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精品福利观看_婷婷国产在线综合_天天操天天插_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av

返回
頂部
首頁 > 熱點 > 正文
宿遷泗陽:從農民群眾所感所及的實事難事入手 打造“內外兼修”和美鄉村

這兩天,趁著天氣晴好,泗陽縣新袁鎮白水村居民韓發武正忙著整理庭院。在上海做了30多年汽配生意后,他選擇回到家鄉定居,“水泥路通到家門口,村民廣場上熱熱鬧鬧,房前屋后還有花花草草,大城市也難有這樣的好風景呢!”

去年以來,泗陽縣以國家鄉村振興示范縣創建為引領,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統籌推進鄉村基礎設施建設、公共服務配套完善、人居環境綜合整治及鄉村治理績效提升,聚力打造“平疇沃野、桃果飄香、林海綠都、陌上泗陽”的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全縣15個村獲評第一批省級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去年重點培育省級宜居宜業和美鄉村26個。

泗陽縣委農辦主任劉西表示,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是一項長期任務、系統工程,需要聚焦農民群眾所感所及的實事難事,持之以恒地抓重點、補短板、強弱項,精耕細作,讓和美鄉村不僅有“顏值”更有“內涵”,為推動“千里運河最美縣”現代化建設提供堅實支撐。

去年8月,白水村黨支部書記謝娟新到村任職走訪時發現,農村公共空間治理騰出來的邊角地、廢棄宅基地雜草叢生,秸稈亂堆亂放,農戶隨意拴牛圈羊污水橫流。同時,部分農民反映無處種菜十分不便,鄰里間因爭地種菜而引發的矛盾時有發生。

對此,白水村黨支部、村委會召開村民代表大會征求意見后,將邊角地、廢棄宅基地整理成19.5畝的“共享小菜園”。每一小塊占地一分左右、年租金100元,既改善了居住環境、解決了農民種菜問題,還增加了村集體經濟收入。對23戶“五保”老人,村里專門開辟“愛心菜園”,村委會成員幫助種植管理,免費提供各類蔬菜。65歲的農民韓成功稱贊道:“菜園雖小,但是可以解決家家戶戶生活的大問題呢,想吃什么就種什么,方便又實惠!”

為全面整治農村人居環境、提升鄉村“顏值”,泗陽縣堅持因地制宜、因村施策,有序推進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廁所革命和生活垃圾分類,完成8800戶以上農村戶廁改建、106個行政村生活污水管控,實現農村生活垃圾“日產日清”、無害化處理率達100%;著眼“四沿”“五旁”,強化農村公共空間和庭院環境整治,推進村莊硬化、亮化、綠化、美化工作,持續推動解決農村“臟亂差”問題。針對全縣215個涉農村居實際情況,2024年計劃總投資6.62億元,用于興辦村莊公共配套、產業發展、風貌提升、垃圾分類治理、黑臭水體整治、農村道路提升等民生實事類項目。

新袁鎮三岔新村有戶籍人口3361人,其中三分之二外出或在鎮工業園務工。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張銘真介紹,除引導勞動力就近務工外,村里還引進大戶擴大傳統中藥材種植面積,常年為60多名留守婦女和老人提供就業機會,人均日工資70元。

讓農民有事做、有錢賺,“錢袋子”鼓起來生活才會更美好。圍繞特色農業、家門口就業、“三來一加”等產業項目,泗陽縣擴大城廂蔬菜、盧集桃果、裴圩優質稻米、新袁食品加工、李口預制菜等鄉村產業發展模式集聚效應,通過發展村集體經濟、增加公益性崗位等方式,推動農民就近就地就業、增收致富。預計2024年全縣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7%以上,43個省新認定經濟薄弱村集體經營性收入全部超30萬元,全縣村均集體經營性收入超90萬元。

“用安置費沖抵后,俺買這套房子只花了4000塊!”在三莊鎮費渡新型農村社區集中居住點,腿腳不便的低保戶陳德才對60.27平方米、獨門獨院的“暖心房”很是滿意。該居住點規劃住房242套,面積在60—140平方米,目前已安置20戶建檔立卡戶。

在堅持多規合一、充分征求群眾意見的基礎上,泗陽縣科學合理確定農房改善項目布局,規劃建設城區項目5個、鎮區項目8個、新型農村社區項目36個,全面做好路水電氣網視等基礎設施以及教育、衛生等公共服務設施配套完善,構建觸手可及、高效便捷的公共服務體系,實現“鄉村風貌、城市配套”。出臺農房改善兜底保障政策,對一般低收入戶,以低于普通農戶安置價10%—15%的標準提供優惠,對分散供養的“五保戶”,建設60平方米左右的“暖心房”進行安置,并且每月給予一定額度的水電費補貼,確保特困群體老有所居、老有優居,實現應兜盡兜。


熱點
版權所有 江蘇現代快報傳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5 xdkb.net corperation. 蘇ICP備10080896號-6 廣告熱線:96060 本網法律顧問:江蘇曹駿律師事務所曹駿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