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個世紀90年代,我們國家心臟支架手術的能力還不行。”今年全國兩會在參加江蘇代表團審議時,聽了南京市第一醫院副院長張俊杰代表用新技術為患者重建“心門”的故事,習近平總書記感慨萬千,勉勵大家:“要繼續往前跑,一定會做得更好。”
“繼續往前跑,一定會做得更好”,既是勉勵,也是期待。“往前跑”,是一種積極進取、實干為先的姿態,而“繼續往前跑”,更彰顯出持之以恒、永不止步的精神。
這幾年來,從經濟總量的持續攀升到科技創新成果的井噴,從民生福祉的不斷改善到國際影響力的日益提升,每一步都凝聚著奮斗者的心血與汗水。就拿心臟搭支架手術來說,從曾經依賴國外技術,到如今自主研發創新,實現技術的飛躍,這背后是無數醫療工作者多年如一日“不斷向前跑”的努力與拼搏。以一看十,在高質量發展的廣闊天地里,都需要這樣一股“繼續向前跑”的勁頭。
“繼續往前跑”,是總書記的諄諄囑托。經濟大省挑大梁,是總書記賦予江蘇的光榮使命,扛起這一使命,要求我們“繼續往前跑”。發展是解決一切問題的總鑰匙,“打頭陣、勇爭先、走在前、作示范”,說到底還是要高質量發展。發展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作為經濟大省,經濟體量大,向前發展就需要更大的推動力。推動力來自哪里?就來自“繼續往前跑”跑出的新動能和加速度。
“繼續往前跑”,是應對當下挑戰的必然選擇。眼下,中國經濟運行總體平穩、穩中有進,但也面臨外部環境更趨復雜嚴峻、國內有效需求不足等挑戰。就江蘇而言,對標兄弟省份、先進地區,我們在不少地方還存在差距和不足,解決這些問題的基礎和關鍵就是推動高質量發展。高質量發展離不開創新驅動和產業支撐,在科技創新領域,我們在芯片設計制造、操作系統等領域與國際先進水平相比還有較大差距,一直面臨“卡脖子 ”難題,需要繼續往前跑,不斷探索基礎研究的新邊界,推動更多“從0到1”的突破。在產業方面亦是如此。傳統產業面臨轉型升級壓力,新興產業需要培育壯大,就得持續加大投入研發力度,在技術創新、管理創新、商業模式創新等方面“繼續往前跑”,打通科技創新的 “最先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 讓更多優質科技成果從實驗室走向生產線。
“往前跑”要怎么跑?在作風方面,一些地方和部門仍存在著工作拖沓、推諉扯皮、形式主義等不良作風,與高質量發展的緊迫氛圍不相匹配。“往前跑”,就要樹立“立即辦、辦到底”的工作態度,對各項工作任務主動作為、密切跟蹤、一絲不茍,讓各項政策落地生根,讓發展藍圖變為現實。在路徑方面,要避免低質量同質化競爭,跑出自己的賽道和姿態。前兩天,有媒體采訪全國人大代表小米集團創始人雷軍,他表示:“我們向前跑,不原地‘ 卷’,要堅定推進高端化、突出差異化和個性化,始終堅持走高質量發展的道路。”這是一個有趣的回答,也值得我們深思。因地制宜、保持定力,在全國一盤棋中找準自己的定位和方向,才能“跑”出實效、贏得未來。
“要繼續往前跑,一定會做得更好。”牢記總書記諄諄囑托,錨定“在推動高質量發展上繼續走在前列”目標任務,扛起“經濟大省挑大梁”光榮使命,鼓足干勁往前跑,我們一定能夠“跑”出發展加速度,“ 跑”向更加美好的春天。
(陳立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