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產權一頭連著創新,一頭連著市場,既是創新成果的保護網,更是新質生產力的催化劑。
近日,徐州泉山區獲國家知識產權局批準建設國家知識產權服務業高質量集聚發展試驗區,建設期限自2024年1月至2026年12月。目前,全國獲批建設的國家知識產權服務業高質量集聚發展試驗區共15家,泉山為淮海經濟區首家。
徐州自2022年8月獲批全國首批國家知識產權強市建設示范城市以來,持續擴大知識產權公共服務領域,知識產權績效保護連續受到國家知識產權局通報表揚。邳州市、睢寧縣獲批國家知識產權強縣建設試點縣,徐州經開區獲評國家知識產權強國建設示范園區。近年來,徐州持續推進知識產權強市建設,著力打通知識產權創造、運用、保護、管理、服務全鏈條,全面提升知識產權綜合實力,為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推動高質量發展提供強勁動力。
多措并舉
運用效益持續提升
在徐州,強質量、重轉化,知識產權賦能產業發展作用不斷彰顯。
日前,在第二十四屆中國專利獎評選中,江蘇徐工工程機械研究院有限公司專利“XGC11000履帶起重機”獲得中國外觀設計金獎,這一發明專利行業首創鏤空式駕駛室立柱、全景落地環繞式玻璃,形成全新的視覺體驗。桅桿設計全球首創可變寬度臂架技術,實現快速拆裝,運輸成本低,便捷高效。目前,該專利已應用于130噸至1600噸履帶起重機產品,國內占有率超過40%。
徐州景安重工機械制造有限公司的“全套管全回轉鉆機設備”榮獲中國專利銀獎。目前,景安重工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全套管全回轉鉆機,不但可以完全替代進口,還出口到日本、美國以及東南亞等多國和港澳臺地區。
推進知識產權質押融資也是提升運用效益的重要舉措之一。1月11日,全市知識產權金融“知鑫服務直通車”暨第二屆“鑫智力杯”競賽頒獎儀式舉行,20家獲獎單位單戶授信最高3000萬元,并提供低至LPR的利率優惠,對具備高成長性、符合條件的企業,還將獲得“投貸聯動”模式信貸支持。
知識產權在創新發展中起著關鍵的作用,在知識產權轉化運用方面,徐州暢通供需對接渠道,提升專利轉化運用效率,鼓勵在徐高校建設知識產權運營中心,統籌知識產權管理和專利轉化,喚醒“沉睡的專利”,提升高校院所知識產權運營能力。
中國礦業大學現擁有有效專利5000多件,位居江蘇高校前列,依托云龍湖實驗室、江蘇省安全應急裝備技術創新中心、礦業智能裝備技術研究院等校地校企合作平臺,近三年牽頭承擔國家重大項目12 項,獲批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近600 項,為知識產權高質量創造提供了“源頭活水”。
“地理標志”就像農產品的身份證,能讓農產品擁有更高的含金量和辨識度。近日,國家知識產權局發布第二批80個地理標志助力鄉村振興典型案例,“邳州白蒜”榜上有名。“這樣一枚小小的地理標志標貼既表明產地來源,又可以溯源商品品質,讓邳州大蒜擁有更高的含金量與辨識度。”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知識產權發展促進處處長黃霏介紹,靠著邳州大蒜這個地理標志,農民的錢袋子更鼓了。
協同配合
保護力度不斷加強
保護知識產權就是保護創新,用好知識產權就能激勵創新。
去年12月20日,省知識產權局和徐州市政府簽約共建淮海經濟區知識產權高地,著力推動知識產權高質量創造、高標準保護、高效益運用和高品質服務,更好發揮知識產權制度激勵創新的基本保障作用,為實現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
徐州市牽頭建立淮海經濟區知識產權行政與司法保護協作機制,打造跨區域知識產權保護深化合作、協同發展新高地。徐州知識產權法庭現負責審理徐州、宿遷、連云港三市知識產權案件,機制建立后將充分發揮法庭人員、技術等方面優勢,為10城市知識產權司法案件辦理提供咨詢、訴前調解等工作支撐,讓更多知識產權保護協作成果惠及淮海經濟區廣大百姓和經營主體,共促區域經濟協同發展。
中國(徐州)知識產權保護中心是蘇北首家、淮海經濟區唯一一家國家級知識產權保護中心,可以提供快速審查、快速確權、快速維權以及協同保護、專利預警、導航運營“六位一體”綜合服務。自2021年4月成立以來,智能裝備制造相關發明、實用新型、外觀設計專利授權周期大幅度縮減,助推徐州市智能裝備制造業高質量發展。
依托市知識產權保護中心的互聯網庭審系統,可以實時連線國家知識產權局,開展專利無效宣告等遠程審理活動,快速化解知識產權糾紛,依法打擊非正常專利申請、惡意注冊商標等知識產權代理違法行為。2023年,全市共辦理各類知識產權案件240余件,完善了協同保護機制。
作為國家知識產權服務業高質量集聚發展試驗區,徐州加快建設邳州(生態家居)、睢寧(創意家具)國家級知識產權快速維權中心,盡快形成以市知識產權保護中心為主體,各縣(市、區)知識產權保護中心分中心全覆蓋的立體化布局,更好提供集快速預審、快速確權、快速維權于一體的知識產權保護“一站式”綜合服務。
今年,徐州將圍繞“343”創新產業集群實施企業知識產權強基行動,建立完善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的協同創新體系,大力培育知識產權強企,打造知識產權密集型產業,努力產出一批高價值專利,為經濟發展注入“源頭活水”,為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提供有力支撐。
記者:王正喜 倪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