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習近平總書記在貴州考察時強調,“辦好老百姓的事,關鍵在于加強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發揮黨支部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帶領群眾發展經濟、搞好鄉村治理”。千頭萬緒的事,說到底是千家萬戶的事。基層黨員干部與群眾距離最近、交流最多、關系最密,必須時刻心系柴米油鹽、緊盯急難愁盼,著力將上級決策部署辦成群眾可感可及的好事實事,要始終把百姓的心頭事辦在心頭上。
心頭事要做到心中有“數”。把群眾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才能把工作辦在群眾心頭上,不真正了解百姓想什么、盼什么,花再大的力氣也如同隔靴搔癢。習近平總書記早在河北正定擔任縣委書記時,就在大街上擺開方桌,和老百姓坐在一起,當場詢問意見、解答問題。黨的十八大以來,總書記更是經常與各地群眾親密圍坐、噓寒問暖。基層黨員干部要利用好離群眾近的優勢,經常到基層一線坐坐“小板凳”、嘮嘮“家常事”,學講鄉音土語、拉近群眾距離,從一言一語中熟悉基層全面情況,把建議當作實操路徑、把期盼當作目標任務、把批評當作良藥忠言,哪里問題多、哪家有困難都能做到如數家珍,著力把群眾的“需求清單”變成基層黨員干部的“履職清單”。
心中有數更要手中有“術”。心頭事牽系著千家萬戶的冷暖,一樁樁看似瑣碎細微的小事,卻是群眾一件件亟待解決的大事。想要把百姓的心頭事辦在心頭上,必須務實工作作風,掌握科學方法,想方設法解決實際問題。要站穩群眾立場,在想問題、做決策、辦事情時設身處地地考慮、推心置腹地溝通,把“紙面政策”口語化、把“難懂道理”通俗化,讓群眾聽得懂、看得清、用得上,切實打通政策落實“最后一公里”。要注重分類施策,把握不同訴求、不同主體、不同矛盾背后的差異性,精準對接群眾真實想法,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隨機應變、靈活處置,為群眾提供多元化選擇、個性化服務,做到“一把鑰匙開一把鎖”。
辦好心頭事只有起點沒有終點。為民服務絕不是“一錘子買賣”,也不能“雨過地皮濕”,必須久久為功、善作善成。路雖遠,行則將至;事雖難,做則必成,為群眾辦好心頭事,亦是如此。要以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為契機,注重加強作風制度建設,建立聯系群眾長效機制,不搞形式,不走過場,完善重點民生項目實施清單,不斷提升服務群眾效能。要樹立正確政績觀,不回避矛盾,不推脫責任,一件接著一件辦、一年接著一年干、一任接著一任抓,做到事事有落實、件件有回音。要建立考核反饋評價機制,堅持效果導向,將群眾滿意度作為風向標,常態化開展檢視整改、跟蹤問效,用實際行動贏得信任和支持,真正把黨的正確主張轉化為群眾的自覺行動。(李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