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日發布的“首版江蘇省米其林指南”里,藏著不少咱們天天可見的小店,餛飩、鍋貼、鴨血粉絲樣樣俱全!今天就跟隨記者去打卡“米其林”小店!
【一天上百籠湯包 吸引南來北往客】
荔枝新聞中心記者黎明說:“江蘇首版‘米其林’指南發布,引發了大家熱烈討論。不過,我最感興趣的是‘米其林’發布的必比登榜單,這里邊有很多大家所熟知的蒼蠅小館和街邊小吃。必比登榜主打6個字:經濟、實惠、地道。這撥潑天的流量,給這些小店會帶來怎樣的改變?走,跟我一起去探店!”
走進南京·好婆湯包,四五個平方米的廚房里,老板和六七個員工正忙得團團轉。上午十點半不到,店里已經坐滿了人,其中不少是外地游客。
一位貴州游客說:“今天特意來打卡的第一口南京味道,湯包鮮甜,會推薦朋友也來。”
吃了才有發言權,記者趕緊激情下單,開啟沉浸式吃播:這一看就是熬出來的好湯,鴨血滑滑的、鴨肝粉粉的、鴨腸脆脆的、鴨胗糯糯的。湯包比較咸香,麻油味很重,肉好扎實,回口是有點甜的,能看得到蟹黃,好吃!
南京好婆湯包老板陳濤說:“一個包子26個褶子,一天包最少100籠包子,20萬個褶子。讓游客知道南京的老味道,能入選‘米其林’,我覺得很驕傲!”
【“阿要辣油啊” 喝一碗“有靈魂”的餛飩】
在南京·金陵楊家餛飩,自己點單、付款、端餛飩、找位置、拿燒餅……餛飩店全程自助,也絲毫不影響人們的熱情。這里的很多食客都是二三十年的老主顧。一句“阿要辣油啊”,是南京人最親切的問候。
一位南京市民說:“還是要靠自己體驗,自己吃得好、大家吃得好,這個就是好!”
南京金陵楊家餛飩工作人員說:“我們家的餛飩貨真價實,吃得新鮮、吃得健康、吃得放心,前腿肉嫩,幾十年的標準都沒有變過?!?/p>
南京金陵楊家餛飩老板娘說:“我們做30年了,一直這么做,保證質量,人再多都要保證質量。”
【“非典型”淮揚菜 咸貨最撫凡人心】
在揚州,主打家?!跋特洝钡摹坝癯刹蛷d”也登上了米其林必比登榜單。軟兜長魚、咸魚燒肉,干切香腸……都是老饕們念念不忘的味道。李女士旅居海外多年,每次回家鄉都要先來這里“尋味”。
李女士說:“自己對香腸是情有獨鐘,吃在嘴里,咸香味道,肉質比較細膩?!?/p>
五花肉一定要選肥瘦相間的,不能過膩也不能太瘦。抹鹽后放入大缸腌制半個多月,期間需要不停翻面。而隨著健康飲食理念興起,這家有30年歷史的餐廳也在與時俱進更新配方。
玉成廚師長李師傅說:“比如之前百斤肉七斤鹽,現在減量?!庇癯衫习迥镏炫空f:“更加精益求精,我們爭取把它做成百年老店。”
從湯包到鴨血粉絲湯,從餛飩到香腸,江蘇美食自帶文化基因。榮耀上榜背后,更是米其林標準和東方味道的雙向奔赴。
真正的美食不在于價格、環境、擺盤,不會因為米其林而改變,也不會因為流量的消失而消失,因為這座城市的味道早已深深地烙刻在我們的味蕾里,我們的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