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精品福利观看_婷婷国产在线综合_天天操天天插_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av

返回
頂部
首頁 > 熱點 > 正文
江蘇南京:應用場景不斷拓展,低空經濟“飛”得更高

1000米內的低空空域,如何打開更多想象空間?

無人機穿行于江面變身“外賣小哥”,血液運輸開啟飛行“極速模式”,長江巡查遠程“一鍵開機”……在南京,隨著越來越多應用場景落地,低空經濟的形態愈發頻繁出現在人們視野中。

2020年,南京市民用無人駕駛航空試驗區(以下簡稱“南京試驗區”)經國家民航總局批復成立,是全國首批、全省唯一的國家級13個試驗區之一。如今,隨著低空物流、社會治理等應用場景的不斷拓展,長江巡檢、江上物流、低空醫療物品配送等成為可能。

飛向哪?解鎖江上物流、血液運輸等場景

5月9日,天朗氣清,江風柔和。記者乘船踏上南京長江匯興隆洲水上綠色綜合服務區時,耳邊傳來陣陣機翼高速旋轉的聲音,一架底部滿載貨物的運載無人機,正以每秒20米的速度,飛向10公里外的錨地。

來到服務區四樓的無人機坪,飛手李坤鵬正負責“接單”“派單”。“船員通過我們的手機APP下單購買各類商品,接單后由無人機飛手配送到船,不靠站不上岸,比起傳統的交通艇配送,成本優勢非常明顯。從去年5月至今年4月,我們共服務船次4536條,飛行里程達71807.6公里。”江蘇長江匯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葛加山笑著說,無人機去的時候是物流“尖兵”,返程時可能變成一位環保“衛士”,把船民的生活垃圾帶回服務區,助力長江航運服務高效低碳發展。

10公里外,南京海事局龍潭海巡執法大隊的一名特殊隊員靜待“開工”。當指示燈連續閃爍,一架小型無人機從方艙內騰空而起,一場巡檢隨即開始,這只是南京海事部門對長江98公里常態化巡檢作業的一個縮影。無人機全程自主飛行,通過AI目標識別、人員識別,目標自動追蹤,實時查看船只細節,并對違規航行的船只,通過機載喇叭喊話提醒,取代50%的船巡工作量,年耗油下降1500萬元。

當目光從江面轉回,一架搭載血液冷藏箱的無人機從南京紅十字血液中心起飛,經過15分鐘固定航線飛行,穩穩降落在浦口區人民醫院門診樓前的空地上。

今年,由南京紅十字血液中心到浦口區人民醫院、浦口區中醫院的無人機醫療血液運輸航線正式進入常態化運營階段,日均開展飛行任務4架次,大大縮短了血液等醫療物資的配送時間,有助于提高救治效率。

誰來飛?省內首家考試中心來“撐腰”

“起飛要快!這樣才不容易側翻。”在教練員的指導下,考生推動油門桿,只見一臺多旋翼無人機緩緩起飛后,保持水平高度,一邊360度自旋,一邊畫“8”字……昨日,在江蘇南京無人機基地(西江),近百名準“飛手”頂著烈日進行訓練,為即將到來的民用無人機駕駛員執照考試做足準備。

根據今年1月1日實施的《無人駕駛航空器飛行管理暫行條例》,除了輕型和微型,小型、中型、大型無人機的操控員需要取得相應執照,才可進行飛行。

“考試過程有點類似于考汽車駕照,分為理論和實操兩塊,其中實操分為兩塊,一是操縱,另一部分類似于航線規劃,考證周期一般在一個月左右。”江蘇民航無人機培訓中心負責人王慧告訴記者,前兩年一個班大概能招20至30人,現在人數呈倍數增長,每個班在100甚至200多人。

考生田凱華來自國內一家能源頭部企業,此次報考的是“多旋翼視距內等級駕駛員”。“我在單位負責發電機槳葉的巡檢,需要在80米左右的高度觀察槳葉狀態,看看有無破損或者雷擊跡象。”這位29歲的年輕小伙說,考取駕駛執照后,更利于提升巡檢效率。

隨著各類低空飛行公共管理和服務的場景越來越廣、范圍越來越大,除了生態環保、水務、電力等部門自己培育的“飛手”申請考證人數有所上升,大型能源、地理信息企業也在布局新能源等賽道,為新技術、新項目上馬培訓“飛手”。

據了解,該考點是江蘇首家、南京唯一的中國民航無人機飛行執照考試中心,由南京邁杰科信息技術有限公司運營,已累計為社會輸送了上萬名持證的無人機駕駛人員,保障了低空行業發展對人才的需求。

“一中心兩平臺多場區”作答如何飛得穩

走進南京民用無人駕駛航空運行管理中心,曲面大屏上,一個個移動中的小白點正是南京試驗區空域中的無人機實時飛行狀態。屏幕上還標注著7個無人機起降場和總面積近500平方公里的無人機飛行臨時空域。

通過近幾年的實際運營,南京試驗區形成了“一中心兩平臺多場區”的低空經濟產業架構,為南京及周邊無人機運行主體提供了充分的試飛、測試和運營條件。

除了起到“大腦中樞”作用的“一中心”,“兩平臺”的作用也不容小覷。低空服務管理平臺可提供軍民地三方協同的低空空域協調管理服務與無人機飛行服務能力,為城市低空空域資源的高效利用與安全管理提供支撐;低空智聯網平臺集5G低空網聯通信、高精度位置服務、大范圍多源監視、低空氣象服務于一體,為600平方公里覆蓋范圍內的無人駕駛航空器飛行活動提供高質量的低空保障條件。

空域相當于地上的公路,有了空域,飛機才能飛行。南京試驗區如何突破空域開放這個關鍵瓶頸?“多場區”即是答案。具體而言,中心依托3個獨立空域設立形成相應的基地,包括侯沖基地、西江基地、南京長江段及蓮花湖空域,進行各類別無人機的新機科研試飛、產品驗收與交付、訓練與培訓,不斷進行無人機應用場景的探索與試驗。

浦口區民用無人駕駛航空試驗區工作推進專班辦公室主任、浦口高新區黨工委書記石山介紹,試驗區累計投入近2億元用于基礎設施建設和各種應用場景打造,開展了長江海事巡檢、物流配送等多種場景應用,力爭到2025年相關產值規模超15億元,打造全國低空經濟示范區。

通訊員 葛馨

南京日報/紫金山新聞記者 夏思宇


熱點
版權所有 江蘇現代快報傳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0 xdkb.net corperation. 蘇ICP備10080896號-6 廣告熱線:96060 本網法律顧問:江蘇曹駿律師事務所曹駿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