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車機械臂高空運轉,工程車來回穿梭,工人們在近20米高的廊橋上安裝玻璃幕墻;道路兩側的師傅們正在加緊修葺沿路景觀,現場繁忙而有序……1月20日,記者走進位于南京市建鄴區友誼街與廬山路交叉口的南京阿里中心施工現場,這里,南京又一座現代化產業園雛形初現。
南京阿里中心。南京日報/紫金山新聞記者 段仁虎 攝
據了解,南京阿里中心總建筑面積約85萬平方米,首期地塊含三棟寫字樓、一座商業Hub已經竣備并投入運營;二期地塊(購物中心)已建設完成,具備運營條件,陸續有商戶開始進場裝修;三期地塊正在緊鑼密鼓建設中。
攻克難點,架起“天空之城”
20日上午8時剛過,室外溫度升至4℃。在南京阿里中心項目現場上,新裝的金屬幕墻,折射出炫目光彩,幾十米高的連廊上,架起了一排排軌道,半噸重的鋼化玻璃仍在吊機輸送下不斷升空。
在一座廊橋下,記者見到了正在忙碌的焊接工人陳磊,頭戴安全帽,身穿反光背心,佩戴安全帶,戴著手套,全副武裝的他一邊觀察作業環境,一邊操作移動軌道將玻璃幕墻單元緩緩吊至指定位置,站在一米左右寬的吊籃里,連轉身也顯得尤為小心。
作為省市重大項目,南京阿里中心是阿里巴巴控股集團在江蘇省內首個自建自持園區,項目總投資約81億元。“項目地處河西漫灘區域,地層主要由粉土、粉砂和細砂構成,地質條件復雜。與此同時,地鐵S3號線和7號線持續運營,施工需要在地鐵旁‘穿針引線’,極大增加了施工難度。”南京阿里中心項目工程負責人高立豐介紹。
為了減少對地鐵運行的影響,阿里置業和中建八局提出分坑分期設計策略,遵循“時空效應”,采用建筑信息模型技術進行三維建模和虛擬建造,提前發現、解決設計沖突和安裝難題,并安裝自動化監測系統,24小時不間斷收集數據,及時發現潛在問題,確保施工安全。自項目開工以來,各項建設工作穩步推進:去年5月,三期地塊全部實現封頂;9月,首期地塊竣工并投入運營。項目進度不斷推進,一個個建設難關相繼被攻克。
漫步園區抬頭望去,“一公里廊橋”橫架南北、連通四方。“這種空中廊橋的設計構造很前沿、很壯觀,但難度也是真的大。單跨距最長達到139.5米,相當于大約12輛公交車首尾相連的長度,仿佛架起一座‘天空之城’。”南京阿里中心項目設計負責人李為狀說。
“廊橋的鋼結構復雜,多種形狀和規格的鋼材交織,增加了加工與安裝難度。另外,桁架的安裝對精度的要求極高,特別是在地鐵上蓋有限的荷載條件下完成現場吊裝作業,這對吊裝設備和施工工藝提出了巨大考驗,必須嚴格避免因吊裝作業導致地鐵結構開裂。所以說,地下城的建設難點不容小覷,天空之城的建設難度也肉眼可見,現場團隊通過引入‘鋼結構虛擬預拼裝’‘DIC視覺監測’等先進技術,逐個攻克了施工中的難題。整個團隊的全力以赴,確保了施工的質量與精度。”李為狀說,整個建設周期從2023年6月持續到2024年12月,目前已全面進入廊橋外立面玻璃幕墻的裝修工作。
創新設計,“打印屋”現場拼裝
在施工現場的另一邊,南京阿里中心標志性的親橙Hub“飛碟”造型安裝工作也即將告竣。工人王江偉正與工友們齊心協力,加速推進掃尾進程。升降機將板材送至20多米的飛碟頂部,他們小心翼翼將其卸下,放置到預定位置,并用螺絲仔細固定。
據介紹,親橙Hub是園區的核心樞紐,集文化娛樂、體育休閑等多種功能于一體。前期,阿里置業邀請香港貝諾等多家設計單位,針對不同功能分區的需求,特別設計適應大開間和高凈空的公共場所,獨特的飛碟型冠狀鋼結構也成了項目亮點之一。
直徑30米、懸浮于空中的“飛碟”怎么造?一時間也讓施工單位犯了難。“以前,我們實施過很多傳統的建筑項目。在實踐中,我們發現項目不必全部到現場做,如果在工廠完成預制工作,可以大幅節約成本。”施工建設方中建八局項目技術負責人劉江說,于是,他們萌生了模塊化生產與裝配式建筑的想法。
“你能想到,這么大的一個空中建筑是直接工廠生產好之后,現場拼裝的嗎?”劉江向記者解釋道。模塊化這就如同“打印屋”一般,將建筑的各個部分在工廠內像打印零件一樣精確制作成預制件,經過嚴格的質量把控,確保尺寸精準、質量可靠;完成制作后,預制件再被運輸到項目現場,進行裝配式安裝,就像搭建積木一樣,速度快、效率高。在施工過程中,還可以大幅減少噪聲、廢氣排放等污染,綠色高效且環保。
產業攀峰,打造科技創新重要基地
在項目品牌館,記者看到,南京阿里中心的景觀設計還融合了“一軸一帶六園”理念,延展城市空間維度,打造公園式辦公生態街區。“主題綠軸”貫穿園區,“濱水自然帶”與原生濕地和諧交織,“六園”各具特色呈現四季更迭之美。未來,在公園式的辦公生態街區漫步,可以享受自然融洽的工作社交場景。
“我們希望將南京阿里中心打造成建鄴區乃至南京市互聯互通、科技創新的重要基地,聚合資源為入駐企業提供全方位支持。未來,還將引入杭州阿里巴巴自有園區的管理經驗,提供優質服務。”阿里巴巴控股集團總務線、南京阿里中心項目相關負責人表示。
一直以來,南京阿里中心所在的河西新城南部板塊是建鄴區乃至南京主城發展南延的關鍵承載區。日前,建鄴區產業科技創新大會召開,河西中央科創區建設正式啟動,建鄴將以“青奧組團”和“魚嘴組團”為主承載區,推動各類科技創新資源和人工智能企業向河西南集聚。
“我們將圍繞人工智能+產業方向,發揮阿里、小米、恒生電子等鏈主企業帶動作用,集聚一批行業領軍企業和生態鏈企業,推動阿里達摩院、魔搭社區、阿里校友會等項目落地掛牌,支持阿里打造AI創新中心,推動產業能級攀峰提升。”河西中央科創區管委會籌備組相關負責人說。
據悉,2025年上半年,阿里巴巴江蘇總部各業務板塊將陸續入駐,南京阿里中心也將正式開園,南京阿里中心這一河西南地區規模體量最大的互聯網大廠園區,預計2026年將全部竣工交付。
通訊員 建萱
南京日報/紫金山新聞記者 衛凌云
實習生 虞舒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