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波浩渺的洪澤湖、數百畝連片的螺螄產業示范基地、四季有景的百里畫廊“醉美三公里”……漫步在洪澤湖大堤的蔣壩段,映入眼簾的是一幅產業興、集體強、百姓富的鄉村畫卷。
近年來,江蘇省淮安市洪澤區堅持以黨建引領為核心、以品牌建設為關鍵、以產業興旺為方向的工作思路,充分利用本地資源稟賦,打造特色富民產業,利用小螺螄蹚出了助力鄉村振興的大產業,走出了共同富裕的新路徑。
一支“紅色畫筆”,勾勒鄉村發展藍圖
蔣壩鎮美食文化源遠流長,食用螺螄的歷史超過百年。2018年之前,螺螄僅作為蔣壩人餐桌上的一道菜肴,沒有規模,更談不上產業。蔣壩鎮黨委用一支“紅色畫筆”,通過小小螺螄帶領村民走向致富道路,描繪出了螺螄產業發展的藍圖。自2018年開始探索螺螄的人工養殖,到2022年完成螺螄養殖示范基地一期430畝高標準建設,2023年啟動二期約1400畝改造,蔣壩鎮走出了一條“企業+支部+基地+養殖戶”的發展模式,實現螺螄“養殖規模化、生產標準化、產品品牌化、產業富民化”目標。
“鄉村產業發展的根本目的在于富民。我們以村級黨總支和專業合作社為主體建設螺螄工業化生產工廠,組織村居優秀年輕黨員和能人大戶,推動螺螄向分級銷售邁進,每年能給村集體增收80萬元。”在“書記話振興”觀摩拉練會上,蔣壩鎮頭河村黨總支書記李斌介紹,目前全鎮有超1000人從事螺螄養殖、捕撈、銷售、加工等工作,螺螄特色餐飲門店近30家,螺螄活體售賣點超400家,遍布南京、上海、杭州等全國大中城市,每年3—5月日銷量達2萬斤左右。
一個“品牌體系”,激發產業振興動能
螺螄要有好銷路,打響品牌很重要。蔣壩鎮以螺為媒,探索創新辦節模式,連續6年成功舉辦洪澤(蔣壩)螺螄節。今年3月,淮安、南京兩地線上線下聯動,成功舉辦玄武湖螺螄美食市集、洪澤(南京)文旅推介會、螺螄節開幕式等螺螄節系列活動,節慶品牌影響力、知名度進一步擴大。
蔣壩大排檔老板蔣維強表示,螺螄火熱上市時,工作日每天銷售額都在4000元左右,周末銷售額近1萬元,特別是螺螄節前后,每天銷售額超2萬元。鎮老復興飯店石寶梅介紹,螺螄節開幕后,飯店單日營業額升至10萬元。
為進一步構建螺螄品牌體系,蔣壩鎮黨委牽頭與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淡水漁業研究中心簽訂螺螄產業化基地共建協議,建設成果轉化基地,持續深化產學研合作,成功培育兩個螺螄新品種——“蔣壩螺螄”1號、2號。“蔣壩螺螄”還成功獲得有機產品認證和地理標志證明商標,“蔣壩螺螄”養殖技術規程作為淮安市地方標準公開發布,并正在申報省級標準。“蔣壩螺螄”的品牌建設,為蔣壩鎮螺螄產業的振興積蓄了動能。
一道“蔣壩螺螄”,扎實推進共同富裕
隨著“蔣壩螺螄”知名度的不斷提升,蔣壩鎮螺螄產業也更加注重高質量發展。目前,全鎮共有螺螄加工企業4家,已具備4種味型產品生產資質,已開發26種螺螄菜肴,蒜泥、香辣、十三香等口味應有盡有。同時,大力推動螺螄預制菜、自熱螺螄鍋、螺螄面等產品進入市場,推出“螺小妹”“魚小圓”等文創品牌。螺螄分級標準已被市場認可,拓展了生鮮領域銷售渠道,入駐盒馬鮮生新零售平臺,推動螺螄產品走入長三角,形成了集科研示范、苗種培育、螺螄養殖、精深加工、餐飲服務于一體的產業化格局,成為撬動鄉村振興的重要杠桿。
接下來,蔣壩鎮黨委還將圍繞模式創新,發展多樣性業態,以旅游風情小鎮定位,緊密結合美食體驗游、古鎮觀光游、溫泉養生游等項目,規劃建設螺螄樂園等體驗項目,進一步拓展螺螄產業鏈條,提升產品附加值,切實推進螺螄文化體驗、休閑、旅游及康養開發,推動實現螺螄產業強鎮目標。
“產業振興是鄉村振興的重中之重。我們將繼續發揮黨建引領特色產業發展優勢,持續推進黨建與農旅產業融合互動,形成組織引領、產業互融、資源共享的‘黨建+農旅’融合發展新格局。”洪澤區委常委、組織部部長,蔣壩鎮黨委書記王加祥表示。(周清林 許巖 張彬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