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5月的尾巴上,一個對江蘇來說至關重要的會議——江蘇省委十四屆六次全會,在南京召開。
省委全會歷來是一個省最重要的會議之一。全會上討論的,都是全省最為重要的中心工作。
此次會議,江蘇明確的主要任務是深入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江蘇工作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重點是對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今年3月5日在參加十四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江蘇代表團審議時的重要講話精神進行全面部署,動員全省上下堅定信心、鼓足干勁、勇挑大梁,牢牢把握高質量發展這個首要任務,加快打造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重要陣地,扎實穩健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江蘇新實踐。
全會上,審議通過了《中共江蘇省委關于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加快打造發展新質生產力重要陣地的決定》。
因此,更聚焦來說,江蘇這場會議核心議題就是如何打造好“重要陣地”。
三個“深刻領悟”
這一主題的確定,正是基于總書記對江蘇工作重要講話重要指示。
全會指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江蘇工作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是做好江蘇各項工作的根本前提。回望新時代走過的歷程,我們都有同樣的深刻體會:只要真正用心把總書記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領悟透、落實好,就一定能夠克服前進中的困難挑戰,有效破解各種新情況新問題,推動各項工作不斷取得新進展新成效。
黨的二十大以來,總書記多次為新征程上的江蘇發展把脈定向。江蘇自覺把總書記對江蘇工作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作為一個整體,融會貫通起來理解、不折不扣抓好落實。
今年3月5日,總書記再次親臨江蘇代表團參加審議,對江蘇發展又明確了“4+1”重大任務,突出強調要“牢牢把握高質量發展這個首要任務,因地制宜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使江蘇成為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重要陣地”。
在推動學習貫徹不斷走深走實的過程中,江蘇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是一個常學常悟常進的過程,必須持續做好深化內化轉化的文章,確保貫徹落實到位。
對此,全會講話中用了三個“深刻領悟”來概述——
深刻領悟“堅定信心、鼓足干勁、勇挑大梁”的重大責任和殷切期望,努力為全國大局作出更大貢獻。
深刻領悟發展新質生產力的理論內涵和實踐要求,更大力度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
深刻領悟江蘇在國家重大區域發展戰略中的使命任務,更好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
定位、目標與方法論
發展新質生產力是事關江蘇現代化建設全局的重大戰略課題。江蘇肩負著總書記賦予的“成為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重要陣地”這一目標定位,更要有時不我待的緊迫感、使命感,真抓實干,蹄疾步穩向著“重要陣地”邁進。
打造“重要陣地”,江蘇具備很好的條件和能力——
從自身發展基礎看,江蘇產業基礎堅實,科教資源豐富,營商環境好,市場規模大,開放程度高,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正在加速融合,為發展新質生產力提供強大的要素支撐、良好的環境支持和廣闊的市場空間。
從服務全國大局看,在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上,江蘇同樣要搶抓機遇、率先突破,力爭上游,牢牢把握未來發展主動權,更好服務全國發展大局。
從參與國際競爭看,江蘇處在改革開放前沿、應對戰略承壓前端,能否為我國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占據全球價值鏈中高端提供有力支撐,關鍵還要看能否在發展新質生產力上率先取得更大的突破和進展。
正是基于這樣的條件和能力,江蘇明確,著力打造的這個“重要陣地”,應該是具有強勁驅動力的科技創新策源地、引領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的新高地、構建新型生產關系的先行地。
在明確更加細化的定位前提下,全會從三個時間點亮明發展目標——
到“十四五”末,江蘇在科技創新、產業升級、綠色發展、改革開放、人才引領等方面要保持在全國“第一方陣”,“一中心一基地一樞紐”建設全面起勢,形成發展新質生產力的先行優勢;
到2030年,江蘇要基本建成科技強省、人才強省、制造強省,形成與“一中心一基地一樞紐”相匹配的核心功能,生產力發展實現能級躍升,成為全國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重要陣地;
展望2035年,與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相適應,全面建成“一中心一基地一樞紐”,成為躋身全球價值鏈中高端的一個重要區域。
發展新質生產力,打造“重要陣地”,關鍵要把握好總書記強調的“先立后破、因地制宜、分類指導”這個重要方法論。
對發展新質生產力這一共通的方法論,全會作出了進一步闡述——
做到先立后破,就要遵循規律、循序漸進,在以新化舊、以立促破上下功夫;
做到因地制宜,就要結合自身功能定位,立足本地資源稟賦、產業基礎、科研條件等,堅持有所為有所不為;
做到分類指導,就要加強和改進對經濟工作的領導,鼓勵各地積極探索實踐、做強特色優勢,形成多點支撐、協同聯動、優勢互補的良性發展格局。
6項重點任務
打造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重要陣地無疑是一項長期任務、系統工程,但必須抓住關鍵環節起而行之,一步一個腳印扎實推進。
此次全會明確了發展新質生產力的6項重點任務:
要強化科技創新引領驅動,以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產業科技創新中心為主抓手,打好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筑牢重大科創平臺支撐,暢通科技成果轉化通道,有效發揮企業創新主體作用,為發展新質生產力提供堅實支撐。
要推動產業深度轉型升級,把堅守實體經濟、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作為強省之要,推動新興產業聚鏈成群、集群突破,積極布局未來產業,支持傳統產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轉型,著力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先進制造業基地。
要全面推進綠色低碳轉型,錨定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加強技術創新和推廣應用,促進發展方式綠色轉型,賦能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持續提升發展“含綠量”。
要增強改革開放內生動力,堅持政府作用和市場機制“兩只手”協同發力,堅持“兩個毫不動搖”,穩步擴大制度型開放,更加注重用改革激活生產要素、用開放集聚生產要素,推動新型要素與傳統要素創新配置、高效組合,不斷提高全要素生產率。
要聯動構建區域發展新格局,圍繞“1+3”重點功能區建設,把揚子江城市群打造成為新質生產力發展的先行區,支持沿海經濟帶大力發展海洋新質生產力,支持江淮生態經濟區培育發展綠色生產力,支持徐州強化淮海經濟區中心城市地位,同時全面融入和服務長江經濟帶發展和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戰略,積極對接京津冀、粵港澳大灣區等重大戰略,拓展新質生產力發展空間。
要做強人才隊伍關鍵支撐,深化人才工作機制創新,多措并舉做好人才引進培育,持續優化人才發展環境,培養造就符合新質生產力發展要求的高素質人才隊伍。
發展新質生產力本身是一項探索性的工作,更要拿出“當表率、做示范、走在前”的果敢擔當。
全會要求,各級各地要樹牢干事創業的鮮明導向,做好創新這篇大文章,特別是要鼓勵基層大膽探索實踐、積極穩妥推進,努力在符合自身實際的賽道上,跑出發展新質生產力的“加速度”。
要引導各級干部樹立和踐行正確政績觀,嚴格落實“三個區分開來”,旗幟鮮明地為擔當者擔當、為負責者負責、為干事者撐腰、為創新者鼓勁。
要整治形式主義,為基層減負,把黨員干部特別是基層干部從無謂的事務中解脫出來,讓大家騰出更多時間和精力謀發展、抓落實。
要推動黨紀學習教育走深走實,引導黨員干部鍛造過硬的政治定力、紀律定力、道德定力、抵腐定力,更加自覺地在嚴格約束下奮發干事創業。
為者常成,行者常至。做好一切的關鍵,在于抓好貫徹、推進落實。全會提出,工作中,對那些看得準、拿得準的事項,要馬上干、抓緊干,能多干就多干一些,爭取發展先機;對那些暫時看不太清楚、意見還不統一的事項,要深入調查研究,廣泛聽取意見,審慎推演預判,把工作基礎打好。
全會已經發出動員令,接下來,就要以時不我待的緊迫感、使命感,一步一個腳印扎實推進。
撰稿 新華日報·交匯點記者 胡蘭蘭
圖片 吳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