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蘭州職業技術學院圍繞學生成長成才,通過系列幫扶活動,促進學生高質量就業。 九美旦增 攝
中新網蘭州6月10日電 (記者 劉玉桃 高瑩)“鑒于大學里學習唐卡、彩陶、木雕、葫蘆雕刻、版畫等課程,給我找工作很多助力。”蘭州職業技術學院工藝美術品設計專業學生康婷說,“原本比較擔心找不到心儀工作,沒想到畢業有很多選擇,這也歸功于大學期間非遺課程的學習。”
剛上大學時,康婷并不了解非遺,后來上唐卡課,瞬間被迷住了。“厚重的文化底蘊,精美的圖案畫工,激起我的興趣。”本來就喜歡繪畫的康婷被唐卡“征服”,“唐卡基本上是最難的工筆畫,講究構圖,制作細致,很鍛煉人。”
圖為蘭州職業技術學院非遺學院學生制作琺瑯掐絲畫。 九美旦增 攝
一周8節唐卡課,從開始線條都勾勒不流暢,到最后可以獨立完成一幅作品。“與理論課程不同,實踐課需要掌握技巧,也培養人耐心。”康婷說。
除了唐卡,康婷還學習彩陶、版畫等課程,這些傳統文化、美術工藝等知識積累,也讓快畢業的她找到了賞識自己的伯樂。“多一門手藝,技不壓身。最后我選擇了與文化相關的單位,主要做產品設計、字畫推介、網絡運營等,他們比較看重學生傳統文化知識基礎與傳統手藝實踐能力。”
多年來,蘭州職業技術學院注重加強校際交流,內涵發展,積極為學生搭建拓展眼界、提升文化技藝的橋梁。對內與蘇州工藝美術職業技術學院簽訂校校合作協議,對外與韓國安東科學大學、馬來西亞城市大學達成合作意向,每年為學院提供免費交換生體驗名額,為學生國際化能力提升創造良好條件。
該校與甘肅省文化和旅游廳、省圖書館、省文物局、省博物館等單位建立校政行企關系,并與甘肅未來四方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深圳百泰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甘肅隴原巧手文化發展有限公司等聯手,簽訂校企合作協議,設立新型學徒制班。依托各自優勢資源,努力打造和培養一批具有新時代工匠精神和創新創業能力的高技能應用型人才。
如今在甘肅未來四方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上班的楊舉鵬,原是蘭州職業技術學院工藝美術品設計專業學生。“我最喜歡陶藝課程,可以靜下心沉淀自己,而且陶藝的很多紋飾對設計有很大幫助,還有書畫裝裱課、禮儀課等,步入社會后,發現這些課程很有必要。”楊舉鵬說。
目前從事平面設計工作的楊舉鵬,對于在校的學弟學妹,他說,如果有一技傍身,找工作就會有更多選擇,所以大學時要苦練基本功,在自己能力范圍內學好學精一門手藝,畢業時就不怕找不到“婆家”。
為促進學生高質量就業,該校通過建立“一生一卡”“一對一”幫扶和“3+3”畢業生跟蹤服務等機制,開展畢業生就業講座、座談、就業沙龍、主題班會、專場招聘等一系列幫扶活動,圍繞學生成長成才、服務學生高質量就業。
蘭州職業技術學院招生就業處處長王致國介紹說,近年來,該校還增強“學院3+3畢業生跟蹤服務”這條就業服務線內涵,通過“穿針引線”、交織就業服務,對在校生3年學習進行全程跟蹤服務,畢業后3年開展就業跟蹤服務,此外通過連續開展企業市場需求調查、學生就業動態跟蹤、行業產業發展研究,形成就業與招生、專業設置、人才培養模式、師資隊伍建設聯動的工作機制。(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