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精品福利观看_婷婷国产在线综合_天天操天天插_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av

返回
頂部
首頁 > 熱點 > 正文
【改革微故事】企業深化改革添動能,用創新“金點子”結出創效“金果子”

最近,常州企業中車戚墅堰所的兩大“高手”攜手出擊,摩擦出了火花。

兩大“高手”分別是張劍云和張學斌,作為兩家勞模創新工作室帶頭人,一起研究可控氣氛滲碳爐風葉一體化鑄造項目。張劍云團隊在金屬材料和鑄造工藝方面有優勢,張學斌帶領的團隊負責滲碳風葉的機械加工和安裝測試。

“工作室協同攻關,徹底解決了多年來制約復興號高鐵齒輪熱處理設備的維修難題,不僅每年可以節約數十萬維修費,相關產品還可以對外銷售,市場空間廣闊!” 說起這些,張劍云一臉喜悅。

從一線熔煉工成長為敢于揭榜掛帥的高級工程師,張劍云受益最多的就是創新。善于學習和琢磨技術的他,這20多年像“開了掛”,“金點子”不斷:他和團隊揭榜,打造了綠色化、智能化的低壓金屬型鑄造車間,破解的一項工裝工藝難點,每年減少采購成本7萬余元,直接減少質量損失近28萬元;開發出高耐磨、抗疲勞、可回收、低成本的鋁基復合材料,為高鐵輕量化奠定基礎;他帶領團隊深入高強度耐低溫風電鑄件材料等“無人區”。

更讓張劍云振奮的,是企業搭建了產業工人從初級到首席技能專家的18級成長階梯,“金藍領和勞模創新工作室”為載體的產業工人創新創業平臺,將高技能人才薪酬福利待遇與職業發展等級并軌,構建“全員創新創效”大格局。

中車戚墅堰所工會工作部副部長耿樺向記者展示了企業合理化建議信息化平臺,去年平臺上收到2000多條合理化建議,優秀提案率相比前年增加29%,提案實施率達93%,累計創造經濟效益1000余萬元。

“在這種氛圍下鉆研技術,不覺得孤獨,也不覺得累。”扎根一線20年的董國節說,企業鼓勵產業工人自主申報科技項目、自主組建項目組開展科研攻關,或積極參與單元式創業組織、青創客等創新創業活動,從而推動職業發展等級晉升。這些年,董國節維修了數臺大大小小的設備,解決了設備各種疑難雜癥,為企業節約成本近千萬元。

“我們搞創新,不僅有場地、有工具、有團隊,還有獎勵、能推廣,大家都爭著搶著學技術、搞創新!”大國工匠、全國勞動模范、企業首席技能專家劉云清快步走來,今年,他所在的勞模工作室與工會簽訂了11個項目的科研攻關任務書,一有時間他就前往各個車間“挑刺”,研究現場工藝改善。

不遠處,面積約2000平方米的劉云清勞模創新工作室產業化基地的車間里機聲隆隆、生產熱火朝天。在這里,工作室成員研發的300多臺套裝備替代進口,成功在生產線上運用,為企業降低成本超過1億元,對外銷售達到1200多萬元。

除了工作室內部你追我趕,工作室之間也大力協同。劉云清勞模創新工作室與楊余明勞模創新工作室、張學斌技能大師工作室一起,順利攻克了智能制造生產線自主研發的各項關鍵技術,打造了智能制造生產線20余條,節約設備采購經費2000余萬元。唐歐平技能大師工作室和楊余明勞模創新工作室聯合攻關的《搗固裝置搗鎬拆卸技術研究和裝備研制》項目中,機械加工、鉗工和組裝等技術有機融合,成功研制出拆卸專用裝備,并取得了市場化的突破,形成了100余萬元的銷售收入。

大伙兒的“金點子”結成了“金果子”。5年來,中車戚墅堰所全員技術創新,合理化建議超過1.2萬條,15項科技成果獲得全國職工優秀技術創新成果獎、江蘇省科學技術獎等榮譽,降本增效超過1.5億元。

耿樺介紹,目前企業產業工人近1600人,高技能人才占比達60%,其中技師218人,高級技師125人,從一線工人成長起來的技能人才,按照各種激勵政策——技能大師津貼、創新成果獎勵、師帶徒獎勵等,年薪可輕松達到三四十萬元。這些技術牛人、創新大咖“名利雙收”故事,激勵著產業工人在技能、技術的跑道上爭先恐后晉級。

“以前別人喊我張工的時候,我的頭是低著的,因為我只是個鑄造工人。現在聽到了覺得很自然,因為工人有力量、技術工人有力量。” 張劍云說。

(記者 劉懿 通訊員 黃玉明)

熱點
版權所有 江蘇現代快報傳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5 xdkb.net corperation. 蘇ICP備10080896號-6 廣告熱線:96060 本網法律顧問:江蘇曹駿律師事務所曹駿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