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日,上海市舉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聞發布會。會上,上海市政府副秘書長、市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顧洪輝表示,近一個月以來,在全國各地的齊心援助和全體市民的共同努力下,上海本輪疫情防控取得階段性成效。
當前,上海市疫情形勢穩中向好,清零攻堅效果日益顯現。本土陽性感染者自4月13日達到單日峰值27605例后,總體呈現波動下降趨勢;4月27日起,單日新增感染者數量已連續4天在1萬例以下。
本輪疫情的有效傳播指數(實時再生數)Rt值,由此前的2.27下降到現在的0.67,已連續15天維持在1以下;核酸篩查和抗原檢測的陽性檢出率逐步下降。經專家綜合研判,上海市疫情社區傳播風險已得到有效遏制。
上海明確了社會面清零和基本清零的評價標準,即以行政區為單位,區內社會面(含管控區、防范區,以及非閉環管理的社會流動人員等)陽性感染者數量日趨減少、風險可控;如果連續三天單日新增數占區內總人口數比例小于十萬分之一,就可以認為社會面基本清零;如果連續三天單日新增數為零,就實現了社會面清零。本輪疫情社會面清零之后,全市將進入常態化防控階段。
目前上海市符合社會面基本清零標準的有六個區:分別是奉賢、金山、崇明、青浦、松江和普陀。這六個區在做好三區管控的同時,實施“有限人員、有限區域、有限活動”。
在堅持疫情防控的同時,為了盡可能減少對市民群眾生活的影響,上海正持續動態梯次調整“三區”管控范圍,上海全市封控區人口數下降至300多萬,管控區人口約600萬,防范區人口數上升至1500多萬。
上海市將在5月1日至7日繼續開展核酸篩查工作,采取分區分級的“核酸+抗原”組合檢測模式。對前期沒有按照要求參加核酸篩查的人員“隨申碼”賦黃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