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毛澤東等老一輩革命家為雷鋒同志題詞60周年,也是習近平總書記參觀撫順雷鋒紀念館5周年。習近平總書記指出:“60年來,學雷鋒活動在全國持續深入開展,雷鋒的名字家喻戶曉,雷鋒的事跡深入人心,雷鋒精神滋養著一代代中華兒女的心靈。實踐證明,無論時代如何變遷,雷鋒精神永不過時。”
1958年11月,不滿18歲的雷鋒從家鄉湖南北上遼寧,開啟了他生命中的“遼寧時間”。從此,雷鋒工作在遼寧、生活在遼寧、犧牲在遼寧、安葬在遼寧。鞍山、遼陽、營口、撫順、沈陽、鐵嶺都留下了雷鋒足跡和印跡。在遼寧的3年零9個月里,雷鋒從普通一兵淬煉成偉大的共產主義戰士,雷鋒事跡傳遍大江南北,雷鋒精神紅遍神州大地。
雷鋒首先到鞍山參加祖國鋼鐵工業建設,并將自己的名字由“雷正興”改為“雷鋒”,決心在鞍鋼“打沖鋒、當先鋒”。在鞍山,雷鋒工作生活了423天。如今,雷鋒精神在鞍山得到接力和傳承,鞍山人將雷鋒精神深深根植于心,以學雷鋒活動的新進展新成效,不斷匯聚推動振興發展實現新突破的磅礴力量。
遼寧鞍山舉行“跟著郭明義學雷鋒 敬老幫扶”活動
在遼陽,雷鋒主動要求到苦臟累險的鞍鋼弓長嶺礦工作,并從這里走向了軍營,留下了23篇日記。如今,在雷鋒精神的感召和鼓舞下,遼陽市各行各業涌現出了一大批雷鋒式的先進集體和模范人物。全市建立了市、縣(市、區)和市直部門、街道(鄉鎮)、社區(村)四級學雷鋒志愿服務工作網絡,學雷鋒志愿者人數達到27萬余人,已注冊志愿服務組織2200余個,新時代學雷鋒志愿服務常態化和制度化取得了顯著成果。
少先隊員在遼陽雷鋒紀念館雷鋒塑像前行少先隊禮
在營口,雷鋒度過了一段不平凡的軍旅生涯。幾十年來,營口持續傳承弘揚雷鋒精神,成立了包括20余名雷鋒生前戰友在內的雷鋒精神促進會和宣講團,相繼出版《雷鋒在營口》《雷鋒在營口的故事》等書籍,多次將雷鋒故事改編成廣播劇、評書、微電影,新時代“營口雷鋒”不斷涌現。
遼寧營口鲅魚圈學雷鋒志愿者手繪文化墻助力創城
在撫順,雷鋒工作生活了2年零4個月,是他在遼寧生活時間最長的城市。他留給這座城市的不僅有眾多感人的故事,無數永遠懷念他的人,還有“雷鋒城”這個舉世皆知的美名。撫順用60年的堅守,筑起一座“雷鋒城”:人們講著雷鋒的故事,讀著雷鋒的文字,以實際行動把雷鋒精神代代傳承下去。在這里,雷鋒從未離開。2006年,撫順開始評選“百姓雷鋒”,將樹立典型的目光投向普通人的道德生活,17年來共評選出175位“百姓雷鋒”個人和55個“百姓雷鋒”優秀團隊,雷鋒精神在這里花開葉散。
遼寧撫順第十六屆“百姓雷鋒”頒獎典禮現場照片
在沈陽,雷鋒經常去出差、開會、作報告。雷鋒精神已經深深地浸入了沈陽這座城市的肌體。近年來,沈陽市開展“弘揚雷鋒精神、彰顯時代價值”系列活動,讓學雷鋒活動成為人們領悟崇高精神、提升價值追求的生動過程,讓學雷鋒成為沈陽人的行動自覺和精神追求,為推動沈陽在新時代東北振興、遼寧振興的“遼沈戰役”中挑大梁擔大任、當先鋒作表率凝聚精神力量。
遼寧沈陽在全市少先隊員中開展“弘揚雷鋒精神,做新一代雷鋒傳人”主題活動
在鐵嶺,雷鋒隨部隊執行國防施工任務,在這里度過了他生命的最后時光。如今,鐵嶺市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陣地,構建“8+N”志愿服務工作新體系,已組建志愿服務隊伍1700余支,全市志愿者注冊人數達40.96萬人,并涌現出了許多學習雷鋒先進典型。
遼寧鐵嶺雷鋒紀念館內陳列的雷鋒影像照片
雷鋒已經離開我們60多年,但雷鋒精神的旗幟永不褪色,雷鋒精神已深深融入遼寧振興發展的血脈之中,正不斷激勵和鼓舞著4300萬遼寧人勇毅前行、奮力勃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