感受“未來已來”。
機器人蓋房子,建筑工地掀起“效率革命”
春節剛過,南京筑領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就忙著把一臺臺貼磚機器人送到國內外建筑工地去“上班”。這些機器人動作精準、速度飛快,先在地面刮出膩子,再用機械臂穩穩抓取一塊瓷磚精準鋪設,8小時就可以鋪設100平方米,效率是人工的4—5倍。去年,這款機器人已在上海、南京等城市的項目上“小試身手”?!敖涍^數年迭代,國內建筑機器人產品已經穩定成熟,目前貼磚、刷墻、噴涂、鉆孔、測量、攪拌混凝土等建筑機器人已相繼投入市場,行業來到了窗口期?!敝I公司董事長戴安剛判斷。
筑領地磚鋪貼機器人
而在新加坡一處住宅建設工地上,來自南京領鵲科技有限公司的膩子乳膠漆噴涂一體機器人也在火熱開工,只見它“手臂”上下左右靈活轉動,“大腦”飛速運算,確保墻面每一個細小角落都能均勻噴涂?!斑@臺機器人可以在8小時內完成1200—1400平方米的墻面粉刷工作,效率是中國熟練工的1.5倍?!鳖I鵲公司董事長張志祥介紹,去年該款機器人正式商業化,當年就在新加坡市場創造了千萬元級別的銷售額。
記者了解到,當前,在國內市場,國家大力推動智能建造,帶來了滾滾政策機遇;在海外市場,這股風浪來得更急,如新加坡建屋發展局宣布自2025年1月1日起,新加坡50%的組屋項目強制使用乳膠漆噴涂一體機器人進行油工工序作業。
目前,領鵲科技已連續完成由頂級美元機構Atypical Ventures、IDG Ventures、XVC Ventures領投的3輪融資,末輪估值近10億元人民幣。筑領科技也在近日完成一輪重要融資,成功獲得千萬美元的Pre-A輪投資。這輪融資由小米創始人雷軍發起的順為資本領投,標志著小米在智能硬件領域的再一次布局。南京的建筑機器人企業正攜手共進,在海內外推動一場建筑行業的智能化革命。
他們為人形機器人造“觸覺神經”“關節”
今年的春晚舞臺,將人形機器人推上了社交媒體熱搜。而今年春運期間,南京埃斯頓自動化股份有限公司的人形機器人酷卓Codroid 01也成為南京南站候車室里的“網紅”。這個機器人“迎賓員”身高1.7米、體重75公斤,肩、肘、手指各個關節都可以靈活運動,機身銀黑配色顯得科技感十足,受到南來北往客人的喜愛。
南京埃斯頓自動化股份有限公司的人形機器人酷卓Codroid 01
埃斯頓公司透露,今年二季度,具備行走功能的第二代人形機器人酷卓Codroid 02即將問世,計劃6月下旬帶到德國慕尼黑國際機器人及自動化技術博覽會展示。埃斯頓是機器人板塊的領跑者,2024年埃斯頓酷卓獲國家先進制造業基金1億元、省戰新母基金3000萬元融資,成為江蘇省戰略性新興產業母基金首個直投項目。
江寧開發區高新園相關負責人介紹:“除了人形機器人,園區還培育了一批人形機器人的關鍵零部件供應商,包括南傳智能、科邁德技術、神源生科技、因克斯科技、靈智科技、夸克電動等企業,產品涵蓋減速器、控制器、傳感器等?!?/p>
在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博導、教授戴振東創辦的南京神源生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一臺臺精密的六維力傳感器正在被組裝。這些傳感器是機器人的“力覺神經”,能讓機器人感知力量、調整動作。戴振東說:“從常規的幾十公斤的機器人用六維力傳感器,到小至10克的昆蟲六維受力測試傳感器,以及大到100噸的巨型裝備測試六維力傳感器,神源生科技的產品覆蓋了人形機器人、汽車、航空、新能源、科研等各個行業的需求?!弊鳛榭萍疾恐攸c研發計劃“機器人用智能六維力和觸覺傳感器關鍵技術及產業化”項目牽頭單位,神源生科技已獲得科技部中科海創基金的天使輪融資,產品已銷售至美國及德國、丹麥、瑞典等歐盟國家。
多維力傳感器
拓展思路,神源生科技把動物行為學研究和運動力學研究結合,為機器人訓練提供數據,開辟了競技體育、機器人訓練和醫療領域的新賽道。在訓練場上,該公司研發的運動反力測試系統正在幫助運動員矯正姿勢;與國內知名醫院合作,醫療機器人訓練系統通過觀察中老年人的步態行為和力學變化,提前發現帕金森病的征兆。戴振東說:“這是一片剛剛興起的‘藍?!袌鰸摿薮?。我們的產品技術強、性價比高,參與全球競爭有信心!”
因克斯科技主要量產產品
機器人關節模組成本占機器人成本的40%左右,它的技術水平決定著機器人運動的精確性和靈活性。南京因克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22年,核心團隊由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和華中科技大學的碩士組成?!拔覀冄邪l的關節模組高度集成了減速器、電機、驅動器、編碼器等組件,適用于雙足機器人、四足機器人和機械臂等復雜運動控制系統。2024年,公司獲綠洲資本等頭部機構千萬元融資,目前產品已實現量產,今年將新增2000平方米廠房用于擴大生產規模?!惫矩撠熑私榻B。
埃斯頓自動化股份有限公司生產車間。通訊員 王強 南京日報/紫金山新聞記者 馮芃 攝
江寧開發區高新園負責人介紹,當前園區正推動埃斯頓牽頭打造未來機器人與人工智能聯合研發實驗中心、人形機器人及核心部件中試平臺及省級機器人產業標桿孵化器等創新平臺建設,同時積極謀劃建設“江蘇省具身智能產業創新中心”。其中,未來機器人及人工智能聯合研發實驗中心由埃斯頓(未來技術研究院公司)和東南大學聯合共建,計劃2025年6月投入運營,建成具身智能(AI機器人)、智能感知(空間視覺技術)、AI平臺(數據中心和模型服務平臺)3大技術平臺。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將軍路校區。校方供圖
采訪中記者發現,在江寧開發區的機器人“軍團”中,“南航系”是一支中堅力量。回顧歷史,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從將軍路校區的籌建時期開始,就與江寧結下不解之緣,近3年,校地雙方已開展合作項目300余項。去年,江寧開發區攜手南航共同啟動打造“環南航科技創新帶”,規劃總面積約10平方公里,力爭通過5年時間輻射帶動新增產業規模200億元,機器人產業就是其中一個重要合作方向。
“工業之眼”加碼“中國智造”
在智能制造領域,機器人更是大顯身手,攪動產業變革。
在南京耘瞳科技有限公司的實驗室,視覺機器人繞著一臺汽車掃描著,大數據源源不斷傳輸到工作臺系統上,不一會兒,一個“克隆”版的虛擬汽車就出現在屏幕上,想知道任何細節尺寸、幾何特征、偏差分析,電腦會迅速報出答案。
公司董事長李桂東是南航博士畢業,他告訴記者:“檢測和測量是智能制造的關鍵環節,外人不知道的是,過去測量飛機等超大型產品的連接縫,曾經依賴手工。工人拿著厚度不一的測試片,插入飛機鋁合金外殼縫隙中,檢測是否達標。而視覺機器人擅長無接觸測量,‘掃一掃’即可測出超大件設備的各類尺寸,特別適合飛機、火箭等大件裝備測量。我們研發的視覺機器人打破國外壟斷,目前已經向商飛公司供貨,服務C919等機型?!?/p>
新一代測量加工一體化裝備也在耘瞳科技問世,顛覆了零部件的傳統加工流程?!皞鹘y數控機床就像一個‘盲盒’,事先誰也不知道出來的產品是不是合格,需要先生產、后檢測。而測量加工一體化裝備,就像裝在機床的‘工業之眼’,它在線測量,即時調整,大大提高良品率。”李桂東說,作為江蘇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近年來耘瞳科技產值以年均30%的速度增長,今年目標產值8000萬元。
走進江蘇道達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的工廠,一臺臺OHT智能天車正在有條不紊地運行。在12英寸半導體廠中,OHT天車是不可缺少的關鍵設備,而它復雜程度高、技術攻關難度大且市場準入門檻高,長期被國外廠商高度壟斷。道達科技憑借自主研發,打破了這一局面,成功助力半導體產業提速前行。道達科技相關負責人介紹,該公司為半導體廠家提供的不僅僅是這一項產品,而是成套解決方案。在智慧工廠領域,半導體工廠的技術要求最高、難度最大,道達公司目前具有完整的智慧工廠全程控制調度能力,能以智能化方式解決如良率管理、整個運輸過程中物料的實時控制等問題。
回顧一路走來的腳印,道達科技穩扎穩打:2022年,獲毅達資本Pre-A輪投資,估值近10億元;2023年,獲批江蘇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2024年12月完成數億元A輪融資,估值再創新高,成為半導體搬運機器人賽道的領軍企業。
據悉,為了推動機器人產業發展,江寧開發區目前已精準布局上游核心零部件、中游本體制造、下游系統集成與應用,覆蓋工業機器人、服務機器人、特種機器人等多個方向。在這里,一場人與機器人的“共舞”才剛剛開始。
南京日報/紫金山新聞記者 張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