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精品福利观看_婷婷国产在线综合_天天操天天插_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av

返回
頂部
首頁 > 熱點 > 正文
泰州海陵:“轉舊為新、鏈新成勢”跑出工業強區“加速度”

初夏時節,泰州主城區新通揚運河水面波光粼粼,河畔綠意蔥蘢,數百米長的彩虹光伏長廊筆走龍蛇,串起悠悠綠意與現代科技的默契互動。這片生機盎然的綠地有一個頗為詩意的名字——百舸生態園。很難想象,這里曾是海陵區的一處“生態疤痕”。

緊扣時代脈搏,勇探轉型新路



    百舸生態園原址是一片內河船舶制造集聚區,機器設備多,噪音大,灰塵也大,曾為當地環境帶來沉重負擔。

    2019年,海陵區率先開展非規造修船企業“三治”行動,隨之,船廠集聚區的復綠行動也拉開帷幕。數年間,海陵區投入1.8億元,關停38家造修船企業,并開展土壤污染調查和生態修復,建成百舸生態園。

    整治后,園內綠化苗木近2萬株,草皮約20萬平方米,40萬平方米的沿河風光帶四季有景、風光宜人,讓沿岸數百戶居民近水更親水。

    夜幕降臨,一條盤踞于此的“巨龍”閃著暖色的光。彩虹光伏長廊采用“自發自用、余電上網”模式,年發電量可達18萬度左右,每年可節約標準煤量64.98噸、削減二氧化碳排放量238.32噸,實現了運河、綠地、民居、長廊和諧共存,繪就了一幅美麗的清潔能源新畫卷。

    當昔日臟亂的船廠被一片綠意覆蓋,光伏走廊點亮新晉“網紅打卡地”,“新質生產力就是綠色生產力”在海陵區找到了鮮活注解。

    生態向綠,產業更要向新。

    在新舊動能轉換的大潮中,海陵區原有的化工企業、非規造修船企業紛紛退出歷史舞臺。與此同時,林海、春蘭等一批知名優勢“老企業”煥發“新生機”。林海集團跨界轉型,利用老廠房,打造瑞力·泰渡雙創街區;春蘭集團新建年產15GWh高性能鋰離子電池項目,盤活老廠區、形成新產業、激活新動能。



    同樣享受到“破舊立新、轉舊為新”紅利的還有位于海陵區九龍鎮的江蘇奧睿智能家居有限公司。

    九龍鎮在上世紀90年代曾是一座自行車配件制造大鎮,伴隨自行車產業自身迭代,原先的區域產業特色愈發落后于時代。然而,奧睿智能卻從中找尋到了破局之路。



    公司的第一家工廠于1994年成立,從自行車支架轉型到沙發金屬架,奧睿智能邁出了第一步,隨后慢慢延拓到智能家居全產業。如今,走入奧睿智能的展廳,各類智能沙發琳瑯滿目,不僅有助力老年人生活自理的電動助起沙發,更有“骨傳導音樂沙發”這樣的“黑科技”。

    與此同時,奧睿智能還頻頻亮相國際舞臺。意大利頂級家居設計師Claudio Francesco Bellini已攜手奧睿智能,共同發掘設計新意。科隆國際家具展是全球家居行業的風向標之一。今年1月,奧睿智能帶來一系列引人注目的產品,包括AI系列,電動瑜伽椅系列,電競沙發系列等明星產品,將科隆展臺點亮。

    一步步從低端低效的傳統產業中成功突圍,奧睿智能如此,海陵區更是如此。

    聚焦新質動能,鏈動產業集群

    在海陵區的產業版圖上,以光伏為代表的新能源產業格外明亮。如今,全區擁有新能源產業相關企業超百家,產業規模超250億元。更亮眼的是,海陵光伏組件產能已接近全國十分之一。

    數年間,實力派的新能源企業紛紛扎根于此,并蓬勃起勢。

    從2015年到2024年,隆基綠能與海陵深度合作,累計總投資100億元,建成三家生產基地、兩家研發中心。如今,泰州隆基光伏11.2GW新一代光伏組件項目,為面向全球分布式用戶“量身定制”首款專屬組件,轉換效率可達22.6%,處于全球領先水平。



    國內N型電池技術的引領者——一道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產的大面積電池(面積為333.4cm2)效率已突破26.33%,刷新大面積TOPCon電池效率的世界紀錄,量產效率接近26%,處于N型電池行業領先地位。

    重點企業持續壯大,猶如參天大樹逐漸粗壯的主干,那么產業項目和產業鏈條,就是日漸豐滿的枝葉。

    泰州新能源產業園發展便是生動縮影。作為全市新能源產業“C位”,近年來,園區圍繞產業鏈持續深耕、精準招商,項目“葡萄串”越結越大。



    以光伏產業為例,在上游環節,以股權投資模式入股青海麗豪,打通硅料供給渠道,同時參與并購杜邦旗下索特銀漿項目;在下游環節海優威EVA膠膜、義達焊帶、索拉特玻璃、世地接線盒等配套項目相繼落戶,基本實現“隔墻供應”的園區內循環;在光伏裝備方面,嘉庚特材、智慧谷智能裝備等項目填補了光伏裝備領域空白,同時也形成了橫向協作、垂直整合的產業格局。

    不僅如此,各類創新平臺、公共研發基地和科技孵化平臺紛紛加盟,推動海陵區新能源產業走出產業鏈、創新鏈、人才鏈、資金鏈“四鏈融合”新態勢。



    江蘇大學泰州新能源研究院、中山大學(泰州)太陽能聯合研發中心這樣的大院大所便坐落于已達成零碳目標的“太陽城”內,力求在氫能、異質結等前沿賽道上,為海陵區未來產業發展注入創新源動力。

    “聚鏈成勢、集群進化。”——這樣的產業發展思路已融入海陵的“城市基因”。

    智能家電產業也是海陵區“1+2+3”產業體系的一道靚麗的“風景線”。樂金電子(LG集團旗下外資)帶動寶亞電子、幸星電子、仕達利恩等一批外資配套企業相繼落戶,形成“一企帶一鏈,一鏈成一片”的產業集群。

    然而,海陵對于發展新質生產力的追求遠不止于此,且在更多優質賽道上展現出向新奔跑的“海陵決心”。



    在工業互聯網領域,云涌電子自主研發的內網安全監測裝置產品在細分領域國內市場占有率位居第一;江蘇中科科化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發的環氧塑封料,已取得包括華天科技、通富微電、華潤微電子等眾多國內知名封測廠商的廣泛認可,銷售規模在國內環氧塑封料企業中排名前五,在內資環氧塑封料企業中,位居三甲。

    聚力向新,加速前行,這是新時代發展的主旋律,亦是海陵高質量發展的最強音。

    厚植營商沃土,力促近悅遠來

    好項目、大項目各地都在搶,為何頻頻花落海陵?——“海陵速度”做出精準詮釋。

    隆基樂葉首次選擇海陵,從簽約落戶到竣工投產不到一年,第三個項目從談判到簽約落戶僅用22天,6個月投產達效。

    無獨有偶,康乾G1S鋁合金部品智能化生產線項目實現3晝夜審圖、6小時發證,刷新海陵辦理建筑工程施工許可最快速度;由世地新能源投資建設的年產200GW光伏組件接線盒生產基地項目,僅用17個工作日便簽約落戶……

    如同駿馬疾馳的“海陵速度”的背后,是海陵在優化營商環境方面的全力以赴。



    近年來,海陵區不斷深入推進“放管服”改革,一系列務實政策和貼心服務接續誕生。在全省首推“三大一送”暖企行動(大走訪、大調研、大服務、送政策),已全面達成政務效能提速“6789”目標(審批材料減少60%、審批環節減少70%、辦結時間較法定時限壓縮80%、90%以上事項實現網上不見面辦理),開啟企業開辦“全鏈通”2.0模式,以“營商便利度”提升發展軟實力。

    “首發”“首創”頻頻亮相。

    海陵區在全省率先推行“以函代證”,即在項目審批要件可控情況下,以《泰州市海陵區工程建設項目施工意見登記函》,代替建筑工程施工許可證;舉辦年度首批“交地即發證”儀式,在符合登記條件前提下,完成土地交付手續當天即為用地單位頒發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不動產權證書;全市首發雙休日政務服務“直通車”,利用休息日定期前往鄉鎮街道,將行政審批、公共服務、政策服務等打包送至經營主體最多的地區、項目建設最熱的現場、離百姓最近的地方。

    在企業眼中,海陵的暖心服務可觀可感、觸手可及。區委常委會會議曾4次開到企業、開到車間,助力隆基、LG、福馬等龍頭企業做大做強。

    “營在海陵”,這座城市從不懈怠。

    從2023年1月起,海陵區億元以上產業項目的行政審批均實行“超時默認制”,對在承諾時限內未辦結的事項,默認為通過審批并進入下一個流程,有效破解項目審批環節多、流程長、集中會辦難問題。

    值得一提的是,創新驅動的本質是人才驅動,海陵區則從細微處著手,實行精細化管理,為首次來泰的青年和人才提供“一站式”服務,激活青年和人才來泰“首站”品牌;傾力打造“科創江蘇 智匯海陵”高層次人才創新創業賽事品牌,精準對接人才、項目、產業、資本等要素資源,搭建通往海陵的創新創業綠色通道。

    眼下,海陵區兩座新落成的營商環境體驗館,成為迎接各地客商的“第一站”。



    海陵工業園區營商環境體驗館內,“不讓主動服務掛在嘴上”“不讓群眾時間耗在路上”“不讓惠企政策停在紙上”……接地氣的話語折射出海陵“利企便民”的樸素真意;

    新能源產業園區營商環境體驗館內,正循環播放著馬可·波羅那句“這城不很大,但各種塵世間的幸福極多”。古老的贊譽穿越700年時空,撥動著每一位選擇海陵、相信海陵的創新創業者的心弦。


熱點
版權所有 江蘇現代快報傳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0 xdkb.net corperation. 蘇ICP備10080896號-6 廣告熱線:96060 本網法律顧問:江蘇曹駿律師事務所曹駿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