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5日下午,熟悉的《公民道德歌》旋律在常州開放大學響起,道德講堂建設再出發專題活動在常州舉行,省委常委、省委宣傳部部長徐纓出席活動并參觀道德講堂實物檔案展。
作為江蘇省公民道德建設的重要品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生動課堂,全省各地普遍建立了由各市道德講堂總堂為龍頭,所轄縣(市、區)和主要行業分總堂為支撐,標準示范講堂為骨干,遍布城鄉的基層講堂為基礎的道德講堂建設體系,全省遍布城鄉的道德講堂已有4萬多個。
日新又新,道德講堂成為江蘇道德高地旗幟
走進常州市道德講堂實物檔案巡展館,老物件,老照片,將道德講堂15年發展歷程一一展現。鐘樓區東頭村,紫藤樹亭亭如蓋,道德故事亭上的對聯依舊鮮亮。
因草根而可親、因靈活而可學、因知行而可信、因美德而可敬。從2009年首場“道德講堂”開講起,以道德故事會、青松書場等為代表的“小講堂”形成了“身邊人講身邊事、身邊人講自己事、身邊事教身邊人”的道德講堂雛形框架,形成了“唱歌曲、學模范、誦經典、談感悟、送吉祥”的標準流程。15年堅守久久為功,15年創新內涵升華,呈現出大眾化、標識化、系列化、特色化、品牌化的鮮明特質。中宣部、中央文明辦1個月內先后兩次在常州召開現場會,道德講堂被寫進中辦《關于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意見》,道德講堂成為江蘇道德風尚高地的一面旗幟和全國精神文明建設的重大典型和響亮品牌。
實業是城市的“根”,精神是城市的“魂”。常州市委書記陳金虎表示,從“中小城市學常州”到“新能源之都挑大梁”,常州成為全國人口最少、地域面積較小、人均水平較高的萬億之城,正是以道德講堂為平臺,激活干部、企業家、產業工人、人才等隊伍心往一處使、勁往事業聚,合力推動常州向高而攀、拔節生長,托舉出一座更有品質、更有溫度、更有情懷、更有魅力的現代化常州。
從自己做起、從身邊做起、從小事做起。青松書場創辦人錢孟林撰寫40多個話本,20萬字講稿,宣講300多場;策劃人李國瑞奔走小巷15年;“黑皮書記”嚴清華用行動為村民上好生動的道德課,昔日的省級貧困村成為真正的黃金村。你言、我言、大家言、句句真言,熱點、焦點、疑難點、談談觀點。一個個道德講堂成為城市的“道德能量場”,樹立起道德引領的“風向標”,營造出守望互助的“鄰里情”,轉化為矛盾疏導的“減壓閥”。
省市聯動,不斷推進道德講堂賦能增效
省市聯動,道德講堂全場景、全平臺矩陣發布。我省推動道德講堂建設往深里做、往實里做、往常態做,推動道德講堂與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建設有機融合,構建“道德典型培育、道德故事傳播、道德實踐推廣”的“道德建設生態鏈”。
“道德融入百姓生活,講堂伴隨人生成長”,結婚、祝壽、成人、退休等人生的重要生活節點被引入“道德講堂”;“誠敬做產品,誠敬辦事情”,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被融入生產、工作之中。從流水線上的輔助工、縫紉工到樣衣工、高級技師,再到中國紡織大工匠、全國勞動模范,兩次當選全國人大代表,道德講堂始終伴隨老三集團紡織工人李承霞的成長,從道德講堂的傾聽者成為講述者、實踐者,她感受到了這座城市對一個外來打工者的包容與接納。
“前延、后伸、中優化”,推進道德講堂賦能增效。常州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陳志良介紹,前延即選好人,人人可推可選;中優即講好人,事事可評可議;后伸即做好人,處處可學可做,重點推進“守信如常、尚德在常、習禮為常”三大項目,平臺化打造道德講堂“大IP”,常州建成各級各類道德講堂超1.5萬余個,今年還將啟動百場新質生產力主題精品課、數字人課堂等全新形態,走進新能源之都建設火熱一線,走進兩湖創新區、合成生物等未來產業先導區,走進未來產業學院、龍頭企業等創新一線。
道德講堂再出發 涵養城市“精氣神”
萬億之城再出發,是人的再出發。讓奮斗者有精彩展現的舞臺,常州正以“小講堂”激發萬億之城再出發的澎湃動力。
以入選國家產教融合試點城市建設、教育部勞動教育、科學教育實驗區建設為契機,推動道德講堂建設與職業教育、科學教育有機融合,形成“產業鏈”“崗位鏈”“教育鏈”“創新鏈”無縫對接。常州市委教育工委書記司馬雙龍表示,把握教育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要建好用好道德講堂思政大平臺,探索分眾化、場景化、社會化聯動,努力把“講堂”變為“課堂”,讓“課堂”成為“講堂”,真正把“有意義”的事情做得“有意思”。
如今,紫藤架下的小講堂已蝶變成許巧珍社區干部學院、城市黨建實訓中心。鐘樓區委書記、區長李超鯤表示,鐘樓區見證了這一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實踐從試點到推開、從規范到提升、從實踐到創新。依托鐘樓區道德講堂總堂、開放大學等全新平臺,嫁接大數據產業園優勢,進一步探索道德講堂的數字化創新發展。
從覓渡橋畔出發,重走秋白教育路,打造行走的青少年實境思政道德講堂。鐘樓區委常委、宣傳部部長王芳談感悟時表示,鐘樓探索出“場館沉浸式”“融通交互式”“行走體悟式”等多樣化的“走讀”模式,將“紅色講堂”“產業講堂”“鄉村講堂”等串成線、連成片,在行走中、在移步換景的沉浸式體驗中,汲取奮進力量。
每天進入企業,東方潤安集團董事長蔣中敏都會三問自己,是否做到了走正道、堅守主業。他帶領下的東方潤安“煉”就了特鋼、導軌、銅業三大板塊,更為社會“樹人”,設立東方潤安教育基金賦能公辦學校,讓鄉鎮百姓享受到與城區一樣的優質教育。
又踏層峰辟新天,更揚云帆立潮頭。南京林業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思政教育中心主任曹順仙感觸頗深,道德講堂以真理講深道理、以實踐講透道理、以真情講活道理,以文化人、久久為功,在守正創新中凝心聚力,“把各方面優秀人才集聚到黨和人民事業中來”。
新華日報·交匯點記者 蔡煒 唐穎 徐維慶