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值三夏時節。江蘇省淮安市各地正在利用晴好天氣,組織人力、設備全力進行小麥搶收工作,此外,不少地方還通過新投入新型設備、提供全方位服務等措施,多措并舉確保小麥顆粒歸倉。
在淮安市洪澤區三河鎮長河村的萬畝小麥田里,金燦燦的小麥長勢喜人,數臺收割機正在聯合作業,對成熟的小麥進行搶收作業。據了解,今年洪澤區三河鎮種植小麥面積12.6萬畝,目前已進入收割高峰期,為了確保小麥收割有序進行,當地全力投入人力、物力進行搶收、搶種工作。截至目前,當地小麥收割進度已超5萬畝。
洪澤區三河鎮黨委副書記趙恩忠說:“組織好駐村工作組和小麥收割機械,引導農機手和農機專業合作社抓緊適宜天氣收割,成熟一塊,收割一塊,確保及時收割。下一步,我們將強化合作社、種植大戶聯系,幫助解決實際問題,統籌協調好用電、用水協調工作,確保夏收夏種圓滿收官。”
為確保小麥顆粒歸倉,在淮安市盱眙縣馬壩鎮文濤谷物種植合作社,當地新引進的4臺批式循環谷物干燥機已經全部調試完畢,即將投入運行。記者從現場了解到,該設備不僅可以恒溫烘干,而且操作便捷,可以在手機上進行遠程操控,每臺每班次可烘干20噸糧食,在同等水分的情況下,比老式烘干設備一個班次要提前3個小時左右,烘干效率大幅度提高。
盱眙縣馬壩鎮文濤谷物種植合作社社長王其兵說:“在這個機電當中,易損件還有烘干效率方面提高了,一般在一個班次當中能提高到兩到三個小時,這個兩到三小時對我們來講,那是非常重要的。”
風吹麥浪,夏收正當時,也是田間用電的高峰期。連日來,淮安市淮陰區供電公司組織了多個黨員先鋒隊,深入田間地頭,為種糧大戶進行輸電、供電設備的特巡、維護,同時結合“三夏”用電特點,利用負荷監測、紅外測溫等手段,對轄區內田間供電線路進行隱患排查,努力把問題解決在田間地頭,確保不斷電、讓農戶用上放心電,全力護航糧食豐產豐收。
國網淮安供電公司劉老莊供電所運維采集工杜永恒說:“我們充分發揮黨建服務隊的優勢,落實各級管理人員和臺區經理的責任,開辟夏糧生產用電的綠色通道,確保農村電網可靠運行、電力穩定供應。現在我們利用‘互聯網+’,用戶可以通過網上國網APP進行網上報修,可以實時接收到通知。”
記者從淮安市農業農村部門了解到,截至6月6日,淮安全市小麥475萬畝,已收近200萬畝。目前,已投入大型拖拉機1.26萬臺、聯合收割機1.2萬臺,高峰期日收割小麥能力達50萬畝,批烘干能力3.77萬噸,插秧機保有量2萬余臺。(記者:方祥軍 盱眙臺 淮陰區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