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約評論員/蘇興語
3月22日,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在北京發布的第53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23年12月,我國網民規模達10.92億人,較2022年12月新增網民2480萬人,互聯網普及率達77.5%。累計建成5G基站337.7萬個,覆蓋所有地級市城區、縣城城區;網絡購物用戶規模達9.15億人,占網民整體的83.8%;由5G和千兆光網組成的“雙千兆”網絡,全面帶動智能制造、智慧城市、鄉村振興、文化旅游等各個領域創新發展……放眼神州大地,一幅網絡強國建設的巨幅畫卷徐徐鋪展。向著網絡強國闊步奮進,推動網絡強國建設行穩致遠,我們信心十足、精神百倍。
奮斗見證壯闊的行進,時間鐫刻堅實的步伐。2014年2月27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網絡安全和信息化領導小組第一次會議上首次提出,“努力把我國建設成為網絡強國”,明確提出了網絡強國建設的戰略目標,并提出一系列重大論斷、作出一系列戰略部署,清晰擘畫了建設網絡強國的宏偉藍圖。從“網絡大國”建設為“網絡強國”,一字之變,帶來新理念新實踐。十年回眸看,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網絡強國建設的重要論述不斷豐富和發展,凝聚起全國人民對于建設美好信息生活的新愿景,聚合起億萬網民蓬勃強勁的“網動力”,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拓展新空間、厚植新優勢,點亮了人民群眾的幸福生活,成為引領信息時代潮流的鮮明旗幟。
十年砥礪奮進,十年成就輝煌。無人機送外賣、乘坐無人駕駛巴士和無人駕駛航空器游逛公園等等,這些曾經難以想象的科技生活已經悄然變成現實;從高性能計算保持優勢到5G實現技術、產業、應用全面領先,從北斗導航衛星全球組網到芯片自主研發能力穩步提升,十年來,網信領域一大批重大創新成果相繼涌現,推動了我國信息化在許多領域實現了從“跟跑”到“領跑”的重大跨越;我國數字經濟產業不斷擴大,數字經濟規模從2012年的11萬億元增長到現在的超50萬億元,總量穩居世界第二,占GDP比重提升至41.5%,數字經濟成為穩增長促轉型的重要引擎……從宏偉藍圖逐步轉化為生動實踐,彰顯出網信事業從夯基壘臺到積厚成勢、從發展起步到不斷壯大,網絡強國建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
網絡空間是億萬民眾共同的精神家園,網絡空間天朗氣清、生態良好是廣大網民的共同期待,也是管網治網的重要目標。近年來,“清朗”“凈網”等專項行動持續開展,重拳整治網絡生態突出問題,《網絡安全法》《數據安全法》《個人信息保護法》等法律法規相繼出臺,網絡綜合治理體系基本建成,網絡生態持續向好。今天的中國,形成了全球規模最大的網絡社會。不過,也要清醒地認識到,網絡社會越是發展,網絡形態越是豐富,凈化網絡生態就越重要,任務挑戰也越艱巨。前不久,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有關負責人介紹了2024年“清朗”系列專項行動的相關情況,我們要按照工作計劃安排,有力有序推進“清朗”系列專項行動,多管齊下、一抓到底、久久為功,不斷滿足人民群眾的新期待新要求,讓網絡空間充盈清風正氣,讓網上精神家園更加美好。
征程萬里風正勁,奮楫揚帆再出發。建設網絡強國,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瞻遠矚、審時度勢,著眼信息革命時代潮流和發展大勢,從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出發作出的重大決策。以十年為新的歷史起點,新征程上我們要切實肩負起舉旗幟聚民心、防風險保安全、強治理惠民生、增動能促發展、謀合作圖共贏的使命任務,繼“網”開來,接續奮斗,不斷賦能中國式現代化建設,大力推動網絡強國建設行穩致遠,以網絡強國建設新成效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作出新的更大貢獻。(蘇興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